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寶寶夜哭還易感冒?可能是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佝僂病

經常有寶媽問:「醫生,我家小孩3、4個月了,夜間睡眠不安,易驚醒、哭鬧,晚上睡覺出汗多,頭枕部頭髮掉落明顯,是不是由於缺鈣引起的呀?」

寶寶生後6個月內以奶量為主,配方奶中含鈣較多,母乳中鈣含量雖較配方奶中略少,但缺鈣的可能性並不大。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莫明華教授表示,寶寶的種種表現更傾向於缺少維生素D所致的佝僂病。

那麼,寶媽的問題就來了

為什麼寶寶會缺乏維生素D?

寶寶在子宮內吸取媽媽的營養,媽媽體記憶體儲的維生素D可維持寶寶生後2周的需求。而母乳中所含維生素D非常少,配方奶中因人為添加,含量稍多,但也不足以滿足需求。所以2周後如果未即時補充,則很容易引起缺乏維生素D,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

為什麼維生素D那麼重要,在人體充當什麼角色呢?

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進鈣的吸收,而鈣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如裸體內沒有足夠的維生素D,吃進去的鈣也就吸收不了,不能促進骨質的合成。

且近年來也發現,維生素D在呼吸系統及免疫系統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既然維生素D如此重要,寶媽們有更多問題想問了

那該怎樣補充?

食物補充還是劑量補充?

補多大劑量?

可以補多久?

是不是越多越好?

……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兒科醫師易曉利表示:我們日常的食物中很少含有強化維生素D,食補主要依靠魚肝油或深海魚。另一個行之有效且簡便的方法是曬太陽,而且不能隔著玻璃曬,這樣皮膚也可以合成維生素D。如果日照充足,緯度不高,露出手臂、雙小腿及臉部,夏天早晚(考慮家長們不想寶寶曬太黑,也當心曬傷皮膚,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曬半個小時便足以,而冬天則要適當延長日照時間。當然,具體日照時間長短也有個體差異。

劑量補充多少適合?

對於劑補

嬰兒期400IU是充足的;

1歲到70歲可以每日補充600IU;

70歲以上考慮到行動不便,出門日照少,且面臨骨質疏鬆的風險,可以補充到800IU。

這是常規推薦補充劑量,並不是多多益善,過量補充當心中毒。

<6個月,一天不超過1000IU;

6個月到1歲,不超過1500IU ;

1歲到3歲,不超過2500IU;

4歲到8歲,不超過3000IU;

9歲以上及成人,不超過4000IU。

但如果醫生明確診斷維生素D缺乏症,則具體劑量補充應當聽從醫生安排。

應該補多久呢?

各個年齡階段都有需求,如食補不夠或日照不足,建議劑補到老都可以。

夏天已經結束了,秋冬季節隨著而來,關注寶寶生長及營養健康的寶媽,多讓寶寶進行戶外活動,適當補充維生素D,讓孩子更加健康成長!

(編輯:阿瑤)

青葉健康特約作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兒科 易曉利

圖片來源:網路 侵刪

關注@青葉健康,聽醫學專業人士為科普發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