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投新局:優化投資結構與聚集發展合力

  財經國家周刊

  文/瞭望智庫 記者 聶歐 王亭亭

  導言:關鍵是啟動“大中投”智能金融生態圈建設,這已經有了初步進展。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引導對外投資健康發展”。

  我國自2015年首次實現資本淨輸出後,2016年躍居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2017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超過1200億美元。對外投資如何實現高品質發展,已然成為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命題。

  一面是商業化對外投資主體快速增加,大量的多元化對外投資方興未艾,但投資效率、投資品質卻並未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更新,而得以明顯提升。2017年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的通知》,就旨在進一步規範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

  另一面,是全球經濟形勢空前複雜,國際金融市場高度波動,西方國家投資保護主義上升,中美經貿博弈加劇,中資對外投資被嚴格審查等外部風險,如何讓中國資本更好的“走出去”,成為主管部門和企業需要共同思考的課題。

  “當內外部壓力同時襲來,傳統投資方式難以完全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中投就必須主動作為,努力探索出對外投資的有效方式和路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副董事長、總經理屠光紹在接受瞭望智庫和《財經國家周刊》專訪時表示。

  作為中國唯一和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中投的主動探索正在路上。截至2017年底,中投的資產規模從2490億美元增至超過9300億美元,國有資本年化增值率達到14.38%,相當於十年再造了3個中投。

  但屠光紹稱,規模重要,但品質更重要。無論是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的多次講話,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裡,均將“高品質發展”作為關鍵詞之一提出。剛剛走過十年的中投,接下來也必須轉變發展觀念,以高品質發展來踐行我國資本更穩妥、更高效的“走出去”。

  最新業績“人努力,天幫忙”

  瞭望智庫:中投成立的初衷和重要職責之一,是保障我國外匯儲備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您最近公開介紹,2017年中投境外投資收益率超16%。如此靚麗的成績主要源於什麽?與美國等發達市場的經濟複蘇有什麽關聯性?

  屠光紹:首先要肯定的是,當前中投呈現的良好發展局面,是十年來攻堅克難、久久為功的結果,歷任長官打下了基礎,廣大員工做出了貢獻。具體到2017年的業績,則是內外部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內部因素上,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資產配置起了基礎性作用。

  中投是一個境外總投資規模高達2500億美元的大型機構投資者,保證收益的基本前提,就是科學優化資產配置。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這兩年引入並延用了國際認可的股債配置“70/30”參考組合,即約70%的資金投向股性資產,30%投向債性資產。正是由於全球經濟逐漸複蘇、企業盈利增長以及國際巨集觀環境得到改善,股性資產取得較高收益。

  做出這樣的準確判斷,一方面由於中投作為大型機構投資人和長期投資人可適度容忍經濟短期波動;一方面也因為中投負債相對較低,流動性要求並不突出,符合“70/30”參考組合的流動性風險偏好。

  當然,我們還對投資策略和投資組合做了微調。在加大另類投資和直接投資比重的同時,也對投資組合做了微調,對業績考核基準也做了適應性調整,進一步完善了資產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其二,內部團隊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投的每個投資策略,都擁有一個專業團隊來不斷把握全球市場的動態變化,將資產配置落實到一個個策略、子策略和項目上。

  這其中,委託業務重在優化委託管理人結構,不但需要我們與管理人及時、有效的溝通,還需要對管理人的業績穩定和團隊穩定進行評估和調整。自營業務,則更要充分發揮我們團隊自身的作用,提升其對市場機遇的判斷能力和投資管理能力。

  其三,2017年國際市場尤其美國市場複蘇,起了支撐作用。在中投2017年2500億美元的境外投資中,對美投資佔比達到約40%,且主要是公開市場投資,因而美國股市的複蘇對我們的業績起到了支撐作用。

  瞭望智庫:根據您對內外部形勢的預判,中投今年製訂了怎樣的經營目標?

  屠光紹:根據董事會批準的年度經營計劃,2018年主要經營目標包括:

  一是境外投資業務實現良好收益,力爭使年度投資收益超過70/30參考組合,十年滾動收益超過董事會制定的目標;

  二是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取得積極成效,“匯金模式”得到進一步完善,出資人代表職能得到充分發揮,力爭控參股機構淨利潤總額、現金分紅、國有資本增值率不低於上年水準;

  三是完成一批具有中國因素的投資項目,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內引外聯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四是風險和成本費用控制在合理水準,確保境外投資總組合不突破風險容忍度指標和流動性要求,督促控參股機構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和不出現重大風險事件,將除財務費用外的內外部成本費用佔境外總組合市值的比重,控制在更嚴格的範圍內。

  瞭望智庫:大型投資機構通常重在培育自營能力,開展積極投資和直接投資;小型機構則受製於人力資源和資產規模,常采取委託投資和被動投資。中投的自營業務建設情況如何?培育的重難點在哪?對此有何時間表、路線圖?

  屠光紹:中投成立剛剛十年,自營能力建設始終在路上。不包括中投海外,在中投國際的公開市場投資和另類投資中,大約70%為委託業務,僅30%是自營業務。但需要說明的是,大型機構投資者理應具備委託和自營兩種投資方式,因為就全球範圍而言,一些專業機構在部分領域已經形成了比較優勢,應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包括中投海外在內,經初步核算,截至2017年,中投的資產構成中約60%為公開市場投資,剩下約40%為另類投資和直接投資。接下來,我們將加強自營業務能力建設,加大另類資產和直接投資,力爭2020年底使其佔總組合比重達到約45%或者更高,形成以另類資產和直接投資為特色的投資模式,為服務經濟轉型更新奠定基礎。

  瞭望智庫:承擔直接投資職能的是中投海外公司。而直接投資業務與中投其他業務的特徵、屬性差異較大,能力培養的難度因而較大。中投海外從2015年成立至今,建設情況如何?對於成熟資產和風險資產,有什麽選擇偏好?

  屠光紹:中投海外的投資方式,主要是非公開市場的中長期股權投資,且偏重於能夠帶來穩定收益的成熟資產投資,對於初創企業等風險投資,持謹慎態度。

  目前,中投海外主要有兩個業務部門,一是以先進製造業、TMT、醫療健康、通訊以及其他科技行業為主;一是以能源、資源、基礎設施投資為主,單筆投資規模相對較大——例如,2017年11月9日,中投就同中石化集團、中國銀行一起,與美國阿拉斯加州天然氣開發公司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聯合開發協定》,項目金額達430億美元。

  之所以如此布局,一方面因為能源、資源領域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大,而TMT等領域的發展則主要取決於經濟結構和市場需求的調整變化,兩者的風險和收益可以互補互融。另一方面,先進製造業、TMT、醫療健康等代表著經濟結構和產業模式改革的未來方向,中投也需要與時俱進。

  接下來,前者的投資規模將逐步提升,尤其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後者也會根據市場需求的增加,出現穩步增長。總體上,中投會再用十年時間來打造自身的直接投資能力,將直接投資規模逐步提升至500億~1000億美元的水準,在投資結構上更符合中投的戰略需要。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瞭望智庫: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您如何理解中央在當前提出這一要求的意義?傳統投資方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屠光紹:我認為,之所以當前重點提出這一要求,是因為我國對外投資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2015年首次出現資本淨輸出狀況,2016年躍居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2017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超過1200億美元。

  巨集觀層面,隨著在全球配置資源的需求增加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對外投資日益成為我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內容。策略層面,對外投資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更新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企業海外並購的重點已經從資源能源向高科技、製造業、消費等領域擴展,增強了對外投資和國內經濟發展的聯動。傳統投資方式已難以完全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國際上,金融市場估值偏高,隨著主要經濟體巨集觀政策的調整,國際金融市場將進一步波動,最近美國股市已經出現大幅震蕩。西方國家投資保護主義上升,中美博弈加劇,中資對外投資面臨更加嚴格的審查。地緣政治風險凸顯,也給對外投資帶來諸多挑戰。近年來,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積極轉型,增加另類資產配置,加大直投力度,在人才、網絡、項目等方面競爭日趨激烈。

  如此背景下,中投作為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需要更好地發揮對外投資引領者的作用,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成為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瞭望智庫:中投在落實“創新對外投資方式”的十九大精神上有何規劃?

  屠光紹:我們要適應新形勢進行創新,不是推到重來、另起爐灶,而是立足於商業化的定位,以投資收益為基本目標,把促進經濟轉型更新、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作為投資業務的主線,更好地從中國因素出發,挖掘項目,開展投資,實施管理。具體包含幾個方面:

  一要穩步加大另類資產和直接投資,形成以另類資產和直接投資為特色的投資模式,為服務經濟轉型更新奠定基礎。

  二要發揮背靠中國市場優勢,大力推進中國因素投資,系統梳理並建立中國因素投資圖譜和項目庫,打通境內投資管道,充實既通曉國際市場、又了解中國市場的投資人才,深化與國內機構的合作,形成體系化的中國因素投資布局。

  三要積極探索新的投資方式,包括優化和新設多雙邊基金和平台基金,推進平台基金投資及Co-GP合作,搭建跨境雙向投資合作平台。

  四要打造多維度的跨境投資生態網絡,建立具有影響力的跨境投資交流平台,積極擔當企業境外投資的國際顧問和聯繫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中投並不是放棄商業化原則,而是將中國因素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境外投資與中國市場對接,在實現良好收益的同時,服務經濟轉型更新。

  這個模式有點難,但正因為難,才更能凸顯主權財富基金的價值和擔當。

  瞭望智庫:您剛才提到了雙邊基金。去年11月,在習近平主席和美國總統川普的見證下,中投與高盛成立中美製造業合作基金。該基金的運營機制如何?您對雙邊基金有什麽期待?

  屠光紹:商業性雙邊基金能否成功,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合作和管理架構及機制能否有利於雙方的良好合作和優勢互補,這也是我們正在具體研究的。

  簡單說,基於高盛在全球投資界的專業能力,中美製造業合作基金在美國市場的投資,我們會更多的依靠高盛團隊來運作,反之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中投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基金的運營,將著重於利益分享和互動合作機制的設計,而並非單純的派駐團隊。

  接下來,除去落地中美基金,我們還要加強已有中俄、中愛、中墨等多雙邊基金的管理,研究設立中英新型多雙邊基金。積極參與國家經濟外交活動,深化與各類合作夥伴的關係,進一步完善投資生態體系。

  瞭望智庫:根據您所談到的未來布局,中投境外機構網絡的搭建似乎需要加速了。您對此怎麽規劃?

  屠光紹:這也是中投的下一步重點規劃。目前的兩家境外機構,一是中投香港,主做公開市場投資,二是去年成立的紐約代表處,目前主要承擔資訊收集、合作溝通等職能。

  下一步,為了逐步提高另類投資、直接投資的比重,加強對項目進行盡職調查、投中和投後管理的能力,要加快建設境外分支機構,發揮中投香港的先行先試作用,探索業務和機制創新。對於紐約代表處,要發揮其屬地化優勢,強化投資支持功能。未來,境外機構將分布於美國、歐洲、亞太以及其他新興市場,並將依據業務拓展情況,結合外派與當地招聘的方式開展隊伍建設,不僅要帶動中投在該區域投資的規模增速,也要為當地帶去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構建“大中投”生態圈

  瞭望智庫:有觀點稱,中投擁有非常優質的表現,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決之難題,例如缺乏固定的長期注資機制。您怎麽看?中投今年會考慮發債來補充資本金嗎?

  屠光紹:下一步如何增加資本金,還要看中央對中投的發展要求,以及國家對外投資戰略總體布局。

  目前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補充資本金:

  一是此前十年的項目不斷到期,資金回流情況良好。通過資產收益和分紅等,能一定程度上滿足眼下的資金需求。

  二是中投的負債率相對較低,不到總資產規模的10%,適當提高杠杆負債水準來充足資本金的太空較大。因此,我們正在結合發債機制、發債時機和融資成本等因素,研究境外發債的可能性。

  瞭望智庫:夯實公司治理是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石。自中投海外成立後,中投的架構設定愈加清晰,但治理機制還有哪些尚待完善之處?要進一步發揮中投系統的合力,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屠光紹:中投目前是“1+3”的管理架構,形成了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綜合性管理工作以“統”為主,投資和股權管理工作以“分”為主,總體上適應了經營管理需要。

  但是,隨著直投和另類投資業務的發展,現行管理架構與實際管理需要之間不適應的問題逐步顯現出來,影響了管理和決策效率。

  例如,由於歷史原因,資產配置、風險管理在中投有限和中投國際一直是“一肩兩挑”,但由於部門職責要求和指導不夠明確,導致缺少對總組合配置和風險的整體考量和管理。再例如,總部對中投海外的管控模式還不夠明確,部分業務管理邊界還不夠清晰等。

  這是發展中的問題、轉型中的矛盾,因此下一步要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管理架構,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要有利於中投公司整體戰略的執行和落地;二是要符合不同投資業務的發展,更加突出直投業務的市場要求和管理需要;三是要做到權責利相匹配。

  對於增強中投系統的合力,關鍵就是啟動“大中投”智能金融生態圈建設,這已經有了初步進展。

  下一步,要在依法合規、市場化、商業化原則下,繼續深入推進這項工作,重點從資訊共享、資源整合、業務合作、人員交流等方面著手,形成三個層面的合力:

  第一是公司不同投資部門之間的協同,包括公開市場與私募和直投之間、自營和委託業務之間、積極和被動投資之間、基金和直投之間的資訊交流與優勢互補;第二是境外投資業務與匯金公司控參股機構之間的協同,包括利用中投公司境外投資資源支持匯金公司控參股機構的業務發展,以及利用匯金公司控參股機構的國內資源網絡支持中投公司內引外聯工作;第三是系統內各企業之間的協同,包括同類業務的經驗交流和資源整合,以及不同業務的互補與合作。通過推進中投系統的資源共享與整合,強化“大中投”理念和認同感,充分挖掘中投系統的潛力,形成“1+3+N”的“大中投”生態圈。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