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永好:去年上半年民企壓力很大,民企轉型升級需要新觀念

3月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峰會“民營企業:與時代共進”小組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民營企業迎接新時代的轉型挑戰需要新的觀念,新希望集團在過去五年嘗試做了五個“新”,去年的銷售、利潤、稅收都收獲了20%以上的增長。

他首先談到,去年上半年有不少民營企業壓力很大,首先是原料、工資、環保等各項要素成本上漲,二是各行各業主要產品都出現過剩。與此同時,國家在金融領域為了防風險做了一些調整,加上國際上錯綜複雜的格局、中美貿易糾紛等,讓民營企業感覺到了壓力。

好在去年下半年,對民營經濟的鼓勵支持引導保護被重申和強調,給了民營企業很大信心,從中央到地方又頒布各種金融政策、投資政策、稅收政策。

“特別今年兩會上談到了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下降3%,電力、通訊、交通、社保費用都要下降,目的就是讓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減負,在新格局上迎接挑戰求發展。”劉永好說。

在新格局下、在很多產品過剩的格局下,傳統企業怎樣轉型升級?劉永好分享了新希望集團在過去五年的在五個方面進行的探索和嘗試。

第一,仍然要機制創新。新希望集團有幾百家公司遍布在全球各地,要管好必須靠機制,公司廣泛推行合夥制,讓管理者成為股東,幾年下來已經有140多家合夥制企業,有三四百位合夥人,這些合夥人他們即是管理者又是老闆,機制轉變了效率提升了。

第二,新青年。新希望集團已經有37個年頭,以前的管理幹部平均年齡50歲上下,經過幾年努力,集團3400個管理幹部平均年齡變成30歲上下。新青年帶著新活力,同時他們對移動互聯網更了解,知識結構更新。

第三,新科技。新希望集團在數位科技、生物科技這方面下狠功夫,花了很多錢進行研發,從信息化到數據化,現在正在向智能化邁進。

第四,新消費帶來新賽道。有些賽道過剩了,有些賽道還遠沒飽和,比如消費升級以後冷鏈物流極大提升,比如寵物經濟在迅猛發展,比如金融科技有巨大的需求,比如誰為數千萬家庭農場主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在這些方面新希望集團做了投資和布局。

第五,社會責任擔當。新希望集團提出為新農村建設義務培養十萬個新型職業農民,也就是綠領一族。同時要求中層以上2000多名幹部,每人至少幫一個貧困戶。

“新機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賽道和新責任五個新結合,我感覺到企業有進步。去年儘管經濟下行,但我們的銷售、利潤、稅收都是20%以上的增長,今年勢頭依然良性。所以要用新的觀點迎接轉型挑戰。”劉永好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