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符合這個標準,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中老期普洱茶」

「中老期普洱茶」與新製生茶相比已經發生了—定的轉化,在口感與香氣上出現了普洱茶所獨有的醇厚感,部分「中老期茶』還有了與其它茶類明顯區分的較強烈而剛猛的茶氣以及非同凡響的愉悅感(即口感香氣等各方面技術指標的均好性與協調一致性)。但是,與真正的陳年普洱老茶相比沒有完全轉化熟成到位,在口感上還嫌青澀,醇厚度上也還欠缺;良好的「中老期茶」與良好的陳年普洱老茶對比,在體感感受上也不盡相同。

在倉儲上,「普洱中老期茶」為我們提供了不同於南方傳統倉儲的自然倉儲範例,比如88青餅。

在原料的選用上,「中老期普洱茶」出現了較成熟的拚配方案,比如7542、8582、 8653等。

通常來講,好的原材料、好的加工工藝加上好的乾倉存放轉化,這三好才有可能形成一款好的「中老期普洱茶」。但是,因為普洱茶存在後發酵,後發酵的時間長短和環境條件有所不同,所以針對其它茶類的審評標準無法簡單套用,尤其對於尚在變化之中,未來還有很大變化空間的「中老期普洱茶」來講,不但要判斷當下是否好喝,而且還要對於未來轉化有較準確的預期和判斷。因此,為「普洱中老期茶」專門建立一套準確實用的審評品鑒標準是有現實意義的。

這裡,小編提出「中老期普洱茶」好茶具體體現在「強烈而剛猛的茶氣、豐富而愉悅的滋味、持久而綿長的香氣」上(對於部分2000年以後年份較短的茶,也可以用「醇厚而豐富的茶質」來代替「茶氣」這項指標)。需要重申的是,了解一款普洱茶尤其是生茶,一定要在「味最釅」的「釅」字上下功夫。「釅」,在《辭源》中的唯一解釋就是「濃」,專用於煙酒茶類。符合這個標準,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中老期普洱茶」,而離開了這個「釅」字就不能稱其為合格的普洱茶。要防止普洱茶跟台灣烏龍茶、鐵觀音一樣走上綠茶化的老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