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一種「物質」可以戰勝B肝病毒,但要根治B肝絕對不是那麼簡單

全世界約4億人口患慢性乙型肝炎(B型肝炎),每年超過80萬人死於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和肝癌。

B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可能威脅生命的肝臟感染,可造成慢性感染,患者死於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很高。儘管預防疫苗已經普及使用,人們可以通過接種B肝疫苗進行預防,但B肝病毒的徹底治療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其實,包括B肝病毒在內,所有病毒的結構都十分簡單,B肝病毒顆粒由外膜和內核兩部分組成,完整的HBV顆粒是直徑42nm的球形顆粒,其外膜厚7nm,由脂質雙層和蛋白質組成的囊膜。脂質雙層內含有S抗原、前S1和前S2抗原,它們一起又構成了外殼上大、中、小三種蛋白形式,統稱為B肝表面抗原(HbsAg),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澳抗。中心部分的直徑約28nm,為病毒的核心,其中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內核中心含有病毒基因(DNA)和DNA多聚酶。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一項研究向此目標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2018年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設計對抗B肝病毒的藥物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它解釋了B肝病毒的結構在與實驗藥物結合時的變化。這種新型抗病毒藥物的成員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他們的發現表明,這種藥物可以在多個前沿攻擊B肝病毒,既防止複製,又殺死病毒的新副本。但是其試驗階段需要不斷的去嘗試,去改進,並不是那麼簡單。不過,如果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能通過臨床試驗,或將成為B肝治療中的又一個重要武器,我們也期待著那一天早些到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