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才25歲,腰已經廢了」

脫髮、爆痘、偏頭痛;熬夜、養生、枸杞茶……

最貴的面膜、精華,最多樣的養生「秘方」,也拯救不了當代年輕人日漸「衰老」的身體。

社長的一個朋友,一向信奉「能坐著就不站著,能癱著就不坐著」。

每天電腦前坐十多個小時,下班回家就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最近,她終於把自己的腰「坐」垮了,三天兩頭往醫院跑。

相較於「不斷脫髮、日漸頭禿」的精神折磨,「腰疼」才是年輕人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苦 / 社長的朋友圈

與她「同病相憐」的年輕人,絕不是少數,數據顯示:

衛生部數據顯示,如今「腰疼」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中國已有超過兩億人,腰椎出現了問題。

社長不得不感嘆一句,當代年輕人的腰,是真的不行了。

二十五歲的90後,七十五歲的「老」腰

正如網友的調侃:

「成年人打開體檢報告所需要的勇氣,比讀書時打開成績報告單需要的勇氣要大得多。」

腰椎問題,已經成了許多成年人難以直面的隱痛。

陳赫節目中痛呼自己腰疼 / 《嚮往的生活》

李冰冰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住了2個月的院;

年紀輕輕的易烊千璽,也曾被曝在節目中腰疼到直不起來。

聚光燈下,明星尚要忍受腰疼帶來的折磨,普通人的哀嚎,網上到處都是。

二三十歲年輕人的「腰」,像是被安上了「加速器」,提前步入老年階段。

網友吐槽自己腰疼 / 新浪微博

不良生活習慣對腰部的損壞,越來越低齡化。

小時候父母時常念叨孩子的一句話是:「小小年紀哪兒來的腰?」

但如今的小朋友們,真的開始腰疼了。

泰城一個13歲的男孩,因為長期坐著玩遊戲,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突患者低齡化 / 《齊魯晚報》

這些隱隱作痛的「老」腰,讓許多人的工作生活被拖進地獄難度、夜晚經常輾轉難眠……

美國一項調查發現,在有腰疼癥狀的群體中,72%的人放棄了一些鍛煉方式或相關體育活動;

60%的患者已經疼到無法進行一些費力的日常活動;

46%的患者的腰部問題,影響到性生活。

上到七八十,下到十五六,腰疼,暴露了被不少年輕人忽視的健康危機。

為什麼會腰疼

提到腰疼,我們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腰間盤突出症。

實際上,腰疼是個很寬泛的概念。

導致腰疼的原因有很多,從醫學角度看,主要有五大類:

外傷性、炎症性、退行性病變、先天性疾病以及腫瘤性疾病。

困擾普通人的,多是外傷性和炎症性腰疼。

1、由外傷引起的腰痛

顧名思義,即腰部受到外傷,引發肌肉和筋膜損傷。

這種類型的腰疼十分常見,平時運動鍛煉、抬舉重物、不小心閃到腰、都有可能引起外傷性腰疼。

職業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常常不可避免地損傷腰肌,比賽時,偶爾也要「帶傷上場」。

張繼科裡約運動會帶腰傷上場 / 視覺中國

2、腰肌勞損

腰部肌肉軟組織發炎或損傷,引起的腰疼稱之為腰肌勞損。

這種類型的腰疼一般是由長期不良習慣引起的。

久坐、久站、長時間負荷重物,腰部受力過度,且不加以及時治療、緩解,都可能會造成腰肌勞損。

寧波的一位兒科醫生,從醫八年,工作日幾乎都是「長坐不起」。

只有午飯時間,才有空捶一捶酸痛的腰。

和社長那位久坐的朋友一樣,患上了腰肌勞損。

長時間高負荷的工作,讓許多醫生腰疼 / 視覺中國

3、腰椎病變

這一類腰疼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腰間盤突出症。

腰間盤突出症主要是由於腰椎及其周圍組織發生病變,而引起髓核突出。

衛生部統計,中國2億多腰椎病患者中,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佔15.2%,且有不斷上升之勢。

腰椎鍵盤突出導致疼痛演示 / Youtube《脊柱健康-椎間盤突出》

和腰肌勞損類似的是,這種病症常見於建築工人、辦公室白領、司機這些長期從事體力活動或長時間坐立的工作者。

4、其他

排除一些由於職業原因和身體特殊改變(如孕期、經期),不得已引發的腰部疾病。

更多時候,腰疼的起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習慣。

這些危險習慣我們可能每天都在做,卻毫無察覺。

對電腦前一坐七八個小時的白領們而言,坐姿自然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這些歪七扭八的不規範坐姿,常常讓腰部承受了更大壓力。

某互聯網公司員工長期久坐加蹺二郎腿導致脊柱力線改變 / 微博@人民日報

長此以往,輕則腰部變形,重則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等。

所以為了「老腰」著想,還是戒掉「二郎腿」、「葛優癱」吧。

當然,如果長期被腰疼困擾,一定要及時檢查就醫。

這些護腰方式,可能對你毫無幫助

由於腰疼的概念過於寬泛,不少人很容易錯誤判斷自己的病因,試圖通過一些「旁門左道」化解腰疼。

但那些從網上隨便找的所謂「護腰」運動,如果姿勢不恰當,只會加深腰部痛苦。

1、「小燕飛」要慢一點、輕一點

通過模擬燕子飛行進行肢體運動,緩解腰部壓力的動作「小燕飛」,因低門檻、動作簡單廣受追捧。

但這項看似簡單的運動裡,也藏著人們常跳進去的坑。

很多人在運動時覺得動作幅度越大、速度越快越有效,希望通過大幅拉伸身體的方式,讓鍛煉更有效果;

但大幅度、快速度的「小燕飛」,腰部突然發力、突然收力,受力不均勻,反而會造成損傷。

要達到效果,只需將手臂和腳尖輕輕抬起,腳尖略低於臀部即可。

隨意加大動作幅度和運動頻率,只會得不償失。

播放GIF

「小燕飛」動作演示教學時,老師提醒女孩輕輕起、慢慢放 / 《醫生開講》

2、健身瑜伽,別忘了安全第一

有些整天腰酸背痛的人,會選擇去健身房放鬆自己。

但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的幫助,自己錯誤的健身方式,也可能適得其反。

重慶的羅先生,體重有197斤,偶爾身體不適,於是去到健身房,想要減肥鍛煉。

與教練溝通時,沒有考慮到腰部狀況,高負荷的運動,讓羅先生不但減肥沒成功,還患上了腰間盤突出症。

也有不少女性,認為自己腰又疼還不夠靈活,選擇做瑜伽,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瑜伽病」也不是鬧著玩的。

「網紅」懶人瑜伽,看上去躺在床上舉高雙腳就是運動,實則暗害脊椎。

韓劇中正在做瑜伽動作的女主 / 《來自星星的你》

成年人的骨骼和韌帶基本已經發育成熟,強行擺出超出身體靈活範圍內的高難姿勢,對本就不堪一擊的身體而言,只能是雪上加霜。

瑜伽裡的很多動作,都有類似風險。

比如「駱駝式瑜伽」,雙手向後撐住地板,上腰向後彎曲。

如果柔韌性達不到完成動作的標準,又要強行拉伸,就是對腰部和頸部的又一次無情打擊。

瑜伽動作「駱駝式」 / 視覺中國

一家創傷治療中心的醫師介紹,從2006年開始,他每周都會接診3~5名因練習瑜伽而受傷的病人。

最小的病人才16歲,跟著媽媽做瑜伽;

還有病人過度地做一些背弓的運動,而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

不適宜地硬向後彎曲,造成脊椎磨損不說,嚴重的可能會造成脊椎斷裂,甚至癱瘓。

《紐約時報》也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談論瑜伽對身體的傷害:許多學員因為不恰當的練習,引發了各種頸椎和腰椎疾病 / 《紐約時報》

一定要練瑜伽,也要量力而行,畢竟人們身體素質存在差異性。

3、按摩椅、軟床墊,不是誰都能用

還有一點人們常踩的坑:

商場、機場到處可見的電動按摩椅,是不少人鍾愛的「休息區」。

其實這裡也暗藏風險。

坐在按摩椅上玩手機的人們 / 視覺中國

尤其對腰椎本就有問題的老年人而言,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68歲的陳女士在商場的按摩椅上按摩後,被診斷出腰椎壓縮性骨折。

老年人大多骨質疏鬆,而按摩椅的強度通常無法良好匹配每個人的情況,就容易腰椎骨折,嚴重還可能引起癱瘓。

護腰時,常被忽視的床墊,也可能在默默「殘害」著你的腰。

床墊過軟或是過硬都不利於腰脊:

過軟的床墊,會使身體彎曲弧度過大,壓迫腰椎;

過硬的床墊,則不利於全身的血液循環,睡起來也感到不適。

一覺睡醒腰酸背痛,就得考慮考慮,是不是該換張床墊了。

A4、蘋果腰,都不如一個「好腰」

排除由於外部扭傷導致的腰疼需要及時就醫處理以外,很多時候,腰疼需要靠我們自己去緩解。

畢竟,只要沒有強烈痛感,或是腰疼導致腿疼這樣的伴隨癥狀,多數人還是可以恢復的。

社長總結了幾條緩解腰疼,預防腰部疾病的辦法,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1、勤做正確的腰部運動

日常生活,加強對腰背肌的鍛煉,通過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的方法,增加腰肌的柔韌性及力量。

上課也好,工作也罷,回到家裡的時候可以抽空多做腰部運動。

如果不確認哪種姿勢適合自己的情況,一定要向專業人士尋求建議。

2、倒步走

經常可以看到公園裡有大爺大媽一邊遛狗一邊倒步走,其實也是拯救腰疼的方法之一。

當兩腿交替不斷向後邁步的時,腰部韌帶的柔韌性可以得到鍛煉,可以讓腰部的穩定性增強,減輕重量和壓力對腰椎的直接壓迫。

所以,怕運動出錯,也沒空健身,不如研究一下小區哪條路人比較少,試一試倒著走吧。

3、保持正確的坐姿,日常工作時保護好腰

如果經常突然讓腰部受力,很容易發生腰部肌肉拉傷或著腰椎間盤突出症。

根據《康復醫學》期刊刊載,安德森等學者早期通過實際測量,人體在不同姿勢下,腰椎間盤所受壓力不同。

不同的姿勢,腰椎間盤所受壓力不同(部門 / 千克) / 《康復醫學》

坐著時,腰椎承受的壓力是140kg,如果向後靠一點,腰後再放個靠墊,腰椎承受的壓力的就會顯著降低;

而如果向前傾,椎間盤壓力則會猛增,給身體造成負擔。

彎腰是一個讓腰椎負荷猛增的行為,需要撿東西的時候,不妨曲膝蹲下,保持腰部挺直的狀態拾起物品。

除此之外,腰疼也和骨骼健康密切相關,平時可以多吃豆製品補鈣。

別久坐,別「癱著」,別駝背,有空多動動,沒空抽空動一動。

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從今天開始,一起拯救脆弱的腰部~

參考文獻:

[1]姚共和.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國骨傷,2009,22(04):247-249.

[2]王國基,王國軍,彭健民,蔡開明,張勁松,宋衛紅,肖俊.腰椎間盤突出症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3):2401-2403.

[3]賈連順,程黎明.再論腰椎間盤突出症診斷治療中的誤區[J].中國脊柱脊髓雜誌,2000(01):5-7.

[4]A. Demirel,M. Oz,Y.A. Ozel,H. Cetin,O. Ulger. Stabilization exercise versus yoga exercise in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Pain, disability, quality of life, performan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2019,35.

[5]趙必增.椎體成形術及其進展[J].骨與關節損傷雜誌,2001(06):470-473.

[6]Joshua D. Auerbach,Jaimo Ahn,Miltiadis H. Zgonis,Sudheer C. Reddy,Malcolm L. Ecker,John M. Flynn. Streamlining the Evaluation of Low Back Pain in Children[J].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2008,466(8).

[7]林棬史 ,杜軍.腰痛的種類、診斷與治療方法[J].日本醫學介紹,2003(06):245-247.

[8]萬學紅, 盧雪峰. 診斷學[J].北 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415-416.

播放GIF

談心社社長

抖音:談心社社長

微博:@談心社社長

添加微信好友:txscc163

《談心社》招聘微信內容運營正職

坐班實習生、線上約稿作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