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淮大眾首款SUV年內推出 被疑是為了應對雙積分政策

  應對雙積分政策? 江淮大眾首款SUV年內推出 新合資企業能否雙贏

  陳亞瑩

  隨著車企平均燃油消耗積分(CAFC)管理辦法實施進入倒計時,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考驗也即將開始。

  按照工信部2017年9月公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管理辦法”),從2018年4月1日開始,車企平均燃油消耗積分(CAFC)將率先開始實施,新能源積分(NEV)政策實施日期將推遲至2019年1月1日。

  作為大眾汽車在華的第三家合資公司,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大眾”)不僅將緩解大眾汽車龐大燃油車體系的平均燃油消耗積分,還將提升江淮汽車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品質水準。

  按照規劃,江淮大眾的首款產品純電動SUV將於年內正式推出。在近日國家工信部網站公布的第306批《路線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江淮汽車申報的“思皓”品牌HFC7001E1AEV型號純電動產品,被業界猜測為江淮大眾的產品雛型。

  但從申報產品相關數據來看,該產品外形尺寸、動力參數與江淮汽車2017年10月上市的iEV7如出一轍,這也引發業內質疑:思皓只是一輛換了殼的江淮iEV7?

  從江淮大眾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得到發改委批複,到思皓的新車申報時間,僅僅過了9個月,江淮大眾的落地速度之快令人側目。如此短的時間,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究竟進行了哪些合作研發?採用現有生產線生產的產品與江淮汽車產品有何區別?甚至有聲音質疑江淮大眾這一做法,是為了“雙積分政策”的急功近利舉動。

  “變臉”質疑

  從工信部的數據來看,江淮汽車申報的思皓品牌產品車身尺寸為4135mm/1750mm/1560mm,軸距為2490mm,整備品質為1460kg,與江淮iEV7的參數一模一樣;新車搭載的電機來自合肥道一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其型號為TZ200XSJH6,功率85kW,也與江淮iEV7一致。

  儘管這款產品仍由江淮汽車主導開發, “但驗收環節是由大眾汽車方面成立的聯合測試團隊進行,並且雙方已經聯合從市場研究、產品設計、實驗驗證、成本控制等多個環節展開了合作。”江淮大眾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量產車型上,將會體現出更多大眾汽車家族式的設計。

  而未來,在江淮汽車的研發以及技術方面,“將由大眾汽車旗下的西雅特品牌提供支持。”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說道。

  不過,大眾汽車並不打算“強搬”西雅特品牌的整套體系附加於江淮大眾身上,而是希望借助新的獨立品牌與江淮汽車形成優勢互補。此前,西雅特品牌曾經一度進入中國,有幾款車型以進口方式引入,但銷量平平,最終停止進口。

  “引入西雅特品牌的技術及研發體系,可以盡快提升江淮大眾的產品品質以及造車工藝等方面,另外,也或許是大眾汽車借機為西雅特品牌重返中國市場埋下伏筆。”有業內人士猜測。

  目前,儘管已經確定未來西雅特品牌將為江淮大眾提供技術與研發支持,但江淮大眾的產品品牌仍未最終確定,而品牌LOGO也並非業界猜測的西雅特品牌LOGO。據海茲曼表示,這一全新的品牌還在進展當中——採用何種名稱、標識還要得到政府和其他有關部門的批準。

  記者了解到,江淮大眾的全新產品品牌仍在設計確認和商標注冊階段。而對於具體進展,江淮大眾方面表示暫時無法透露。

  嚴格把關

  事實上,“從2月起,江淮汽車各事業部製造工廠已經開始逐步引入大眾汽車VDA(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 6.5品質體系。”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套體系涉及品質體系、生產過程及零組件審核等方面,是德國工業積累百年的技術結晶。

  據了解,對於江淮大眾的首款產品,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雙方對於品質方面把控非常嚴謹。“2017年大眾汽車方面就組織了專家組對江淮大眾的首款產品進行技術評估,將識別出的問題點指出,雙方組織優質力量進行技術突破。”江淮乘用車製造公司總經理助理馬剛良表示,最終由大眾汽車成立的聯合測試團隊進行驗收。

  這也就意味著,儘管這款產品是由江淮汽車主導開發,但製造規格卻是嚴格按照大眾汽車標準而進行。

  “大眾汽車方面的技術專家對製造和品質管理環節進行了全面梳理,並對生產線進行了三輪排查。”江淮汽車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所有排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都正在進行改進,並且整車下線後的監測工作也由原本的抽檢改成了全部在線檢測。

  經過數年的發展,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方面,已經擁有相對成熟的技術平台以及研發體系,而引入大眾汽車(西雅特)的技術支持後,包括製造水準、品質體系以及供應商鏈條等方面,都將得到再一次的優化。

  “落地”在即

  按照規劃,江淮大眾將設獨立的銷售管道進行產品銷售和服務,自2017年11月底已經開始全方面招商。對於目前的招商進展,江淮大眾相關人士表示暫無資訊可以透露。但據記者了解,繼2017年12月22日江淮大眾合資公司成立後,2018年1月15日,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各投資的10億元注冊資金正式到位,江淮大眾的合資項目進入了快速籌備期。

  “第一期的行銷人員等已完成招聘,目前正在梳理公司的組織架構、流程體系、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和預算等前期工作。”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說道。

  目前已確定李明為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還將出任江淮大眾總經理一職,與此同時,李明將全面分管集團製造板塊,涉及新能源乘用車、乘用車、商務車及發動機公司等業務。

  此外,江淮汽車還將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資源進行深度整合。新能源乘用車業務由此前放置於江淮乘用車行銷公司下的二級子公司上升為一級事業部,這將有利於在政策、市場的對接以及生產和研發組織方面能夠更加緊密的協調。

  “從目前情況來看,各項工作的進展也是非常順利的。”李明表示,無論是投資公司還是雙方股東以及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對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推進都非常支持和關注。

  對於江淮大眾的第一款產品,李明透露,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可以達到預售條件,會在下半年向預定的客戶進行車輛的交付。而對於車輛價格方面,李明表示公司也在做客戶方面的調研工作,“新車上市之後,相信價格應該會是較為親民的。”

  “江淮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江淮新能源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夏順禮表示,通過理順生產關係,會進一步解放生產力,促進江淮汽車更大的效益和發展。

責任編輯:依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