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皇帝的帽子,各個朝代大有不同

古人戴帽講究多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服飾禮儀制度由來已久,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和完整的體系。古者,冠與服相因,故以冠名服。帽飾是穿戴在人頭部的服裝,古人稱之為“頭衣”“元服”和“首服”。

作為全身服飾中“最高”和“最先”的部分,首服佔據著重要地位,它不僅是我國古代區分官與民的重要標誌,也是標識統治者官位等級的必要手段。人們通過首服“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威儀”。《論語·冠義》中記有:“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聖王重冠。”

傳說,帽飾為黃帝所發明。一開始並不是為了防寒避暑,而是用來標識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所以被官僚統治階層普遍使用。這時的帽飾應該叫作“冠”和“冕”。之後,隨著禮教等級秩序的建立,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裝飾制度。

冠,在古代一般指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古時,男子20歲舉行冠禮。冠因此成為標誌男子成人的常服。不過,並不是什麽樣的男子都可以戴冠的。《釋名》中說:“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有資格戴帽子;平民百姓則沒有戴帽子的權利。

天子、諸侯以及大夫祭祀時所戴的冠,人稱“冕”。冕由冠衍生。由於冕的出現,將冠分出了身份等級。《說文解字》裡專門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這其中,又以帝王冠冕為尊。

帝王的冠冕是擁有最高權力者才可以戴的帽子,大體由延、旒、纓、紞、纊、紘等組成。

延,指頭頂上那塊長方板,前圓後方,寓意天圓地方。

旒,是指懸掛在方板前後的珠玉簾,一般用五彩絲線將五彩珠玉串聯而成,其標準稱謂叫“玉藻”。在冕冠制度中,珠簾的根數是有講究的,其多少是辨別身份的一大標誌。根據《明史》記載,明代皇帝所戴的冕前後分別垂著12道旒,每道旒上有紅黃青白黑共12顆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親王只能用9旒、9珠。

纓,即冕板左右垂下的紅綢繩。

紞,有專門用途,是絲做成的線繩,線繩下端有個黃色棉丸,專用名詞叫“黈纊”。

纊,其實就是掛在紞頭上的玉,謂之“瑱”,因為兩塊瑱正好位於兩耳旁,所以又名“充耳”“塞耳”。

皇冠前的十二束垂旒,人稱“蔽明”,表示目不視非,有所不見。冠左右兩側的充耳,人稱“塞明”,表示耳不聞邪,有所不聽。這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古訓在帽子上的具體體現。

皇帝日常用的衝天冠,兩側有向上翹的展角,像善字,所以又稱“翼善冠”。這些都表明,即使是天命神授的皇帝,也要以身作則,一身穿戴要處處表現信奉的倫理教化。

那麽,冠冕又是如何固定在頭上的?用一根叫“玉笄”的東西,其實就是俗稱的簪子。玉笄的兩端繞頷下系朱紅絲帶,也就是紘。

“冕旒”如何成了皇帝代稱

冠冕的形製世代相傳,一般各個朝代的帝王會做一定的改動和相應的規定,但大致形製不變。同時,不同的社會地位等級之間所用的冕冠也有區別,主要區別就是旒珠的材質和旒的條數。天子是白玉十二旒,“三公”、諸侯是青玉七旒,卿大夫是黑玉五旒,並以此作為等級標準。

先秦時期,冠冕的體系已相對形成。特別是在禮樂盛興的周朝,冠冕作為禮體系服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漸漸成為統治階級等級的標誌,其文化象徵意義漸趨明確。據文獻記載,周代統治階層所使用並被後代傳承的首服主要有祭祀之用的冕和朝會之用的弁。

至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割據,列國稱雄,各國在繼承周禮的同時,因各地地理與氣候等的差異,又形成了各自的冠冕文化,如齊王冠、楚王的獬豸冠以及趙惠文冠等。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將各國的首服“收而用之,上以供至尊,下以賜百官”。他將齊王冠賜給近臣謁者,變為高山冠;滅楚後,將獬豸冠賜予執法近臣,變為執法冠;滅趙後,將趙惠文冠賜予近臣,變為武冠。秦始皇還廢棄周禮,祭祀天地時不再用天子十二章以及對應的冠冕制度,而統一採用黑色服飾和冠冕。

漢代不僅是中國古代首服系統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歷代中國首服演變和傳承的基礎。西漢初期,百廢待興,統治者對服飾在禮教方面的認識程度不高,服製十分混亂。文景之治時期,漢文帝提倡節儉治國,對冠冕制度並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基本沿用秦製。直到東漢明帝劉莊時期,漢代服飾制度才算基本定型,形成了“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勢”的社會觀念。冠冕的製式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誌之一。漢代以後,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於是,“冕旒”就成了皇帝的代稱。

魏晉南北朝的3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遷徙、民族融合的時期。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自平城遷都洛陽,為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推行了包括“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在內的漢化政策。與此同時,中原地區漢族服飾特別是便服和常服,也吸收了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這一時期的服飾制度總體上承襲了秦漢舊製,只在一些形式上略有演變。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冠冕開始流行於民間。

隋唐時期,伴隨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特別是在盛唐時期,帽子的特殊象徵意義逐漸淡化;不過,仍作為一種地位的象徵逐漸流向民間。一般的讀書人和有錢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但依舊有區別,不同階層有規定的樣式,出現了典型的書生帽和商人帽。隋唐時期的襆頭為官服;到了宋代,一般男子也可以戴這種帽子。於是,統治者又開始在冠飾上做文章,以冠飾區別等級。

到了元代,北方遊牧民族的帽子,如皮帽、氈帽等,逐漸流行於中原。元朝皇帝所戴的帽子採用珍貴皮毛製作,上面鑲有珍珠與寶石。明朝建立後,恢復了漢人的冠冕制度。

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以後,帽子才真正流行起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可以戴帽子。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各朝皇帝戴什麽帽

古代帝王、諸侯所服之冠,名目眾多,裝飾華貴,在不同時代,既表現為前後相繼、代代沿承的延續性,又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

漢代皇帝冠冕

秦漢時期的帝王頭戴帝冕。帝冕,即在冠上有覆,元表朱裡,上有延板,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每尺為現代的六寸);延板前後各十二旒,每旒五彩玉帶,簪導朱纓,黈纊充耳,延板垂有緌帶。這種帝冕從商周至秦漢一直為典型的帝王皇冠。

漢初,中華文明進入“禮樂定,詩書成”的時代。據漢朝初年成書的《周禮·弁師》所載:“頂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後漢志·輿服志》中對漢代君王所戴的冠冕形製有詳盡的描述:“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裡,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珠玉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折算成現在的尺寸:冕板大約寬16.1厘米,長27.6厘米;前旒的長度一般為9.2厘米左右,後旒為6.9厘米左右(漢一寸約等於現代2.3厘米)。在“三公”之下,均只有前旒,無後旒。

冕板主要為木質,前高後低,呈俯仰之狀,有象徵帝王勤政愛民的含義。其上的玄色(黑色)塗裝象徵著天;下面為纁色(淺紅色),象徵著大地。冕板前圓而後方,象徵著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冕冠的每一旒都貫穿了12顆彩色玉珠,分別按照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以五彩繩穿著玉石,故而稱為“玉藻”,象徵著“五行”的相生相克以及時間的運轉。在冕冠的兩側齊耳的位置有一對黃色絲棉做成的球狀的裝飾品——充耳。

隋唐時期的皇帝冠冕

晉代、隋代基本沿襲了漢朝的冕旒制度。隋唐的帝冕,寬八寸,長一尺二寸,以板為之,黑表深紅色裡,延板無旒(後恢復飾十二旒),金飾玉簪導,主帶為纓。

《舊唐書·輿服志》中有記載:“唐製,天子衣服,有大裘之冕、袞冕、鷩冕、毳冕、繡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帢,凡十二等。”《新唐書·車服志》曰:“凡天子之服十四。”比前者多“緇布冠”和“弁服”。另外,太宗又製翼善冠,總共十五等。之後,不少冠冕被廢。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以後,皇帝的服裝隻用袞冕服、通天冠服和襆頭常服三種。不同冠冕的使用場合不同,冕旒的數目也有差異。

與皇帝朝服相配的首服為通天冠、緇布冠、武弁、弁服;與公服之相配之首服為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

自中晚唐時,冠服制度更趨簡化,連袞冕和通天冠也逐漸退出了實用的領域。到唐文宗時,常服受朝已成慣例。頭戴烏紗帽折上巾,身著赭黃金龍袍,腰帶飾有十三環與垞尾,腳踩六合靴。這種從省簡約的服飾就是帝王的常服。

唐朝是中國金器發展的繁榮鼎盛階段。這個時期,金器的器型與紋飾的風格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也反映在帝王的冠冕上。以晚唐帝王冠冕為例,遍布該冠的紋路屬於典型的唐草紋,金冠採用的靈芝雲工藝造型也是唐代所流行的,王冠整體造型吻合唐代金器炫奇鬥彩、富麗浪漫、極盡奢華的時代藝術風格。冠冕為九龍環繞的圓形金冠,九條金龍的造型特點是尖嘴、身短,金冠邊紋上有顆粒。皇冠整體成型以鏨刻與捶揲工藝為主。

宋代皇帝冠冕

宋代的冠服制度沿襲秦漢,在歷代中最為繁複。對於冕板的尺寸、材質用木以及冕板上所裹覆的絲織品的顏色和裝飾紋樣等,都有詳細規定。只是平時很少穿用。

宋代皇帝在祭祀致齋的途中,大朝會、大冊命以及親耕籍田時服通天冠服。皇太子受冊、謁廟和朝會,則服遠遊冠服。在宋代,這兩種服飾嚴格意義上不僅僅屬於朝服,而是在除祭服以外的重要場合中的禮服。此外,皇帝公服與常服首服中還有折上巾(襆頭)、烏紗帽和小冠,且色彩和裝飾方面更為豐富。

明代的皇帝冠冕

明太祖朱元璋強調“複漢官之威儀”。洪武元年(1368)二月,他“詔複衣冠如唐製”。此後,又陸續制定了上至皇帝、貴族,下至庶民、樂妓的一整套裝飾制度。朱元璋去掉其他冕服,隻留下袞冕,並把它作為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服飾。

從這個意義上說,明代的冕服成了君權的象徵。據《明史》記載,明朝對冠冕有嚴格的禮製規定,皇帝冕前後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黃青白黑共12顆玉珠。

這套制度在其後幾經變更。明洪武十六年(1383),定冕服之製。洪武二十六年(1393)及成祖永樂三年(1406)、世宗嘉靖八年(1527)每有更定。嘉靖七年(1526),定皇帝燕弁冠服。最終使得明代天子之服有六:一曰袞冕,二曰通天冠服,三曰皮弁服,四曰武弁服,五曰常服,六曰燕弁服。

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明萬歷皇帝冕冠,前圓後方,上覆冕板,前後綴十二流。冕板以桐木為質,長38.7厘米,寬19厘米。冕冠形製與《大明會典》中永樂三年所定《皇帝冕服》之製基本相同。

定陵中還出土了萬歷皇帝所用的另外一頂冠冕——金絲翼善冠,其後上方有兩條左右對稱的蟠龍於頂部匯合,龍首在上方張口吐舌,雙目圓睜,龍身彎曲盤繞。兩龍之間有一圓形火珠,周圍噴射出火焰。由於當時的工匠技藝純熟,所編花紋不僅空檔均勻,疏密一致;而且無接頭,無斷絲,看不到來龍去脈,有如羅紗般輕盈透明。

明朝皇帝一般是戴“烏絲”的,明太祖載“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余不用。”

清代的皇帝冠冕

清代的服飾不同於前代,具有強烈的女真族特色。在傳承與吸納了漢服飾特點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自成一體的服飾制度。

清代皇帝的冠分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冠,且有冬夏之別。朝冠是舉行慶典與祭祀活動時所佩戴的禮冠;吉服冠用於冬至、元旦、慶壽等活動時與吉服配套穿著;常服冠是在各種祭祀和慶典活動以及平時做事時所戴的冠飾;行服冠是在巡幸、狩獵、出征等活動時所戴的帽子;雨冠則是在朝會、祭祀、巡幸、狩獵、出征等一切聚集活動,遇到雨雪時罩在所戴冠飾上的帽子,另外,在祈雨的時候也會穿戴。

朱砂寶頂的清朝皇帝冠冕是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一種帝王冠冕。清朝成年皇室所戴冠冕的帽頂上,均鑲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東珠),以金為底。上圖為清乾隆皇帝夏朝冠,即乾隆帝夏季戴用的朝冠,高約14厘米,外徑約28厘米;圓冠式,朝冠頂為純金鏤空累絲為主體,頂銜一顆大東珠,下方分成三層,每層承以四隻金龍,半球形底座層之金龍首朝下,上方兩層之金龍張口朝上,各龍之間飾以東珠一顆。朝冠金佛為金質鏤空累絲,底座呈兩層橢圓形,每層飾行龍兩條,龍首兩兩相對於背面,正中坐一佛,火焰式背光上飾兩條行龍,繞著坐佛嵌飾15顆東珠。朝冠舍林置於朝冠背後帽簷中央,為細長橢圓形底座,座上飾金累絲行龍兩條,第二層飾金累絲花葉紋,最上層飾回首大行龍一條,並嵌飾7顆東珠。

東珠為寶中至寶,產於松花江流域,曾有“嶺南北海產珠,皆不及東珠之色”的記載。一顆東珠的售價相當於外國珍珠1000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