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券商投行聞風而動,業務重心向科創板傾斜

一高一低,一快一慢。

自今年以來,IPO過會率增至86.84%,遠遠高於2018年同期的49%;上會家數則由同期的102家,降至38家,上會節奏明顯趨緩。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保薦機構方面,不少券商投行業務重心向科創板有所傾斜。憑借三隻松鼠等3家上會公司均成功過會,中金公司一躍成為今年以來傳統IPO企業主承銷商最大贏家,發審委申報企業數量、過會企業家數均奪魁。若從科創板企業申報數量來看,中信建投證券共保薦15家申報企業,暫居榜首。

1

中金過會家數最多

記者查閱Wind數據發現,自2019年以來,發審委審核的IPO項目數量達38家,“未通過”的企業數量為4家,1家企業的項目為“暫緩表決”。

截至5月17日,今年累計通過發審委IPO首發審核家數已達33家,過會率達86.84%,相較2018年49%的同期數據,有較大幅度提升。然而,IPO上會節奏整體趨緩,38家上會企業,相較去年同期上會的家數(102家),降幅達62.75%。

“IPO相關的政策導向,是主導過會比例和節奏的核心。余下接受審核的企業,大多是經過多輪篩選核查後的企業,本身質地也很好,通過概率就比較高。”華北某中型券商投行部總經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上市板塊方面,上述38家上會企業中,申報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的數量分別為16家、6家、16家。

主承銷商層面,今年以來,上會的38個IPO項目來自23家保薦機構,其中中金公司服務的過會企業共有4家,成為服務企業過會數量最多的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光大證券則分別有3家企業過會。

其次是過會2家的券商,包括國泰君安、招商證券、海通證券、東興證券、東吳證券、中泰證券;過會1家的券商有華泰聯合、廣發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中航證券、華西證券、民生證券、英大證券、長江證券、中德證券、東北證券、財通證券。

同時,今年有4家“未通過”審核的擬IPO企業,分別是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天元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南通超達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銷商分別為東吳證券、海通證券、中泰證券和銀河證券。1家“暫緩表決”的企業,則是江蘇國茂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銷商為國泰君安證券。

2

投行發力科創板保薦

值得注意的是,單論IPO項目過會數量,部分投行傳統優勢券商,如“三中一泰”中的中信建投和華泰聯合證券,並沒有排在前列,如若結合科創板申報企業數量來看,又是另一番局面。

“三中一泰”穩居科創板申報第一陣營。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5月17日,科創板保薦機構中,申報企業家數最多的為中信建投證券(15家),遙遙領先其他券商;其次是華泰聯合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申報家數皆為9家。

科創板申報企業數量在2家及以上的券商還包括:國泰君安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東興證券、安信證券、民生證券、中天國富證券、中德證券、天風證券、長江證券承銷保薦、國金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

此外,合資券商還有一家申報企業,即瑞銀證券申報的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難看出,不少投行的注意力重心部分已騰挪至科創板企業的申報準備上。伴隨科創板申報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三中一泰”的總體申報數量佔比逐漸下降,在110家企業中佔據38.18%,與初期“半壁江山”相比,濃度有所“稀釋”。

華泰證券非銀分析師沈娟認為,科創板試點注冊製下,市場將成為項目篩選和資源配置的主體,監管對新股發行節奏擾動將削弱,股票注冊審核的時間也將縮短,從而提升股票發行效率,推動股權融資佔比顯著提升。同時,新股發行市場化機制改革,也有望為再融資、債權融資和並購重組等制度提供寶貴經驗。未來,再融資政策邊際優化、債券市場協調發展、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也將助力投行多元化業務提質增效。

3

監管思路發生變化

可見,券商投行業務在迎來科創板等政策紅利密集的轉型窗口期,目前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項目,只能部分說明券商的傳統IPO項目儲備情況。

從傳統IPO項目儲備情況來看,正常審核狀態下,中信建投證券排隊IPO企業家數最多,達37家。其次是廣發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家數分別為24家、19家、18家、18家。

上海某資深企業上市研究人士陳珂(化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會率‘一高一低’、上會速度‘一快一慢’,或是因為市場大背景、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大前提是我國現階段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支持企業發展的融資功能,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之前證監會首先關注的問題是,在維持資本市場穩定的情況下,解決‘堰塞湖’排隊情況;同時,針對企業上市後業績頻繁變臉、欺詐上市(為了上市而上市)的情況,要把不好的擬上市企業排除掉。”

陳珂進一步告訴記者:“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證監會加快了審核速度,同時采取了很多措施(勸退、財務大核查、地方證監局和發審會的從嚴把關等),把一批有瑕疵的企業予以否決。而在2018年審核從嚴的情況下,企業只要有瑕疵,就會被斃掉。所以,去年大批排隊企業上會,同時大批企業被否,不斷刷低過會率。”

“目前來看,堰塞湖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相較去年,證監會的審核節奏便放緩了。同時,業績不佳的企業(也有可能受行業周期影響)、質地有瑕疵的企業在審查從嚴的背景下,也放緩了申報節奏,部分也是因為企業的中介機構主動撤回或者暫緩申報。因此,這批企業不報、不審,整體過會率提高。如若從歷史上來看,差不多是回到了歷史平均過會率水準。”陳珂認為。

記者 王媛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