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話語裡的“味道”,告訴你什麽是中國

孔子很崇拜周公,因為周公確立的周禮,他認為是管理國家和社會最好的範本。因此當他生活的時代禮崩樂壞時,他無力回天,就只有感歎和哀怨。讓孔子如此推崇的周禮的核心思想是什麽呢?簡單地說,就是等級制度。君臣夫子,行為舉事用度,均有等級,不得越。有誰犯規,周王有權處罰。

說來令人難以相信,這一等級制度的架構,最初是建立在飲食上的。比如吃什麽。周禮規定:王用九鼎,可吃牛、羊、豬等等;諸侯用七鼎,比王少吃兩樣;卿大夫用五鼎,比諸侯再少吃兩樣;而士用三鼎,比上一級又少吃兩樣。如此遞減到平民百姓,就只有魚肉能吃。

再比如用什麽吃。周人雖不像商人那樣嗜酒,但酒也少不了。喝酒的器具也有分別,有爵、觚、觶、角等。尊者舉觶,卑者舉角。或者,上級給下級賜酒用觶,而下級給上級敬酒用爵。因此倘若有誰從舉角變為可以舉爵,說明他事業有進步了,高升了。所以有成語叫“升官晉爵”。

儀為何與飲食如此息息相關?因為以農業立國的周人認為,如果哪天老天不高興,鬧個旱災、蝗災什麽的,糧食歉收,社會就會不穩定,民心一亂,政權就危乎。為了保證自己的天下長治久安,周王就要祈求上天的庇護。如何才能讓上天聽話呢?讓他們高興。怎樣才能讓他們高興呢?吃好喝好。用好吃好喝來祭祀上天,是件神聖莊嚴的事,因此由誰祭供,供什麽祭品,用什麽器皿,都有講究,這吃之別、用之分就是等級了。先秦時期,祭祀與軍事一樣,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因此如家常便飯一樣頻繁,從祭祀時的飲食活動中產生的禮儀,也就漸漸滲透到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如婚、喪、禦、聘、冠各種禮儀。

很多人都說,中國是一個講究吃的國家,此話不假。比如,兩人見面,互相寒暄的話必然是“吃了嗎?”。有朋自遠方來,招待賓客,必定是四碟六盤八碗。父母表達對兒女的關心、愛心時,最常說的就是“多吃一點”。所以李安拍了部電影叫《飲食男女》,其實我想叫《飲食中國》更準確些。

以吃為本,這是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根深蒂固,恐難以更改。而難以更改的不僅是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還有因此而形成的飲食文化和用飲食思維的方式。比如以“鼎”為例,中國人現在誰也不用鼎煮肉、盛肉,但是,“問鼎中原”、“一言九鼎”卻還是常說。因為鼎在西周,已被賦予為國家、王權的象徵——在周王眼裡,大禹用九州進獻的金(銅)而鑄成的九鼎,就相當於把九州人的飯鍋攥在手中,那意味著什麽?天下!所以“革故鼎新”這一成語,最初的詞意就是指改朝換代,後來才演變為除舊立新。成語中與鼎有關的還有“鍾鼎人家”、“鼎食山林”,前者表示有權勢的世家,後者意為是入朝為官還是隱退江湖。這樣的文化,不好吃的外國人是搞不懂的。

孔子是深諳周禮的,《論語》裡記錄了這麽一件事:衛靈公向孔子請教軍隊列陣之法。孔子聽了說,俎豆之事,我還略知一二;軍旅之事,沒學過。

俎和豆分別是先秦時的飲食器,前者相當於砧板,後者可當盤子理解。祭祀時,俎用來擺放犧牲,宴飲時用來切割熟肉。場合不同用法也不同,其背後是禮。豆也是祭祀和饗宴時必用的禮器,裝各種菜肴。使用者身份不同,用豆的數量也有別。比如上大夫八豆、下大夫六豆,豆的多少,意味著可吃的種類多少。這裡面也是禮。因此,俎豆之事,就是禮儀之事。孔子不說“禮儀之事,我略知一二”,卻要用“俎豆之事”,我想因為後者是中國式的表達,裡面有滋有味有深意,是有“味道”的話語。所以,從上古留傳至今的飲食文化,不僅告訴人們吃什麽、用什麽,還告訴人們,什麽是中國。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