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個數字透視保險消費者:2017年重疾險人均理賠1.4萬

  近日,太保集團聯合普華永道共同發布《中國保險消費者白皮書(2018版)》(以下簡稱“《白皮書》”),試圖利用太保集團所積累的客戶數據,為中國保險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

  雖然數據隻來源於一家公司,但太保集團成立時間早,各業務板塊齊全,服務網點遍布全國城鄉,更重要的是積累的客戶數據量足夠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國保險消費者的群體特徵。《白皮書》稱,截至2017年末,太保集團累計服務過的客戶達到6.19億,存量有效合約客戶也有1.16億。

  通過《白皮書》,不難發現,隨著社會風險保障意識的提高,國內無論是保險密度還是深度相較以往均有顯著提高,而且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持有多張保單(人均保單量已經從2010年的1.96張提升至2.89張),且消費者對於保費低、保額高的意外、醫療、壽險等表現出愈發濃厚的興趣,但即便如此,其中蘊含的一些問題仍值得高度關注,從以下數據你能看出什麽?

  94.2%保險消費者聚集於華東地區;

  78%保險消費者來自已婚有子女家庭;

  2010年至2017年,重疾險人均理賠金額增長917%,不過,即便如此,2017年重疾險人均理賠金額也不過1.4萬;

  近年來壽險人均保費大幅提升,2017年比2010年增長1.94倍,而人均理賠金額累計下降32%;

  養老保險消費者數量持續增長,不過因其他險種增長速度更快,養老保險消費者佔比不升反降;

  商車費改後,人均理賠金額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人均理賠金額達8614元,而2016年人均理賠金額不過7479元;

  ……

  保障不充分、發展不平衡,依然是保險行業所面臨的最大現實,好在,這同時也意味著,中國保險市場,依然機會巨大。

  “慧保天下”從《白皮書》中精心摘取20個數據,試圖多角度描繪出當下保險消費者最真實的面貌:

男性佔比超六成

  男性佔比超六成

  從性別來看,男性為保險主要消費客群,佔比達60.8%,不過女性消費者佔比正在快速增加,已經從2010年的36.8%上升至2017年的39.2%。

  80後是保險消費主力軍

  從年齡來看,80後保險意識更強,2017年保險消費者中,31-40歲客戶佔比最高,為29.7%,其次為41-50歲,佔比21.8%,第三為25-30歲人群,佔比21.4%。

高達76.1%的人為自己投保

  高達76.1%的人為自己投保

  消費者保險觀念仍停留在為本人投保為主,高達76.1%的消費者選擇為本人購買保險,其次傾向於為子女購買,女性較男性更關注子女保障。

  93.5%的消費者未指定受益人

  從受益人分布的角度來看,93.5%的消費者未指定受益人,指定受益人中,本人為主,佔比78%,子女其次,佔比21.4%。

  94.2%保險消費者聚集華東地區

  從消費者的地域分布來看,保險消費者分布與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相關,“胡煥庸線”這條人口密度分界線,同時也是保險消費者分界線,華東地區聚集了全國94.2%的保險消費者。

78%保險消費者來自已婚有子女家庭

  78%保險消費者來自已婚有子女家庭

  成家立業有子女的消費者風險保障意識更強,中國保險消費者中,已婚有子女的家庭佔比最高,高達78%;其次為單身,佔比為13%,單身狗果真傷不起;已婚無子女家庭佔比僅5%;單身有子女的佔比更是只有4%。

  人均持有保單2.89張

  保險消費者人均持有保單數量已經從2010年的1.96張增長至2017年的2.89張,且持有多張保單的消費者佔比達到64%,相比2010年上升19個百分點。

2010至2017年人均保費增速達18%

  2010至2017年人均保費增速達18%

  從2010年到2017年,人均保費增速達到18%。從保費支出結構來看,教育保險人均保費最高,養老次之,第三是財富管理,教育保險人均保費增速最快,醫療險保費增速次之,第三是財富管理。

69.8%的消費者首張保單選擇意外險

  69.8%的消費者首張保單選擇意外險

  消費者第一張保單選什麽?各年齡段首選都是意外險,年輕人和老年人次選醫療險,中年人次選壽險。除了意外,18-24歲人群更願意首張購買醫療保險或壽險;25-40歲人群則更傾向於購買壽險或車險。

68.7%保險消費者將“意外+醫療”作為保險保障起點

  68.7%保險消費者將“意外+醫療”作為保險保障起點

  消費者保障覆蓋度來看,在外部環境風險和中國醫療體制下,消費者更關注意外和醫療保障,選擇其中一種作為保障的起始點,並逐步補充另外一種保障增強覆蓋度。

41-50歲客戶成重疾理賠高發區

  41-50歲客戶成重疾理賠高發區

  從理賠情況來看,醫療和意外理賠客戶中未成年人居多,壽險理賠以41-50歲客戶居多,重疾理賠從2010年未成年理賠客戶居多向2017年41-50歲理賠客戶居多發展。

2017年國內保險深度達到4.42%

  2017年國內保險深度達到4.42%

  我國保險需求整體呈上升趨勢,但與發達國家比,保險需求仍未得到徹底、有效的釋放,截至2017年,保險深度也只有4.42%。

2017年保險密度只有407美元

  2017年保險密度只有407美元

  2007-2017年,中國的保險密度持續增長,但2017年也只有407美元,但仍遠低於發達國家。

從具體險種來看,醫療險人均保費8年增長近3倍

  從具體險種來看,醫療險人均保費8年增長近3倍

  醫療保險消費者人均保費2015年之後快速上升,相較於2010年,2017年已經增長近296%。不過由於包含大量短險,其人均保費相較其他長期險種,依然偏低。

  醫療保險中,只有0.13%的客戶發生過理賠,不過從2010年到2017年,人均理賠金額增長108%。

  意外險人均理賠額金額8年增長72%

  意外保險,人均保費平穩上升,從2010到2017年間,人均保費提升了40%,而與此同時,人均理賠金額提升了72%。2017年,意外險中有0. 024%的客戶發生過理賠,相較上一年略有降低。

  從具體的理賠原因來看,交通事故是意外險理賠的首要原因,其中,交通事故出險佔意外死亡理賠案件的44%。

  重疾險人均理賠金額僅1.4萬元 

  就重疾險而言,消費者關注健康保障,重疾保險消費者佔比明顯上升,截至2017年,重疾保險客戶已經佔到所有客戶的9.1%,而2016年不過7.8%。

  不過整體來看,重疾保險保障水準偏低,發展太空依然很大。其中,長期險人均保額23萬,短期險人均保額4萬。

  從2010到2017年間,重疾險人均保費提升了181%,民眾的重疾保險意識明顯加強。不過與此同時,重疾發生率逐漸變高,使得重疾理賠客戶佔比不斷上升,2017年已經達到0.047%。

  2010年至2017年,重疾險人均理賠金額更是增長917%,不過,即便增長如此迅速,2017年重疾險人均理賠金額也不過1.4萬,遠低於重疾治療實際所需的費用金額。

  在重疾險理賠原因中,癌症是重大疾病首要原因,因罹患癌症而重疾理賠的佔61%。男性高發肝癌,女性高發乳腺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無論男性和女性都不容忽視。

壽險方面,分紅類產品一支獨大,客戶佔比超八成

  壽險方面,分紅類產品一支獨大,客戶佔比超八成

  壽險消費發展與整體保險消費發展節奏一致,2011-2017壽險消費者佔比基本穩定,截至2017年,壽險保障客戶佔所有客戶的16. 6%。

  不過,近年來壽險人均保費大幅提升:從2010到2014年間,壽險人均保費基本穩定,2015年期增長明顯,2017年比2010年增長1.94倍。

  從具體的險種來看,分紅類、定期類壽險受消費者關注程度上升:

  2017年定期類壽險客戶佔比25.1%,相較於2010年上升11.7個百分點;

  2017年分紅類壽險客戶佔比82.9%,相較於2010年上升57.6個百分點;

  2017年兩全類壽險客戶佔比6.4%,相較於2010年下降6.3個百分點。

  2010-2016年壽險保障理賠客戶佔比逐年上升,2017年又有所下降,至2017年,壽險保障理賠客戶佔比為萬分之五。

  近3年,壽險人均理賠金額也逐年下降,從2010年到2017年,壽險人均理賠金額累計下降32%。

養老保險消費者佔比不增反降,2017年只有5.6%

  養老保險消費者佔比不增反降,2017年只有5.6%

  養老保險消費者數量持續增長,相較於2010年,2017年養老保險消費者增長78%,不過因其他保險增長速度更快,養老保險消費者佔比不升反降。

  不過隨著養老保險意識加強,人們願意在養老上投保更高保額或更大範圍保障,所以養老險人均保費逐年增加,相較於2010年,2017年增長204%。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養老保險也開始進入給付期,截至2017年,給付客戶數佔比達到了5.80%,為近7年來的最高值。

保險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已度過2015給付高峰

  保險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已度過2015給付高峰

  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者理財意識增強,財富管理保險消費者佔比逐年上升。2011-2017年財富管理保險消費者佔比持續增加,其中,2015-2017年為快速增長期。截至2017年,財富管理保險消費者佔比已經達到5.9%。

  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理財意識的增強,使得2010-2017年,財富管理保險人均保費增長達到244%%。

  財富管理保險的快速發展也給保險公司帶來一定壓力,例如,2010年前投保的銀保產品到期就曾帶來2015年財富管理給付高潮,當年給付客戶佔比達到歷史峰值0.86%。

  數據顯示,2011年人均給付金額最高,後逐年下降,2016年開始人均給付金額又逐漸增加。

2017年車險人均理賠金額達8614元

  2017年車險人均理賠金額達8614元

  隨著車險市場增長放緩,近幾年,車險消費者佔比穩定。車險客戶數佔比在2011-2017年間始終維持在10%以下,但投保客戶在總投保客戶中的佔比始終高於15%,且近兩年均突破20%,截至2017年,車險客戶數佔比為8.9%。

  商車費改後,消費者車險成本降低,人均車險保費在2014年達到頂峰,2015年商車費改後,保費逐年下降。相較2010年,2017年人均保費增長1.4%。

  商車費改後,理賠客戶、小額理賠佔比下降,人均理賠金額增加。人均理賠金額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人均理賠金額達8614元,理賠客戶佔比接近10%,發生理賠的客戶中,小額理賠客戶的佔比從2010年61.4%降到2017年的41.2%。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