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你睡得好嗎?

睡眠障礙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我們都在缺覺,但真到該睡的點,卻又睡不著。據數據顯示,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六成以上的90後覺得睡眠時間不足。

佔我們生命三分之一時間的睡眠可是大事,為了和大家一起更好地認識睡眠障礙,界哥特別採訪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部副主任王勇教授。睡眠問題如何影響認知?怎麼評估睡眠狀況?睡眠障礙與精神疾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什麼樣的睡眠障礙需要引起注意?當前針對睡眠障礙又有哪些治療方法?一起看看王勇醫生怎麼說。

1腦子不好使?可能是沒睡好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睡眠障礙可以引起社會活動、人際交往、職業損害及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功能損害,甚至由睡眠不足引發的孤獨感還會傳染。

對此,王醫生表示確實如此!睡眠狀況會影響認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功能等,而認知功能的損害就會影響到職業功能和社交能力。

影響機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睡眠期是大腦清除毒素和廢物的重要時期。睡眠時腦脊液會流入大腦細胞間隙,把大腦代謝的垃圾帶走。如果經常熬夜,睡眠不足,那熬出來的東西估計就是「垃圾」了,甚至這些毒素累積起來會導致神經精神的異常。

其次,認知功能與大腦神經元細胞的突觸數量密切相關。近來的研究表明睡眠有助於學習後的突觸形成,並能夠阻斷多巴胺介導的遺忘過程。也就是說睡眠充足,學到的東西就更容易記住,而且不容易忘記。

再次,原發性失眠患者血漿中食慾素水準會升高,從而造成神經元損害,導致學習記憶能力下降。

最後,睡眠限制會影響海馬中的蛋白質合成,而海馬是人腦記憶迴路的核心部位,因此會導致記憶受損。

2沒睡好,就是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可不只是沒睡好。王勇醫生表示,睡眠障礙機制複雜,涉及到多個學科。

而在精神疾病領域,美國最新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把睡眠障礙更名為睡眠覺醒障礙。其中又包括了失眠障礙、過度嗜睡障礙、發作性睡病、呼吸相關睡眠障礙、睡眠-覺醒節律障礙、非快動眼睡眠喚醒障礙、夢魘症、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不寧腿綜合征、物質/藥物所致睡眠障礙等。

其中與睡眠障礙關係最密切的精神疾病是抑鬱症和焦慮症,它們之間的關係複雜。

一方面睡眠障礙可以是抑鬱焦慮的主要癥狀,也可以是同時並存的兩種疾病;

另一方面,抑鬱焦慮和睡眠障礙相互之間會有影響。研究表明,失眠患者發生抑鬱症的風險是非失眠者的9.82倍,焦慮障礙的風險是非失眠者的17.35倍,自殺風險是非失眠者的1.86倍;睡眠障礙是抑鬱焦慮診斷和療效評估的標準之一,持續失眠會加重抑鬱焦慮癥狀,增加治療難度及複發可能性。

3睡眠障礙,帶個手環就能監測?

是電視太好看,還是手機太好玩?總之失眠的人越來越多。為了睡好,人們絞盡腦汁,包括使用各種攜帶型睡眠監測設備,以及手機APP、手環等,但它們真靠譜嗎?

其實並沒有。王勇醫生解釋到,這些設備往往隻監測了多導睡眠監測技術(PSG)中的部分指標,然後通過間接的推算得出睡眠分期、睡眠品質等資訊,精確度低,只能篩查出比較嚴重的睡眠障礙。

而臨床上的睡眠監測可複雜得多,多導睡眠監測技術(PSG)是其中診斷睡眠障礙的金標準。它通過腦電、肌電、心電、鼻氣流、胸腹運動、鼾聲、腿動、體位等綜合分析睡眠,主要作用是篩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圖註:多導睡眠監測(PSG)

另外,還需要結合主觀評估,包括詢問臨床癥狀、讓病人記睡眠日記以及一些睡眠相關的量表,比如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PSQI)、失眠嚴重程度指數(ISI)、睡眠個人信念與態度量表(DBAS)等,當然還需要排除是抑鬱症、焦慮症引起的睡眠障礙。

綜合主觀評估和客觀評估兩方面監測結果,才能準確了解患者的睡眠狀況。

4需要警惕的睡眠障礙長這樣

■ 晚上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早醒、按時睡眠困難;

■ 白天疲勞不適、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社會、家庭、職業、學習能力受損,情緒紊亂易怒,衝動、過度活動或有進攻性行為,積極性、精力、主動性降低,頻發差錯或事故,過於關心睡眠或對睡眠不滿意等;

■ 這些癥狀至少每周3次,持續至少3個月,不能用其他睡眠障礙、睡眠環境不良、睡眠時間不足來解釋。

如果你有這些癥狀,就要小心了,王勇醫生提醒,從精神科角度來看很可能就是睡眠障礙中的慢性失眠障礙

另外如果患者過於肥胖、打鼾較嚴重,且睡眠過程中有呼吸困難表現,則要警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需進行PSG檢查以明確診斷。

為此,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同樣也設立了睡眠亞專科,針對與精神科相關的失眠障礙、睡眠-覺醒節律障礙、物質/藥物所致睡眠障礙以及其他精神障礙比如抑鬱症、焦慮症伴發的睡眠障礙。

5面對睡眠障礙,只能吃藥嗎?

目前針對精神科的非器質性失眠障礙,藥物治療一線的推薦包括苯二氮卓類藥物(安定類),非苯二氮卓類鎮靜安眠藥(佐匹克隆、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和褪黑素受體激動劑(阿戈美拉汀),如果伴有抑鬱焦慮情緒,也可以使用有助眠作用的抗抑鬱藥物治療(米氮平、曲唑酮)。

但除了吃藥,王勇醫生表示,目前也還有心理、中醫和物理治療。

  • 心理治療一線的推薦是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包括睡眠限制療法,刺激控制療法,認知療法,放鬆療法和睡眠衛生教育;


  • 中醫治療主要包括改善睡眠的中藥、針灸、推拿等;


  • 物理治療包括生物反饋治療、光照治療等;

目前還有一些新的療法正在逐漸推廣中,包括正念療法、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和經顱電刺激療法等。

2018年9月12日,星未來資本攜手醫學界舉辦主題為「1/3人口睡眠危機,引爆全球千億睡眠健康產業」星分享沙龍,王勇教授將從精神病學角度為大家解析睡眠障礙。

報名鏈接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專家簡介

王勇教授

副主任醫師,心理學碩導,國家二級心理顧問師,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部副主任。

現任亞洲青年精神科醫師聯盟(AFECP)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青年委員、睡眠呼吸障礙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委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院協會門急診管理專委會委員。

曾獲」上海-淺井精神衛生獎」、」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上海市衛生局優秀團員暨新長征突擊手」、」徐匯區優秀志願者」、」上海交通大學「感動交大」校園人物」等多個獎項。

擅長睡眠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抑鬱障礙、強迫障礙的藥物和心理治療。

▼報名鏈接請點擊「閱讀原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