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統文化之今日大暑,「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之中的第十二個節氣,為今年陽曆的7月23日,太陽位於黃經120°時,為大暑節氣。古語說:「大暑,斯時氣象甚熱於小暑,故名大暑。」大暑的熱與小暑相比,更顯得蒸鬱,人的心情也容易鬱鬱不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氣象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天氣災害也最為頻繁,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由此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

大暑

大暑節氣

陽曆:7月23日

農曆:戊戌年六月十一日 周一

暑,熱也。——《說文》。

一寒一暑。——《易經·繫辭》

寒暑燥濕風火。——《素問·天玄紀大論》

冬日則寒凍,夏日則暑傷。——《韓非子》

此時,太陽運行至黃道120度(處在獅子座)

地支未(生肖羊)

對應《易經》坤卦方位

象承載征孕育萬物

所以大暑要儘可能把體內濕氣、毒素排出

以孕育秋冬的勃勃生機

十二消息卦中的遁卦(天山遁)

也對應大暑節氣。

遁卦,是山在天下隱藏的象。

古人言:應夏藏,閉門謝客。

大暑節氣雖然暑熱至極,但已是夏天的尾巴了。此時滿世界都是濃綠樹蔭和歡暢蟲鳴,還有午後帶來涼爽的雷陣雨。

大暑時節濕熱鬱蒸,人沒有精神,食慾也不好,切不可任性食冷,縱意當風,容易患胃腸疾病。飲食需溫軟,睡眠要充足。宜入山避暑,閉門靜宅,讀書養神。

《經緯》曰:「六月中,小大暑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東漢劉熙的《釋名》解釋,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就稱「齷齪熱」。

所以暑最熱時,大家以各種方式乘涼避暑,「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於星鬥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

氣象酷熱難耐,可以尋些涼快的地方避暑,竹海、森林、深山、瀑布之類,「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親近自然,宿在山野間,感受寧靜與涼意。

大暑三候

《曆書》雲:「大暑,斯時氣象甚熱於小暑,故名大暑。」大暑的熱與小暑相比,更顯得蒸鬱,人的心情也容易鬱鬱不舒。就等著大雨時行,才有難得的清涼。、

中國古代將大暑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侯腐草為螢,二侯土潤溽暑,三侯大雨時行。

一、腐草為螢

輕羅小扇撲流螢,螢,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為明也。

《毛詩》曰:熠耀宵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陸生兩種,大暑時,草叢中的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土潤溽暑

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鬱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

大暑時節,氣象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天地猶如巨大的蒸籠。

三、大雨時行

前候濕暑之氣蒸鬱,今候則大雨時行,以退暑也。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氣象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節氣民間習俗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裡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裡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曬伏薑

伏薑源自中國山東、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

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燒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凍和燒仙草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

食鳳梨

大暑期間,我國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吃暑羊

入伏之時,麥收結束,是一個短暫的農閑。夏收初過,人已疲憊,休息休息,享受享受。於是,當地人在這一天,會把嫁出去的閨女接回來,吃新麥饃饃,喝羊肉湯。

營養學家稱,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除體內毒素,有益健康。

大暑節氣,風水禁忌

今日大暑,節氣交換,氣象炎熱,睡前宜靜坐,調整身心。

今日有利喜慶之事,易得貴人相助,凡事所作易成。處事如能積極果斷,勇於擔當則大吉。利於謁見貴人,求取官職,經商求財,聚會交友等諸事。未月戌日,未戌相害,不宜遠行、搬遷之事。動用器械應謹慎,以防受傷。忌吃狗肉,以免陰邪作祟。

1大暑節氣,不宜遠行

凡出行辦事,在時間的選擇上,有幾個時間段需要注意。

凌晨3點至5點:此時段為吉時,選擇此時行事多便利,易得貴人相助,有利於成功。

早晨7點至9點:此間行事,事多反覆,易遭遇爭鬥破敗,應盡量避開,如需在此時段行事一定要小心謹慎。

昨日夜間23點至凌晨1點、晚上19點至21點:在此時段行事易遇阻撓麻煩,事情多波折,不易成功。應盡量避開在此時段舉事。

西北方位為今日吉方,選擇此方位用事吉。

今日有幾個特別注意的屬相

屬相為兔的行事吉,宜得貴人相助,宜籌劃或實施吉事,但需防範事多牽連,不得清靜。

屬相為龍的不利行事,不宜婚姻、修造、合作,出行等事,應謹防破財、官非口舌、凶傷疾病等事。

屬相為羊的不利行事,處事宜仁義寬厚,謹防口舌官非,刑傷,破敗之事。

屬相為雞的行事需謹慎,待人處事宜明辨是非,凡事理智,以免是非纏繞。

道家大暑導引養生法

陳希夷二十四氣導引坐功圖勢—大暑

大暑六月中坐功圖

運:主太陰四氣。

時:配手太陰肺濕土。

坐功:每日醜、寅時,雙拳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視,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頭項胸背風毒、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隔滿、臑臂痛、掌中熱、臍上或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欠、淹泄、皮膚痛及麻、悲愁欲哭、灑淅寒熱。

脊背撞牆排濕氣

現在氣象又濕又熱,人體也易如此,常常會出現水液排泄不暢,過多的熱量排除不去。而背部撞牆法可以疏通膀胱經,經絡疏通,體內的淤堵、燥氣、濕熱就可以排出了。

在離牆10~15厘米處站立,全身自然放鬆,用背部向後撞擊牆壁,待身體彈回後再撞擊,約一秒鐘撞一下,最好從上到下的撞擊整個後背。這樣簡單的背部撞牆,可以幫助濕熱體質疏通經絡,清除體內濕熱。

撞擊時,動作要有力但不可過猛,保持協調均勻。背部撞牆法雖然很簡單,但應循序漸進,一開始可以先撞擊5~10分鐘,漸漸地增加到30分鐘左右,最好能長期堅持。

大暑節氣養生指南

古語說:「大暑,斯時氣象甚熱於小暑,故名大暑。」大暑的熱與小暑相比,更顯得蒸鬱,人的心情也容易鬱鬱不舒。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陽氣達到鼎盛,天地之氣將由陽轉陰。此時易耗津傷陽,更要重視健運脾陽。

大暑至,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的千金一刻,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

一定要注意,大暑季節要出點養生汗身體才健康!可以通過喝熱水,散步,薑水的方式讓身體微微出汗,排出體內的濕毒才能秋冬不生病。

尤其不能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伏天不注意導致。

大暑為全年最為炎熱的一個節氣,暑氣最重,最易夾濕;同時,每個季節的最後18天歸脾所主,脾最惡濕。這時正值中伏,地濕上蒸,天勢下迫交蒸之氣亂於腸胃之間,夏日乘涼飲冷易受寒濕,陽氣為陰氣所遏,外則表氣不宣,內則脾胃不和,機體常有身熱、便溏、脘腹脹滿的表現。

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意思是說陰陽四時是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陰陽調和則身體健康,陰陽不調則會出現各種疾病。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冬病夏治」究竟是什麼?

大暑時節,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所以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來說,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大家在一年中最熱的季節裡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正如 《黃帝內經?素問》 中所說的「春夏養陽」、「長夏勝冬」,即助長夏天的旺盛陽氣,來克制和驅散冬天陰寒之邪,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

因為冬季治療只能治標,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病因。而在夏季,疾病雖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由於影響其發病的氣候因素比較少,癥狀通常比較輕,有足夠的時間扶正固本,不僅從根本上治療病痛,還能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正是「未病先防」。

陽盛於外,不可貪涼

大暑時節,陽盛於外,身體腠理開泄,體表溫度高,身體內部反而虛弱。陽氣外散,內陽不足,特別是平時脾胃虛寒的人,更容易腹瀉。晚上睡覺應用毛毯蓋好臍、腿、足,日常飲食要多食生薑以溫裡,不可貪食冷飲。如果想吃冰鎮的東西,可以冷藏薑汁撞奶,生薑大棗湯這類性溫的湯水。

此時也要切忌驟然冷水沖澡,要循序漸進防熱閉氣鬱。時飲熱茶,促進汗腺分泌,幫助身體散發熱量,降低體溫。

清熱解毒,可食苦味

對於濕熱、痰多的人來說,大暑養生重在「清」。大暑炎熱,身體代謝旺盛,最適宜排熱毒。平素陰虛、濕熱、痰濕的人往往發熱心煩,口渴起痘。這時候要多食苦味,苦瓜、苦菜、萵筍、油麥菜等。如果沒有食慾,多以醋佐餐,能生津、開胃、行氣,醋泡生薑、醋泡黑豆、白醋浸時蔬等等。

要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養護脾胃。如山藥、蓮藕、綠豆、薏仁等。

艾灸太白,養護脾陽

艾灸溫陽,最適於養脾,可艾灸脾經太白穴。如果能在脾經當令時(上午9點~11點)內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濁,二者為氣機升降的樞機,養脾之升要同時養胃之降,可配合艾灸胃經足三裡穴,以健脾養胃,化濕理氣。

大汗排毒

大暑正值「三伏」中最熱的「中伏」,在這個一年最熱的節氣裡,真的是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汗泄」是一種最好的排毒方式,把累積的暑氣、寒氣、熱氣排出體外。

可以盡情的流汗,但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運動後要注意不要受涼,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流汗好處多多,可是水分流失,食欲不振,對肝臟和脾臟的健康會有影響。要記得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注意飲食清淡,減少身體負擔。

大暑時節濕氣重

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重濁向下,容易傷害脾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

濕邪為身體垃圾,脾功能強大才能有效運化水濕。

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環境之外,身體脾胃的運化功能才是我們祛濕的根本利器。因為脾胃虛,濕氣才能產生,所以杜絕濕氣生成之源才是關鍵!

01. 四神湯:四神湯是由蓮子、芡實、山藥、茯苓組成,可以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長期堅持,可以健脾祛濕哦!

02. 經方附子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化裁自《傷寒論》的理中丸,理中丸原方:人蔘 乾薑 炙甘草 白朮各三兩。

推薦用法:紅參30g 乾薑60g 白朮30g 炙甘草30g 附子30g 生地90g,食欲不振,可以加橘皮45g,枳實30g(具體用藥一定要在專業經方家指導下辨證用藥哦)

趣解經方:本方中,附子振奮心陽,振奮全身機能,給身體增加陽光的壞境,紅參將氣血收斂到腹腔,參與消化吸收,相當於給脾胃種莊稼的過程增加人手,炙甘草是一個保水葯,白朮祛濕,相當於除雜草的過程,生地補津液。

因暑貪涼傷陽氣 護好腹背

在大暑小暑期間,由於熱得很,人們對降溫防暑還是很積極,但是對過於貪涼導致陽氣損傷卻認識不足。氣象炎熱時人體出汗較多,毛孔處於開放狀態,此時機體最易受外邪侵襲。由於人們錯誤的解暑方式,比如汗後沖涼、貪涼飲冷、長時間使用冷氣機、電扇等,尤其是暑熱氣象從室外回來後急著沖涼。

在三伏天裡,即便氣象炎熱,注意不要過於貪涼。晚上睡覺控制好冷氣機溫度,室內外溫差盡量勿超過5℃。白天長期在冷氣機環境下工作的人,要多起身走動,活動筋骨,下班後適當做做戶外活動,出出汗。夜眠時通宵達旦地使用風扇、冷氣機時,一定要蓋薄被子,保護好腹部和背部。

在飲食上要注意節製生冷,尤其是小孩子脾胃虛弱更易受損,家長更是要注意,尤其避免孩子在大汗之後立即用水淋浴,尤其要避免日曬後馬上沖涼或沖洗手足、洗臉,應稍作休息後再沖洗。

心火妄動,防情緒中暑

根據道醫「天人相應」的養生學說,人體的精神、心態、情緒會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而發生微妙變化。大暑小暑時節高溫酷暑,不僅容易使人感到身體疲勞、食欲不振,還經常會使人「心火」妄動,表現為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等不良情緒,這種現象被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征,俗稱「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人的情感障礙發生率明顯上升。

「情緒中暑」對人們的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尤其是對於年老體弱者。因為夏氣通於心,暑氣易傷心,夏日的不良情緒更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加重。

養生方法:所以大暑養生預防「情緒中暑」,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心平氣和、恬淡安寧,要學會情緒轉移,以達到「心靜自然涼」之效。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由於暑性炎熱,容易耗氣,正常人都會覺得乏力,並且有睡眠不佳、急躁焦慮,所以在暑天最好早休息,尤其是晚上11點到早上6點這段時間,盡量不要熬夜,讓情緒穩定。

國際易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Ching Studies IAICS),是各國、各地區與易學有關的學術團體、研究機構聯合組成的國際學術組織。本會根據發展的需要,吸收支持中國傳統文化事業發展的企事業部門為團體會員。

國際易學聯合會 是國家一級學會,是唯一一個由我國最高權力機構 於2004年親自批示成立的《易經》類綜合性社會團體。是國家民政部註冊的國家一級學會,主管掛靠部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

易道文化研究會是國際易學聯合會直屬機構,於2017年5月在成都正式成立,國家民政部前常務副部長陳虹先生與國際易學聯合會孫晶會長共同為國際易聯易道文化研究會授牌,任命唐巍為國際易聯易道文化研究會會長。

本會踐行:敬畏易道、正本清源、慈儉濟人、不忘初心;

國際易聯易道文化研究會秘書處:

歷史記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