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茗人匯 高級評茶師陳志雄:創新茶就是不斷試錯


【人物名片】 陳志雄,國家高級評茶師、廈茶第四代茶師、廈門市茶葉協(學)會秘書長、中茶廈門公司負責人、常務副總經理。

廈門喝茶的茶客不少,但您了解製茶、品茶、推廣茶的茶師們嗎?近日,記者拜訪了在廈工作二十餘年的國家高級茶師陳志雄,在茶香中請他揭開這個神秘行業的面紗。

「強迫症」:隨口喝茶也思三分 陳志雄是安溪人。在茶鄉長大的他,小時免不了上山除草、除蟲、施肥、採茶。有時一晚三次搖青,實在困得不行,蓋著裝茶的麻袋胡亂偷睡一會,很快又被父母撩起幫忙。對這些,用他的話說「做得都怕了」,但這並不妨礙他選擇福建農林大學茶學專業,畢業後還放棄成為安溪乾部的機會來到廈門,成為一名茶師。



記者:外行看來,茶師應該是很辛苦的職業,您覺得呢?
陳志雄:是的,這一行一定要有愛好才能走得遠。1992 年剛到廈茶,老前輩就告誡我們多看茶、多上山、多走市場,不要怕辛苦,實際上我們也是這麼做的,泡在辦公室不要想當茶師。
記者:作為專業人員,茶師喝茶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陳志雄:可能形成習慣了,喝茶會條件反射,先注意茶湯是青還是金黃,稀還是稠。然後聞聞香味怎麼樣,再喝一口。馬上就會思考這個茶的優缺點在哪裡。如果好原料被他們做爛了,就會很想告訴茶商火候要再怎麼焙,後發酵還要多久才合適,有點強迫症。
記者:據說茶師要忌口,否則對品評茶不利,是這樣嗎?
陳志雄:成為茶師要犧牲很多口舌愛好,煙、酒、重口味的食品最好少吃,特別對綠茶、花茶、清香型鐵觀音的品評影響很大。
記者:除了品茶,茶師還會做些什麼?
陳志雄:看市場、搞創新都很重要。比如創新,躺在傳統工藝上是不行的。我們曾經嘗試創製「觀音紅」,用鐵觀音的茶樹做紅茶,茶農們用傳統紅茶的製法失敗了,茶湯澀重。最後我們引導茶農在初製過程中結合烏龍茶工藝,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但帶來了理想的口味。
新品研發:艱難的試錯過程 新茶品的研製十分神秘,因為採訪,陳志雄為記者展示了平時不對外開放的研發室。房間裡兩面牆的架子被茶樣本填充得沒有剩餘空間,靠窗的位置有一方半人高的專業不鏽鋼評茶台,平時茶師會在這泡茶研判。但新茶研發遠遠不是將這些樣品拚配、泡飲這麼簡單。
記者:茶師在構思一款新茶時,通常怎麼開始?
陳志雄:首先在心裡出一個預期的口味、要求。比如海堤紅,我希望它有花香、果香、蜂蜜香,口味甘醇,一斤茶頭數要超過 4 萬個,品相才美。
記者: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預期?
陳志雄:我們首先要對市場觀察,看消費者的對各種茶的反饋,再結合對製茶長期經驗。綜合後感覺這樣的幾個特點是比較理想的。
記者:如何研製呢?在實驗室評鑒台上配茶品泡嗎?
陳志雄:在辦公室研發遠遠不夠。創製新茶是很艱難的不停試錯過程。 為了海堤紅的開發,我們到省內各產區、到江西、雲南、安徽甚至國外許多地方,看當地的茶做得怎樣,按我們的引導會做出什麼口味,結合新工藝又是怎樣。一年內總共評選了國內外幾百種茶,對香氣、外形幾十個因子進行評判,看誰能加入到裡面,誰的特性能提得出來,最後選了幾十種茶拚配。
記者:是幾十種茶配在一起嗎?不會串味嗎?
陳志雄:茶客開玩笑說海堤紅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它不再是幾十種茶,融合成一種茶,是一種味道,而且各批次是穩定的。
記者:這麼辛苦的過程,您的動力是什麼?
陳志雄:這樣說吧,我認為茶師的任務,應該是盡量用最佳的精力投入生產合適的好茶,讓消費者得到價格合理的應時應季的好茶,就是茶農、茶商、茶客三者都受益。(文/陳思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