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263年前的今天,安史之亂爆發

公元755年,此時,正值唐玄宗天寶年間,距一代天可汗李世民,開創大唐帝國,已經過去了137年,一百多年的發展,此時的大唐,經濟文化繁榮,政治穩定,海內外一片歌舞生平,後世譽為盛世大唐。一聲巨響,用唐代詩仙白居易的話來說,“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亂,一切的一切,似乎突然嘎然而止了,盛唐的繁榮天氣,一去不複返。就像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青春年少,風度翩翩,前途無量,怎麽就突然癱瘓了呢?

盛世大唐,為何會有安史之亂?為什麽?很多人在問,若不是楊國忠的私心,若不是唐玄宗的昏聵,愛江山更愛沒人,那一場盛世的夢魘,會不會不再出現呢?緬懷盛唐,追憶古風,不僅是唐宋,哪怕是在當代,都有不少擁宕。其實,這就像是在說,若不是秦末,是不是沒有陳涉他們“遇雨失期”,沒有他們謀反,就沒有秦末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呢?安史之亂也一樣,可以說,盛唐的政治經濟制度,已經從根本上決定了,像《貓妖傳》裡面所展示的那樣,一襲華麗的長袍,爬滿了虱子,而安史之亂,不過是他盛世的宿命。

歷史總是如此驚人的相似,一個統一的王朝,總是會積極地尋求向外擴張。青藏高遠的土蕃、地處東北的契丹、奚人,西南的南詔,西北的黨項、回紇,在中亞咄咄逼人的黑衣大食,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大規模的戰爭,在積極的,開拓的,進取的盛唐時代,進攻舊就是最好的防守,大唐帝國選擇了不斷進攻,凡戰爭,就需要組織和動員不是?唐襲承的是是東晉末年的府兵製,士兵平時耕種,戰時出征,這相當於,大家都是臨時工,在利益的驅動下,不斷向前,這套制度,比較適合在中原地區,短距離征伐或者保家衛國。實際上,隋唐之前,自漢末三國起,天下就一直紛爭混戰,範圍並不大,更不需要長期駐守,這套制度還是比較適合的。

關中平原土地肥沃,沃野千里,隋唐發跡,皆自關中平原,能滋生眾多人口,形成較大規模的府兵,最為典型的就是影響隋唐歷史走向的”八柱國“,唐之根基,很大一部分是“八柱國”之一的李虎。但隨著唐朝統一的加強,勢力的不斷擴大,國家沒有常備軍隊,在交通運輸極為不發達的時代,無論是防備,還是出擊遊牧民族政權,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戰線越來越長,很多地方,甚至需要駐守,時間也越來越長,府兵製就暴露出了極大的缺陷。怎麽辦呢?唐庭開始在各邊疆地區設立節度使,類似戰國時期,代地的李牧,一切軍政大全,皆自收自用,甚至將領的升遷,幕僚、士族的招募,都自行決定,如此一來,前線將領的能動性越來越高,這很類似於現代企業的加盟連鎖模式,大唐的品牌給你,你去開拓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可以達到短時間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問題,這不是繁花盛開的景象嗎?關鍵是,連鎖而不是直營啊。

兵為將有,歷史上一切割據動亂的根源!就這樣子看似繁花盛開的地方,悄悄種下,起初,邊疆節度使,唐庭還會通過定期更換,防止長期獨任造成問題,有功的邊將,還會打通通往回朝擔任宰相之路,仕途通常。但有出了什麽問題呢?我們知道,安祿山曾兼任范陽、河東、盧龍三鎮節度使,掌握近乎朝廷一半的兵力。他為何敢造反呢?因為他知道,其余地方一樣是兵為將有,地方勢力非常之大,特比是軍事和經濟,只要速戰速決,拿下洛陽與長安,顛覆最高中樞,其他節度使,有很大程度可能會隔岸觀火,實際上,安祿山采取的,也是速戰速決的策略。

這個問題,歷史血淋淋的教訓,唐朝看到了,沒有安祿山,史思明,難道就沒有李祿山,王祿山嗎? 安史之亂尚未平定之時候,為何唐庭看誰都像安祿山呢? 郭子儀、李光弼馬像不像?他們皆有再造大唐之赫赫功勳,然而,基本都不受信任,李光弼更是憂懼不敢入朝,襄陽節度使來縝,強力阻擊安祿山,人送外號“來咀鐵”, 入朝之後,就被陷害致死,朔方軍呢?歷任朔方節度使,一直被謠傳要造反,最後平定安史之亂的仆固懷恩,一門忠烈, 全家四十六人為大唐殉國,最後也被逼迫謀反。這是為什麽?僅僅是因為信任不信任這麽簡單嗎?類似於三體中,那個傳說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當制度的建設跟不上,災難隨之來臨。

本來,邊將能憑戰功入朝,出將入相,實現人生的榮耀,這也是唐庭,通過制度約束邊將的一種形式,邊將不久任,軍中將領不斷換防,調崗,也能起到一絲約束作用,更能讓朝中更了解邊疆形式,避免耳聾耳鳴。然而,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私心,唐庭的腐敗,更是堵死了這唯一的路。 為專權,防止邊將入相,威脅他的相位,搞了一個“一番代漢”、“邊將久任”的策略,番人能任主將,安祿山等人更是借此,大規模提拔曾受壓抑的番將,形成自己的班底,邊將久任,不再換防、換崗,更讓地方勢力,一家獨大,越來越難以指揮,安祿山等人,更像受委屈了,總得給補償把,於是,更多的權力,不斷被下放,唐庭完全耳聾耳聾,就差一個導火索了。

這時,楊國忠不斷秘告安祿山謀反,於是,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八年之後,唐庭暫時抑製安史之亂後,兵為將有,逐漸演化為制度下的藩鎮割據,朝廷暫能控制的藩鎮裡,即使是文官主政,依然大量出現層武士,挾持節度使,一定程度上對抗朝廷的現象,特別是朝廷征伐士卒,若是勞師遠征,或者長期駐守,動不動就有嘩變,如唐末的龐勳之亂。這種亂相,自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長達152年間,越演越烈,基本都是安史之亂的翻版,直到宋太祖趙匡胤,汲取歷史的教訓,做了制度上的重大改進,軍人們的瘋狂,才被遏製。

本文作者:蕭玉南,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部門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