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暑至,宜養生——冬病夏治正當時!可別錯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天氣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螢火蟲產卵在落葉與枯草之間,經幼蟲、蛹而至成蟲,在盛夏孵化而出。古人的生物知識缺乏,所以以為螢火蟲在此時由腐草所變化而生。

二候土潤溽暑

「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此時土壤內濕氣潮潤,氣象也濕熱難耐,這種蒸鬱的熱天也是最難過的。

三候大雨時行

當早上的濕熱之氣升至對流雲層,在高空遇冷,常在午後降下大雨,雨勢大但是下雨的時間不長,雨後可以稍稍緩解一些暑氣。

大暑養生:

大暑至,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的千金一刻,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

一定要注意,大暑季節要出點養生汗身體才健康!可以通過喝熱水,散步,薑水的方式讓身體微微出汗,排出體內的濕毒才能秋冬不生病。

尤其不能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伏天不注意導致。

「冬病夏治」究竟是什麼?

正如《黃帝內經?素問》中所說的「春夏養陽」、「長夏勝冬」,即助長夏天的旺盛陽氣,來克制和驅散冬天陰寒之邪,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

因為冬季治療只能治標,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病因。而在夏季,疾病雖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由於影響其發病的氣候因素比較少,癥狀通常比較輕,有足夠的時間扶正固本,不僅從根本上治療病痛,還能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正是「未病先防」。

三伏貼與艾灸

冬病夏治的中醫方法有很多,最常用、有效的便是三伏貼和艾灸了。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中醫上認為這是補陽氣的最好時機,陽氣正了,病痛也就好了。

「三伏貼」即中藥穴位貼敷,選擇在三伏天裡施行,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背部幾個不同的穴位治療,到了秋冬就可以輕鬆告別一些老毛病。現代研究也證實,藥物貼敷後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而藥物則透過表皮細胞間隙,並經皮膚吸收,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發揮了明顯的藥理效應。

艾灸將藥物和物理作用相融合,所謂「針之不為,灸之所宜」。具體方法可以點燃艾炷直接施灸穴位,也可間接隔著硬幣大小的薑片或蒜片炙烤穴位,俗稱「隔薑灸」。

艾灸關元、足三裡、背部俞穴對於那些每逢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夏季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大暑食療

大暑飲食清淡為主

大暑時節,飲食要多鹹少甜,以清淡飲食為主,忌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不宜進補,最佳調味品是食醋,最佳蔬菜是苦味菜,最佳湯餚是番茄湯,最佳飲料是熱茶。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應放置幾分鐘後再食用,或是加熱後食用,冰冷刺激的食物不要吃。

大暑喝健脾補胃粥

在大暑節氣,易出現脾胃濕熱食欲不振胃腸功能紊亂等癥狀,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

除了這些養生粥之外,還可以選擇服用水蘇糖調理腸胃,奘靈水蘇糖胃腸同調,增殖有益菌群的數量來增加胃腸蠕動,全面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況,促進胃腸功能全面恢復。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氣象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