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歲後,有這6種習慣,想健康,不是難事,你佔了幾個?

長壽,是人們一直追求的事情。

隨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壽命也隨之延長;但,人們在追求長壽的同時,很容易忽略身體的健康狀態。

長壽,固然重要,健康,更加重要,尤其是40歲後,想健康,更要注意!


40歲後,有這6種習慣,想健康,不是難事,你佔了幾個?

習慣一:早上空腹喝水

早上起床後,身體流失很多水分,刷完牙,空腹喝一杯溫水,好處多,利於身體健康。

能及時補充身體水分,讓身體很快「甦醒」;

能稀釋血液,預防血液粘稠;

能沖刷腸道,促進糞便排出,改善便秘。

習慣二:早餐不對付

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天中,早餐對身體營養補充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不能對付。

早餐吃好,能提供身體營養、熱量,保證一天精力充沛;

早餐吃好,能預防多種消化系統疾病,胃病、肝膽病等。

習慣三:吃飯細嚼慢咽

吃飯時,細嚼慢咽能讓食物咀嚼得更碎,進入胃部後,更容易消化,能減輕胃腸負擔。

專家表示:當咀嚼食物的次數增多或頻率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也會明顯增多,活化大腦皮層,從而延緩衰老。

習慣四:睡前不玩手機

手機,已成為現代男女老少,不能缺少的「成員」之一。

沉迷手機的人,睡前都習慣玩一玩再睡,但,這一習慣,會影響睡眠品質,同時也會損傷視力,讓人變得近視、散光,或近視的越來越厲害。

習慣五:心態好、想得開

心態好,人長壽。

擁有良好的心態,能讓壽命延長

心態好的人,不易生病,其免疫力比較強;

心態好的人,利於改善膽固醇水準,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心態好的人,衰老進程變慢,機體不容易出現問題。

習慣六:每周1-2次性生活

想健康,和諧的夫妻生活也很重要,同時還利於身體健康。

40歲後的夫妻,每周1-2次性生活,培養感情,還能緩解壓力。

研究表明,性生活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壓力,利於人體組織修復。

同時,還發現每周2次性生活的男性早逝的風險會降低50%

專家稱,若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每周3次性生活能多活2年,每天都進行性生活能多活8年。

以上6個習慣,你佔了幾個?佔得越多,越利於身體健康。若佔得不多,最好提早改一改。

40歲後,身體健康,重點保證2處「軟」、1處「通」!


一,血管「軟」

正常的血管是富有彈性的,為了使血液流動順暢,血管內壁很柔軟,往全身各處輸送血液。

但,隨年齡增長、不良習慣飲食,會讓血管提前硬化,尤其是動脈。

一旦血管失去彈性,說明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找上門」了。

?切記:保護血管,油巧搭,遠離3種食物!

1,食用油巧搭配,營養素均衡攝入,清除血栓,保護血管。

食用油每人每天建議推薦量為25-30克。

將富含亞麻酸的蘇子油、富含油酸的橄欖油、富含亞油酸的大豆油 按1:2:2搭配,保證每天吃齊3種脂肪酸,攝入均衡。

蘇子油,富含α-亞麻酸,是現代人們飲食中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且是能通過食物攝取。

研究發現,蘇子油中含α-亞麻酸含量可達67%左右,是一種天然食用油,每天食用5毫升即可滿足人體需求。

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中「壞的」膽固醇,而提高「好的」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

同時,還能使血管有彈性,減少擠滿膽固醇的血小板,並防治能阻塞血管的凝塊形成,達到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2,遠離3種食物,利於保護血管。

①油炸食物

食用油經過多吃高溫處理,會產生大量飽和脂肪酸,不利於血管疾病。

經過油炸的食物沒有營養,且吃多了會增加血脂水準,促使血管內壁形成斑塊。

播放GIF

②含酒精食物

酒精,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酒精會促使血管擴張,導致血流加快,若患有高血壓,飲酒後,可能會使血壓更難控制。

③高鹽食物

高鹽飲食會增加血管壁壓力,誘發高血壓。

而高血壓會增加血管硬化,使血管壁變得沒有彈性,血管通透性降低,誘發血管疾病發生。


二,脊椎「軟」

脊椎,是支持軀乾、保護內臟,位於後背最重要的支撐,由33塊椎骨組成。

而今,現代人因各種因素,如伏案辦公、久坐不動、彎腰駝背等,增加了脊椎負擔,更易誘發脊椎病。

有一項關於「頸健康」的調查,結果顯示:35-43歲中年人頸椎亞健康狀態堪比60歲奶奶,「硬脖子」的年輕人超過半數。

現代年輕人患有頸椎疾病的人愈來愈多,主要是「低頭族」玩手機的人越來越多。

研究發現,當頭部向前屈曲的角度越大,頸椎受到的壓力就越大。

每天1分鐘一個小動作,利於改善脊椎疾病

金雞獨立,對防止高血壓、高血糖、頸腰椎病都有幫助,還可遠離老年癡呆。

做法:

將雙眼微閉,兩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任意抬起一隻腳,試試能站立幾分鐘。

注意:關鍵是不能將眼睛睜開。

閉眼獨立,對身體各個器官的平衡進行調節作用。


三,腸道「通」

中醫認為「腸道不通,百病叢生」。

如果大便不通暢,腸道就會不健康,容易出現便秘、痤瘡,甚至誘發腸癌。

正常的消化過程中,食物進入口腔,經過嘴的咀嚼,傳到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最後通過肛門排出。

整個過程在12-24小時內完成,其目的是,為確保廢物不致在腸中停留及接觸腸壁時間太久,導致廢物被人體再吸收,造成體內中毒。

1,保持大便通暢,不忍便:

忍便,會使糞便滯留在體內,引發大便乾燥。

忍便,會使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而誘發內分泌失調。

忍便,會使大便乾結,易誘發肛裂等。

2,保證大便通暢,定時排便:

每天最好排便時間為早上5-7點之間,這個時間段是大腸經當令,大腸比較活躍,再加上一宿機體新陳代謝,更利於糞便排出。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