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腹部下墜,腰酸用艾灸就對了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準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常合併有陰道前壁和(或)後壁膨出。

患者自覺腹部下墜,腰酸、走路及下蹲時更明顯。輕度脫垂者陰道內脫出物在平臥休息後能自行還納,嚴重時脫出物不能還納,影響行動。子宮頸因長期暴露在外而發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發生糜爛、潰瘍。患者白帶增多,並有時呈膿樣或帶血,有的發生月經紊亂,經血過多。伴有膀胱膨出時,可出現排尿困難、尿瀦留、壓力性尿失禁等。

造成子宮脫垂的常見原因有:

1、產孕過早:過早結婚生育或過多產育導致盆腔肌肉組織鬆弛;

2、分娩損傷,如由於滯產,急產,巨大胎兒的娩出,手術產等均可引起子宮頸旁組織、骨盆筋膜、骨盆底肌肉主筋膜過度伸展與裂傷。特別是當子宮口尚未開全而過早合用腹壓或施行上述手術時,更使這些支持結構遭到嚴重破壞,使其支持功能減弱或喪失,發生子宮脫垂。

3、產後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

4、更年期或絕經期後,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準下降,生殖道的支撐減弱,出現子宮脫垂。

5、先天性盆腔組織發育不全。慢性咳嗽等腹壓長期過大,身體虛弱亦可導致子宮脫垂。

基礎施灸穴位為:

百會、足三裡、關元、三陰交、氣海、曲骨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可根據具體習慣性流產的分型增加配穴:

一、脾虛脫垂型

子宮脫垂:子宮脫垂,狀如鵝卵,勞則加劇

伴隨癥狀:伴有小腹下墜,精神疲憊,四肢無力,帶下色白,質稀量多等。

增加穴位:中脘、神闕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二、腎虛脫垂型

子宮脫垂:子宮下垂

伴隨癥狀:腰膝酸軟,小便頻數,頭暈耳鳴。

增加穴位:腎俞、命門

左右滑動查詢穴點陣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