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宮脫垂:為什麼你的子宮「掉」下來了?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準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常合併有陰道前壁和(或)後壁膨出。

產後坐月子是不是不能長時間蹲著?蹲久了子宮會下垂是真的嗎?好不誇張的告訴你,確有此事。

為什麼久蹲會導致子宮脫垂?

分娩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的損傷及分娩後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此外,產褥期產婦多喜仰臥,子宮易成後位,子宮軸與軸方向一致,所以當久蹲時,腹壓會增加,子宮即沿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

產後習慣蹲式勞動(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未產婦發生子宮脫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組織發育不良所致。

子宮脫垂也與支持子宮的各韌帶鬆弛及骨盆底托力減弱有關,因此多見於多產、營養不良和體力勞動的婦女,發病率為1%~4%。

子宮脫垂的臨床表現

患者自覺腹部下墜、腰酸,走路及下蹲時更為明顯。輕度脫垂者陰道內脫出物在平臥休息後能自行還納,嚴重時脫出物不能還納,影響行動。

子宮頸因長期暴露在外而發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發生糜爛、潰瘍。患者白帶增多,並有時呈膿樣或帶血,有的發生月經紊亂,經血過多。伴有膀胱膨出時,可出現排尿困難、尿瀦留、壓力性尿失禁等。

如何預防產後子宮脫垂

1.避免長時間使用束腹帶:使用束腹帶,升高的腹壓會使得尚未復原的盆底肌肉更集中向下推,進而增加或加重產後發生漏尿、子宮脫垂的幾率及嚴重程度。因此,要避免長時間使用束腹帶。

2.產後母乳餵養:嬰兒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引起子宮收縮,幫助盆腔各韌帶復原,能有效預防產後子宮脫垂。

3.避免久蹲:分娩後,媽咪的盆底肌肉的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因此,在這3個月內,新媽媽做事情時最好選擇坐位或站位,應盡量避免久蹲的姿勢。

4.保持排便順暢:產後媽咪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盡量避免便秘的發生,絕對禁止排便困難時過分用力。

還有哪些情況不利於產婦整體恢復

1:過度靜臥

孕媽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促進子宮收縮,排出惡露,所以不管孕媽是順產還是剖腹,都應儘早直起身子,下床多走動。整天躺在床上不動,並不利於惡露排出,而惡露排不出就會淤積子宮引起宮腔感染衣導致子宮複位困難!

2:乾重活

產後建議產婦2個月都不要乾體重活,即使扔那也不要自己動手去做,因為子宮及盆底肌肉還沒有完全恢復,過度用力的話,增加腹壓也會導致子宮下垂的可能,甚至全部脫出陰道口外,所以建議孕媽最好產後半年內應該避免乾重活。

3:涼性食物也不要吃

夏天的時候,坐月子確實是辛苦。老中醫常說,女性體質本就屬陰,不可貪吃涼食,所以產後更不應該吃。冰涼生冷的食物吃進肚子裡,就會進入體內,消耗陽氣,因此會導致寒邪內生,侵害子宮。

4:過早性生活

產後子宮得8周左右才能恢復,但是孕媽一般要等到3個月左右才會對性生活明顯增加,因此產女在產後即使身體恢復得順利,也建議2個月之後才同房。若過早同房,由於子宮還沒有完全恢復,加上分娩時消耗的體力也沒恢復,抵抗力會變差,容易感染。從而染上婦科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