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宮脫垂刮痧、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防治,具體怎麼操作?

中醫認為子宮脫垂多由中氣不足或腎氣虧損,沖任不固,帶脈失約所致。主要表現為下腹、陰道、會陰部下墜,腰骶部酸痛,且勞動時下墜和酸痛感加重,陰道有腫物脫出,月經周期及月經量異常,白帶多。有時還會出現尿失禁現象。而艾灸通過刺激穴位,艾熱走竄經絡,從內部為身體補充陽氣,提高人體自我修復的能力。子宮脫垂患者要怎樣艾灸才能改善病情,艾灸哪些穴位?

子宮脫垂艾灸:

氣海穴(隔薑灸,每次5~7壯)

命門穴(隔薑灸,每次5~7壯)

腎俞穴(艾盒灸,每次15~20分鐘)

百會穴(懸提灸,每次15~20分鐘)

關元穴(懸提灸,每次15~20分鐘)

子宮穴(懸提灸,每次15~20分鐘)

三陰交(懸提灸,每次15~20分鐘)

足三裡(懸提灸,每次15~20分鐘)

子宮脫垂艾灸要注意:

單個穴位艾灸不超過20分鐘,每次選擇2~4個穴位,艾柱灸不超過7壯,每天艾灸一次,灸5天為一個療程,灸至癥狀得到緩解。

刮痧也可以改善子宮脫垂現象,緩解子宮脫垂的不適癥狀。具體怎麼刮?刮痧方法,下面詳述一下給有子宮脫垂的患者。

子宮脫垂刮痧步驟:

步驟1: 用刮痧板邊緣著力於百會穴,緩慢用力,逐漸加重按揉,以頭頂感到酸脹麻為度。

步驟2: 用面刮法從上至下刮拭下腹部氣海穴至關元穴,以皮膚潮紅或出痧為度。

步驟3: 用刮痧板角按揉血海穴20~30下,以感到酸脹為度。用面刮法從上至下刮拭三陰交穴至照海穴,可不出痧。

子宮脫垂病因多為分娩損傷、腹壓增加、先天發育異常、營養不良、衰老等原因。女性朋友要從這些方面保障子宮的位置、功能正常。

再者更年期是女性子宮脫垂的高發期,更年期女性應特別注意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心情舒暢,排除緊張、焦慮等情緒。並注意營養,適當進行身體鍛煉,堅持做肛提肌鍛煉(用力收縮肛門,每次10分鐘,每日數次),以防組織過度鬆弛或過早衰退。

文末小編普及一下子宮脫垂患者的不同情況,臨床上將子宮脫垂分為3度。(自己的診斷證明上就會有)一度子宮脫垂,無需治療,注意休息即可恢復;二度和三度子宮脫垂需要子宮托,如果情節嚴重者可能要介入手術治療。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各種不便。女性朋友為避免子宮脫垂的發生可以參考下小編給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

1.子宮脫垂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避免提重物。

2.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勿生氣。

3.避免增加腹內壓的動作,比如屏氣、咳嗽、下蹲、長期站立。

4.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5.進行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適當的提高身體素質。

6.積極治療各種可能導致腹內壓升高的原發疾病。

7.更年期女性、分娩過的產婦、先天發育不良等有子宮脫垂風險的人群可以經常做肛提肌的鍛煉,防止子宮脫垂的發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