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變胖,怪誰?



懷孕,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變胖。
胖還分兩種,一種是真胖,脂肪變多;另一種是「腫了」,水腫的腫。

一、懷孕怎麼就「腫」了呢?

水腫是指孕婦妊娠期的水腫,是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在組織間隙中造成的。

妊娠期水腫常出現在晚孕期間,程度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加重。孕婦常有踝部,小腿下半部等人體較低部位輕度浮腫現象出現,多為凹陷性水腫,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後,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而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

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的。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生理性因素;二是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水腫發生於孕晚期,為輕度浮腫,在休息後消退,屬於正常現象,無須行特殊處理。

但是,如果水腫出現時間早,下肢水腫明顯或有全身性水腫出現,休息後水腫不能消退,伴有高血壓,蛋白尿,貧血等癥狀或有高血壓,心血管系統疾病,慢性腎炎等病史時,就要考慮病理性水腫

此時要積極尋找病因,治療原發疾病!

二、如何判斷水腫性質?

妊娠期一旦發現病理性水腫或可能病理性水腫,應該至醫院就診以明確水腫病因。

判斷妊娠期水腫的性質對妊娠結局與後續治療有密切聯繫。孕婦除了在醫療機構尋求專業的幫助之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初步判斷水腫性質:

三、遇到孕期水腫怎麼辦?

若孕期發現水腫,應在判斷水腫性質(生理性或病理性)後予以不同處理方式。生理性水腫可在下述措施下緩解或者消失。

1.合理安排休息和運動

生理性水腫在久坐或長時間站立後出現,在休息後可得到緩解,因此孕媽媽要合理安排好休息和運動,不宜長時間久坐或站立,站立時間久了後要適當坐下來休息會,坐的時間長了也要站起來換換姿勢,活動一下雙腿。

2.合理飲食

孕媽媽在飲食上要注意低鹽高蛋白飲食,盡量少吃甚至不吃一些含鹽量較高的醃製品,多進食一些肉、蛋、魚、奶及奶製品、大豆及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豐富的食物。

3.注意臥躺姿勢

到了孕晚期後,為了避免增大的子宮對下肢靜脈的壓迫,減少血液迴流的阻力,孕媽媽可以採取左側臥位的姿勢,另外,把腳墊高15度左右也可使下肢血液迴流改善,使浮腫減輕。

4.按摩小腿

飯後休息時,準爸爸可以幫準媽媽捏捏小腿和腳,這不僅可以增進夫妻間的感情,還可以幫助預防和消除水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