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體育課將變成初高中“主科” 體育成績或成升學加分項!

近日,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後教育部首場新聞發布會在武漢舉行。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會上表示,體育與健康課也要有家庭作業,還要真正開展全員參與的體育比賽。而學生體育鍛煉與體育課的效果,也將納入到對學生的整體評價之中,包括升學和評優評獎。

教育部:不重視這三科的學生將被淘汰!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中高考改革細節:中考改革將從2017年試點,到2020年成型。高考改革早從2014年開始試點,到2019年大致結束。

在中高考改革將要完成的未來三年,語文、物理和體育,這三大學科將成為學校必須重視的科目。

體育被納入中高考

教育部明確表示:今後中小學要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中考:中考的錄取計分科目將由語文、數學、外語加上體育4個科目構成,其他科目均稱為選考科目,將體育上升到了與“語數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

高考:實施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省(區、市),在高校招生錄取時,把學生體育情況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這意味著今後人才選拔的方向,將從原來智力考量的單一標準,逐漸走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

1.陸續增加運動技能評價標準

“體質測試的結果表明,初三和高一學生的體質是最好的,這要歸功於這些年一直堅持的中考體育加試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它確實推動了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和體質的增強。”

但不能回避的是,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抱著應試的心態,在中考前兩三個月進行運動員式的集訓,以提高體育加試成績。中考過後,因為高考沒有體育加試,原本用來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全部被做題擠佔。

現行的考試制度中,更多側重考量學生體質,運動技能的考評相對弱化。這其中,學生體質與遺傳因素、後天的成長環境,以及參與體育鍛煉的強度等都有關係。

今後,為了真正反映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將逐漸降低身高體重等形體類測試項目的分值比例,逐漸提高部分可以通過後天訓練掌握運動技能的測試項目,例如:長跑、短跑、籃球、男生引體向上、女生的仰臥起坐,以及肺活量測量等。

而從體育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體育測試將從原有注重學生體質測試,轉型為基本運動技能加上專項化運動技能的方向發展。其中,針對專項化運動技能應建立技能等級標準。今後的體育加試中,運動技能等級與分數掛鉤,更能體現出平日裡體育鍛煉的真實效果。

2.體育今後也是高考錄取標準

如今,有十幾個省市將“見義勇為”列入高考加分項目,這意味著高考也會從原本單一智力評價標準,轉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德育成為高考加分項目,體育、美育也會逐一加入。

而中考體育加分政策的不斷成熟,評價機制的科學客觀,為學生綜合評價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後高考中體育科目的加試提供了參考依據。

目前,體育測試已被納入高考學業水準測試,以“通過與否”的形式成為高考的參考依據。未來,體育在高考中將變為ABCD等級的客觀數量化評價方式,成為高考錄取的標準之一。

3.體育是綜合素質重要體現

不僅是高考,評優、評獎、升學考試、就業安置等,甚至工作後能否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可持續發展的員工,都要參考體育成績。

體育科目對於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競技場上服從裁判可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團體運動項目可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運動中還要學會尊重對手、接受或好或壞的比賽結果,這些都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

只要勤鍛煉,終會取得好成績

各位家長也不用太著急!

體育考試終究是達標性測試。

只要通過正確的訓練方法和指導,多數孩子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

還要提醒孩子,不要把體育僅僅看作一個測試,僅為取得好成績而臨陣磨槍,中考體育考試是為了有力地推動體育教學和讓孩子們更多參與體育鍛煉,掌握一定體育技能,養成一定良好習慣。

未來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教育部都將更加重視語文、物理和體育三大學科的考察,這三項學科也基本決定了孩子的發展趨勢,體育是最能夠鍛煉提高孩子情商、智商和綜合素質的項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