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川某中學一個班兩學期砸了近20部手機 多名家長表示砸得好

近日,一名高二學生通過網絡爆料,稱班主任兩學期砸了學生22部手機,並且還配上一段老師課堂上砸手機的影片。紅星新聞記者了解,該班部分學生上課、就寢時耍手機情況嚴重,從上學期末至現在,該班共有18名學生的手機被砸,而班主任砸了4部(包括一部模型機),其余是學生家長及學生自己所砸。

涉事的綿陽安州中學表示,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但班主任的做法有些不妥,目前學校已召集所有班主任開會,將研究一個更好管理學生帶手機的方式方法。

與此同時,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手機(模型)被班主任砸掉的4位學生的家長,他們卻紛紛表示“砸得好”。

“粗暴”的方式為何引來家長支持?

【一】

學生舉報班主任砸手機

學校:做法欠妥

不久前,安州中學某學生在網上反映稱,其所在高二某班班主任兩個學期以來,共砸了22部學生手機。該學生還配了一段影片,內容為老師在課堂上砸一個手機。

該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學生帶手機進學校,老師收了後可以代為保管,然後放假再還給學生,不至於收了就砸。同時,該學生也稱,班主任老師在上學期中途也明確規定,再發現學生耍手機,收了就要被砸。

7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了該班班主任劉老師,他介紹,影片中的行為發生在兩個月前,手機是班上一名學生的。當天中午,他發現該學生在教室裡玩手機,然後就將手機收了,並將學生帶到辦公室進行教育。因為他在班上早就說過,發現學生耍手機就要砸了,於是,該學生及家長同意他將手機砸掉。

“當時我也想在班上起到一個教育作用,就給該學生說晚上上讀報課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砸,該學生也同意,於是晚上上課時,我將這個手機砸了。”劉老師說。

迷手機

要求學生交手機,有人交模型機“忽悠”

1月6日,又是一個星期天,該班晚自習時,18名學生將手機交由班主任劉老師保管到星期五放學,這個班上每周都會如此,這也是學校規定。而在劉老師的宿舍內,還有4部被沒收的手機。這4部手機,已經收了一個多月,將保管到放寒假。

談起學生上課、就寢玩手機一事,劉老師稱班上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劉老師介紹,他2017年調入安州中學,接手了現在這個班,幾乎每名學生都有手機,有的會帶入學校,有的不帶;有的帶進學校後,會根據規定交由班主任保管至星期五放學,有的則將手機藏在身上,上網、玩遊戲等。

該班一名學生介紹,一個星期五下午,劉老師歸還學生上交的手機時,有一部手機一直沒人認領,劉老師喊了幾次,結果引來了幾名同學的笑聲。後在一名同學的提醒下,劉老師才發現那是一部模型機。

劉老師介紹,不僅學生拿模型機忽悠,而且在家長和老師之間打“太極”。劉老師記得,有一天他將幾名上課睡覺的學生名單發在了家長群,其中一名家長給自己打電話,問孩子交了手機沒有,翻看登記名單後,劉老師說該學生確實交了手機。

“當時家長覺得很奇怪,他懷疑孩子沒交手機,叫我再去查看,結果發現交的是個模型機,而他晚上就寢時,就通宵打遊戲。”劉老師說。

定規矩

上學期就規定“發現耍手機,直接沒收砸掉”

由於班上學生玩手機情況嚴重,劉老師在上學期下半期規定,再發現耍手機的,直接沒收砸掉。劉老師現在還記得他砸的第一部手機,當時一名學生上課玩手機被發現後,劉老師請來了該生家長,經過交流後,該家長說直接將手機砸了,斷了孩子的念想。

“我也想就此對其他學生起到一個震懾作用,就將學生叫到了辦公室,學生家長先砸了一下,我也隨後將手機砸在地上。”劉老師說,砸手機開始後,玩手機情況整體有所下降,但依然嚴重。

經劉老師統計,從上學期到現在,一共有18部手機被砸,其中他親自砸了4部手機,包括兩部模型機,其他都是家長或者學生自己砸的。

“其實,砸手機主要是想震懾學生們,有些手機沒收後也通知家長到了學校。我和家長商量,乾脆就給孩子說手機被砸了,其實是我一直保管。現在還有4部手機,保管在我宿舍,等放假了再還給學生。”劉老師告訴記者。

學校說

老師行為不妥,探尋更好的方式方法

在採訪中,劉老師承認,砸手機的方法有些簡單。安州中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劉老師有不妥。事情發生後,學校已經組織學校班主任開會,將探尋一個更好地管理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方式方法。

該負責人介紹,一些學生以聯繫家長為由帶手機,其實班主任的電話,也隨時在借給學生使用。同時,學校還有很多磁卡電話,也宣傳引導學生使用磁卡電話。

該負責人也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教育學生合理使用手機,成為了一個新課題,需要學校、家長,以及學生共同探討,這樣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

“面對智能手機進學校引發的上網成癮、遊戲成癮、網購、瀏覽不健康網站、手機作弊等問題,教師應如何採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教育引導學生,如何加強家校溝通?”安州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作為一所區縣中學,在留守學生較多的情況下,如何更好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智能手機,需要各方共同想辦法。

【二】

家長紛紛支持:

管不住孩子玩手機,老師“砸得好”

令人意外的是,對於班主任砸手機的行為,4個手機(模型)被砸的學生家長卻覺得“砸得好”。近日,記者聯繫上了4名學生家長,他們均稱,自己很難管住孩子玩手機,同意老師砸,“斷了孩子的念想”。

家長楊女士:

雖然手機1000多元,但我認為劉老師沒錯

楊女士女兒的手機在去年10月被砸了,也是被其他學生拍到劉老師砸的那部手機。楊女士介紹,她在桑棗一酒店當服務生,女兒父親在省外打工,從初中開始,他們就給女兒買了手機,但自從換成智能機後,女兒就對手機入迷,在家就是玩手機,根本管不住,成績下滑嚴重。

“我和女兒經過了多次鬥爭,最後她表態說到學校就按規定交給老師,結果她還是沒交,後來被劉老師發現上課耍手機,手機也被砸了,雖然手機1000多元,但我認為劉老師沒有錯,砸得好,這樣就斷了孩子耍手機的念想。”楊女士說。

家長黃女士:

回家都是玩遊戲,上網聊天,對學習影響太大了

黃女士是一名男生的母親,她在孩子上初中時離婚了,兒子跟隨父親生活,但孩子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兒子跟隨婆婆住在一起,接打不來電話,因此,更多時候是她在管孩子。今年夏天,他們花800多元給兒子買了一個手機,主要是監督他是否已經回家、已經上學。

“他回家都是玩遊戲,上網聊天,他婆婆也完全管不住,而且稱自己到學校後交手機,結果當面一套背到一套,對學習影響太大了。”黃女士說,送孩子到學校讀書,都想孩子成績好一些,都想孩子都學習點知識,“手機砸得好。”

家長孫女士:

為了玩手機,孩子和父母打“心理戰”

孫女士的孩子是走讀生,為了玩手機,和父母打起了“心理戰”。孫女士介紹,她曾多次將孩子的手機沒收,並藏在家裡面,但孩子都能將手機找出來,偷偷帶到學校玩耍。

“孩子上課耍手機已經被老師發現很多次了,所以最近一次被發現後,我同意老師的做法,孩子自己就把手機砸了,讓他自己死心。”孫女士說。

家長張大媽:

沒什麽文化,但我曉得手機確實把娃兒害了

張大媽是一名學生的奶奶,居住在安州某鎮的農村,她兒子兒媳常年在省外打工,孫子就由她在帶。剛開始孩子手機砸了後,她並不知道,一段時間後孩子才告訴她。

“聽到孩子手機被砸了,我覺得老師做的對,我沒什麽文化,但我曉得手機確實把娃兒害了,天天沒事就耍手機,成績也不好。”張大媽說。

專家聲音

粗暴禁止不科學,

重要的是避免孩子成為手機俘虜

兒童保護和兒童工作獨立專業顧問(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保護專家暨項目官員),在國內從事社會發展和公益慈善類項目工作21年的楊海宇認為,學生們在上課、就寢時玩手機,這是肯定不行的,不僅影響學習,也影響健康發展。但是,在互聯網資訊化時代,一味禁止,甚至用粗暴方式禁止學生用手機,無助於消除孩子對於資訊世界的渴求與接觸的。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成為手機的俘虜。

楊海宇認為,對於高中生,學校應該和在校學生通過參與式的討論,和同學們一起來討論手機使用的利弊,建立師生共同協商共同遵守的學校手機使用規則。學校應該和在校學生開設手機和網絡運用知識與技能課堂,和孩子們一起來講解討論如何更好地運用手機,如何避免成為手機的俘虜,如何相互幫助,避免沉迷於手機遊戲與網絡社交媒體。

對於家長,也需要和自己的孩子以更平等和尊重的方式來討論如何用好手機。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手機使用的利弊、如何使用手機更好地獲得資訊,幫助自己成長,如何一起建構規則來有效管理上網時間,確保手機不成為學習的負面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家庭和學校共同設定手機使用計劃,共同監督執行。

對於高中學生來說,需要和老師、家長一起商討如何更好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所控制。

手機遊戲和社交媒體是極具吸引力的,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自製力和同伴、家長、老師的監督,很容易被手機遊戲和社交媒體控制。其實學生也需要和家長、老師一起了解手機的優點和風險,並且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計劃。

楊海宇稱,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在最近幾年的迅猛發展,是資訊時代智能進步的表現,同時也帶來了干擾學習、甚至滋生網癮等風險和挑戰,社會沒有現成的答案和應對之策,但靠堵不是有效辦法。所有涉及的各方都需要參與探索應對之策。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攝影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