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季脾胃有3怕,想要孩子脾胃好,少生病,遠離4物,謹記5句話

脾胃不和,臥不安寧。

脾胃不好,五臟難調。

胃主收納,脾司運化,脾胃協調,通過對食物的分解、消化、吸收和輸布,維持人體各部分正常的功能活動,以及生長髮育。

如果孩子脾胃功能失調,各經絡、臟腑得不到足夠能量出現各種異常,例如發育遲緩等。

可見,在是孩子的成長髮育中,脾胃佔據主導地位。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人們吃的複雜了,俗話說「十孩九脾虛」,腹脹、腹瀉、厭食、偏食、便秘、消化不良紛紛找上孩子。

中醫說,小兒脾常不足,本就脾胃脆弱的孩子,加上餵養不當,導致體質弱、發育遲緩。

現在正值冬季,脾胃很是「嬌嫩」,正是應該給孩子保護、調理脾胃的時節。


脾胃有3怕,最好一個也別佔:

1、 怕冷

脾胃是喜溫畏寒的,一旦受涼,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氣象寒冷,腹部保暖不當,脾胃受到刺激,就會減緩蠕動,導致腹脹、消化不良、嘔吐等不適。

此外,經過一夏冷飲、西瓜、冷氣機的「洗禮」,加上寒冬陽氣減少,孩子代謝快散熱多,很容易就脾胃虛寒,出現肚子疼、腹瀉。

所以,這個季節,一定要給孩子做好保暖,多喝熱水。

2、怕撐

民諺有「話多了不取貴,吃得多了壞脾胃」,秋收冬藏,冬天是收斂養生、進補的時節。大人孩子的胃口都會變好。

然而生活條件好了,餐桌上食物也豐富了,孩子不知饑飽,很容易就吃撐。

一旦進食過多,不僅增加腸胃的負擔,還會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響胃黏膜的修復,損害腸胃。

所以,冬補雖好,一定要適當,不可貪多,盲目補充營養。

3、 怕甜

甜食,永遠是孩子們的最愛。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控制孩子吃糖,理由是對牙齒不好,如果孩子牙齒沒什麼問題,孩子又實在喜歡吃,大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然而,甜食不僅對牙齒不好,對脾胃的傷害是在內部表現不出來的。

甜生膩,膩生濕,蛋糕、糖果等甜食吃多了會使得濕氣無法排出,積滯體內損傷脾胃。而且像巧克力等甜食熱量大,容易滋生內火,破壞孩子的正常代謝,造成虛胖體質。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謹記,控制孩子進食甜食,不僅為了孩子的牙齒,更為了孩子的脾胃健康。


想要孩子脾胃好,遠離4物:

1、 寒涼

飲食應該順應四季變化,夏季為了解暑,冷飲、冰淇淋備受歡迎,到了冬天,孩子的脾胃已經不堪重負。

氣象寒冷,冬季就應該吃點熱乎的,但是因為乾燥,尤其北方有暖氣,孩子還是很喜歡和冷藏的飲料,這是十分不好的習慣。寒涼刺激脾胃,非常容易導致脾胃虛弱,尤其是在冬季,即使是常溫的水都要少喝,最好喝溫熱,蔬菜瓜果也不要吃涼性的。

2、 鹽重

我們知道老人口淡,喜歡吃些味道重的飯菜,而且老一輩都認為「孩子吃鹽張力氣」,所以跟著爺爺奶奶的孩子飲食一般清淡不了。

殊不知,過多的鹽分,直接損傷胃黏膜,不利於脾胃健康。

而且,嚴重含又鈉,兒童對鈉的吸收比成人好,研究發現,血液中鈉濃度越多,孩子的都很高矮。

3、 辛辣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無辣不歡」一組,連帶著孩子從小吃辣。尤其在冬季,很多人都愛在家裡煮個火鍋。

但是長期吃辣,會刺激食道的內壁,加重胃的負擔,還會降低脾的運化,擾亂人體代謝。

我們知道大人吃多了容易長痘,孩子代謝旺盛,長期吃辣對身體的損害更為嚴重。

4、 甜食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孩子喜歡吃甜食,但是甜食是會損傷脾胃的。蛋糕、奶油、糖果、麵包、過甜的餅乾等最好少讓孩子吃。

如果孩子實在饞,可以用冰糖代替,冰糖味甜性平,入脾肺經,可以生津和胃, 潤肺益氣,對止咳還有一定幫助,


怎麼給孩子調理脾胃吶?牢記5句話:

第一句:由內調理補雙糖

多桿雙糖可以在到達腸胃時保持足夠活性,幫助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腸胃蠕動更好更快的分解食物,同事增強脾胃動力,提高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率,健脾強胃,改善體質。

第二句:從外推拿多捏脊

捏脊是家長們最慣用的小兒推拿手法,可以疏通經絡,健脾強胃、補中益氣。

播放GIF

第三句:早餐吃好晚餐少

一日之計在於晨,吃好早餐十分重要, 早上不要賴床,也不要隨便吃餅乾湊活,一定要有營養。反之,晚上要少吃,睡前兩個小時最要不要進餐。

第四句:細嚼慢咽七分飽

從添加輔食開始,就需要給孩子鍛煉咀嚼能力,準備的食物也要根據孩子的咀嚼能力調整細軟程度。很多孩子養成了吃飯不咀嚼直接咽的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般來說,沒口飯咀嚼30次最佳,沒頓飯20分鐘以上,不要太快。

第五句:戶外運動體質好

雖然冬季寒冷,很多人都喜歡我窩在家裡,但是帶孩子適當參加戶外運動也是不能少的。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抵抗力。孩子長身體的關鍵期,經常戶外運動有助於骨骼發育,幫孩子長的快,長得高。

而且,運動能加強腸胃的蠕動,促進消化酶的分泌,幫助孩子更好的消化食物,增強脾胃功能。

尤其是晚飯後適當走走路,散散步,是很不錯的方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