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春期孩子為何叛逆?罪魁禍首竟是手機

圖 / 視覺中國

自“上海升學”採訪“12355上海青春在線青少年公共服務中心”解答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困惑後,引發了家長朋友們的強烈關切。小編今天再為大家推出兩個案例,希望專業心理谘詢師的解答,能給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帶來一些啟發。

案例一

趙女士是個單親媽媽,兒子是一名初二的學生。學校規定上學時不允許帶手機進校園,但是一個月前兒子偷把iPad帶到學校,被老師沒收了,當時兒子還罵了老師。最近老師反映趙女士的兒子一直和同學說要傷害老師,趙女士感覺很緊張不知道該怎麽辦,擔心孩子有暴力傾向。孩子在剛進校時候是班長,因為犯了一點小錯誤,就被班主任把孩子班長的職務撤銷了,這件事情對孩子打擊很大,孩子也很難過一直記恨老師。

心理谘詢師蔡海超點評:

趙女士您兒子一定是一個聰明又有個性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也許會讓你覺得怎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其實這是孩子走向獨立、走向成熟的開始,平時給孩子更多的理解,給予其傾訴的時機。

目前他與班主任之間的問題似乎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那顆憤怒的種子從班長被撤職開始,一直在被“滋養”,另一方面,從孩子與同學之間的對話也能感受到一種敵意的強化。作為母親要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冷靜地事無巨細地去了解兒子行為背後的那個原因,幫助他走出心牢,埋下一顆感恩的種子,勇敢面對自己未來的人生。

案例二

顧女士的女兒現在讀初三,去年因為考前一次意外右手骨折做過手術,養病期間女兒開始喜歡上了玩手機遊戲。現在每天都要玩一、兩個小時。學校老師發現女兒的情況後和女兒有過一次溝通,顧女士發現老師和女兒溝通後,女兒反而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顧女士和前夫離異,獨自撫養女兒至今。顧女士和前夫就孩子教育問題溝通時前夫不予理睬,顧女士感覺孤獨無助,教育孩子的問題不知該如何解決?

心理谘詢師徐嘉慶點評:

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愛好,但是有些老師和家長卻簡單地認為孩子的愛好會影響學習而進行干涉。其實,這樣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我們應尊重孩子,支持孩子的愛好,同時注重對孩子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這樣不僅能促進孩子自願地去學習,而且可以通過引導欣賞孩子的愛好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幫助孩子確定學習目的,進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孩子面對其他大人比如老師、前夫的不同教育方式的時候,我們可以體會孩子自己的感受,尊重孩子自己選擇,讓她知道媽媽永遠支持她,她也能夠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事情。

案例三

李女士的女兒16歲,今年讀初三。因為最近學校進行了模擬考試,所以孩子每天做功課到很晚,而且情緒不是很穩定。平時孩子喜歡玩手機,這次考試的成績從以往的年級組30名,落後之45名,父親一氣之下把孩子的手機摔了,為此孩子開始不睡覺,已經連續兩天了,李女士擔心孩子的身體出問題,希望老師能給予建議如何改善父女之間的緊張關係。

心理谘詢師徐嘉慶點評:

李女士你好,孩子玩手機可能是在打遊戲、玩虛擬社交;也可能是與同學聯絡或是查學習資料等,不能一概而論。對待孩子使用手機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處理的方式可以參照學校相關規定,如果學校不允許帶手機,那麽就需要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工作。假如學校其他的孩子都使用手機,那麽父親要向孩子真誠地道歉,並且補償孩子的手機。同時可以在家中限制她使用手機,並與孩子達成協定,只要學習進步,就能獲得信任,手機使用的限制也能逐步放開。

注: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自“上海升學”微信。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崔翼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