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懷孕期間,孕婦5 種「壞情緒」,容易影響胎兒健康

一個人的體質和性格的形成,取決於遺傳因素、社會環境、個人努力和教育因素等,除遺傳因素外,對他發育成長起著關鍵性作用的,還有孕媽的情緒,也會直接影響著胎兒的健康。 從胎兒最初形成到分娩的這280天內,孕媽的舉止言行喜怒哀樂,無一不與胎兒息息相關,保持愉悅的心情與良好生活習慣是孕媽的必備功課。懷孕期間的五種"壞情緒"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孕媽們快來了解一下吧。

一是精神緊張恐懼,心理壓力過大。初次懷孕的人大抵都會出現這種狀況,她既擔心缺乏養胎經驗,又顧慮胎兒是否缺少營養,對於胎兒的每一個變化都顯得神經過近敏,或者過分的重視,搞得自己與家人高度緊張,時刻都處於一種"備戰"狀態。這種情況下孕媽要懂得調節心理壓力,放鬆一下緊繃著的神經。其實不必如此也完全可以輕鬆的養胎,本來懷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到了什麼時候就有什麼樣的變化,無需刻意去養胎。

很多孕婦在懷孕的後期都會手腳關節腫脹,其形成的原因就是精神緊張所致,或引起血壓升高,或導致腎功能障礙。

由於緊張或者遭遇到恐嚇的事情,孕婦體內就會產生激素茶酚胺,這種激素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令胎兒產生緊張恐懼的情緒,對寶寶的精神造成損害,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等。緊張暴怒情緒還可能引起胎兒唇裂齶裂,導致畸形。

二是不可過分悲傷憤怒。悲傷、憤怒的情緒會使孕婦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缺氧現象,缺氧減少了胎動的頻率,造成胎兒發育不良。

孕婦長期的壓抑或悲憤情緒,會令寶寶在出生後消化系統紊亂,哭鬧不止,睡眠不寧。孕婦的抑鬱、消極心態容易產生化學物質變化,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髮育,還可能會造成早產或者胎盤早剝、子宮出血。

短時間的情緒變化是不會對胎兒造成太大的影響,但長此以往的壞情緒在孕婦體內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就會產生毒素,危及到胎兒的身體與精神,影響身心雙重的健康,懷孕初期階段影響的是胎兒的身體健康,到了懷孕後期影響的則是胎兒的精神方面了,因此為了寶寶著想,孕期要特別注意,以達觀的態度化解矛盾,凡事不可過分計較,學會製怒、知足常樂,保持平和的心態,保障母子身心健康。

三是孕期情緒變化大,容易失控,無端狂笑無端哭,出現情緒波動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孕婦自己所能控制的,而是由於在孕酮和雌激素的調節作用下,雌性荷爾蒙所導致的孕婦情緒多變的原因,並隨著孕期身體上的變化而變化多端,如嘔吐、尿頻、疲勞等各種不適也會引發孕婦的不良情緒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丈夫要懂得體諒孕婦,不可一味苛責她的矯情,而是要學會用言語安慰、生活上關懷體貼,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安撫孕婦的情緒,與腹內的胎兒多做一些互動,傾聽一些舒緩、歡快的音樂作品,使她保持良好的情緒,提升孕婦的責任感與幸福感,從而讓她更加安心的養胎。

四是不要置身於糟雜吵鬧、刺激的環境中,有的孕媽為了追求放鬆而選擇那些噪音大、刺激性強的環境中,如K歌、跳舞等,高強度的噪音會使孕婦內分泌腺體功能紊亂,使腦垂體分泌催產激素,引發子宮收縮,導致流產。同樣噪音對胎兒也是沒有好處的,當胎兒的聽力系統形成之後,外界的噪音對他是具有最直接的危害的,過分的噪音會使胎兒聽覺產生障礙,或刺激到腦部影響智力發育。

五是保持心態平衡,不可以故意負氣、鬧脾氣。孕期固然由於生理原因導致情緒波動極大,但是情緒管理還是完全可以掌控的,孕媽假如一味由著情緒波動而肆意為之,即使別人一再讓步,也不會令她在心裡感到滿意,而是直接影響到胎兒的性格,出生後的寶寶容易出現哭鬧煩躁或者自閉兩個極端,而且在長大以後容易出現心理扭曲等方面的問題。

因此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智商,是孕媽要做的一項必要功課,更是為了培養寶寶以後的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