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糖者的福音!這種飲食搭配,讓你吃得飽又控糖

魚肉蛋奶新鮮果蔬不可少,

油炸品奶茶零食盡量杜絕,

每天吃喝算得上是控量保質~

營養膳食講究科學搭配,但對於血糖偏高或者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來說,就有些困難了。

很多糖友會抱怨說自己每天都是在飢餓中度過的,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既能吃飽,又能穩住血糖呢?

血糖高的朋友覺得吃不飽飯,主要是因為食物的搭配不合理。

如果沒能掌握好飲食搭配的原則,就會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吃了怕血糖高,不吃又會餓,如此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更不利於血糖的穩定。

相反,我們若是能好好把握原則,就能在享受飽腹感的同時控制血糖!

飲食搭配原則

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健康脂肪

這三種物質在人體內吸收速度不同,利用時間也不同。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率最快,5分鐘左右就能開始供給能量,但一般只能維持2個小時左右。

蛋白質一般在食後1.5~2小時左右開始供給能量,維持時間近4個小時。

而脂肪的吸收速率最慢,在食用後3小時左右開始供給能量,維持時間可達到6個小時。

如果能能合理攝取這三種物質,就能保證長時間的能量供給,減少飢餓感。

最讓控糖朋友頭疼的,大概就是生活中常見的碳水化合物了。

碳水化合物升糖速度特別快,部分朋友為了控糖,能不吃主食就不吃,其實,這種做法更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碳水化合物作用大

高血糖或糖尿病的飲食治療,不是糖(碳水化合物)的嚴格控制,而是總熱能的嚴格控制。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體熱能的主要成分,也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物質,對身體的很多器官都具有好處。

當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體內的許多重要臟器如肝、腎等都會受到損傷,而且損傷速度較快,從而對血糖造成更為不利的影響。

另外,臨床實踐證明: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體內脂肪分解會增加,酮體生產會增多,但糖尿病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酮體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易造成「酮症酸中毒」。

所以,為了維持血糖的正常與穩定,同時為了保證身體各器官的正常運作,每個人都需適當攝入碳水化合物。

攝入比例有講究

對於碳水化合物,一定要特別注意攝入比例。

一般,正常人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佔熱能供給總量的60%-65%;

而糖尿病人的碳水化合物供給比例需低於這個比重,,建議保持在每日總熱能的50%-55%,最好不要超過60%。

例如:從主食方面來說,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非糖尿病患者每日攝入谷薯類等主食250-400g。而糖尿病人在此基礎上可適當減少,保持在每日200-300g左右為宜。

但體力勞動強度較大的糖友,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增加主食攝入,以滿足能量需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