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警惕!月子期間這麼做最容易惹病上身

當你生完孩子後,

99%的婆婆都會這樣不斷地叮囑你,

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話:

坐月子不能洗澡,否則以後會全身酸痛;

產後不能刷牙,否則會牙齒鬆動;

月子期間要捂嚴實,不然以後關節都會疼;

月子裡不能下地,否則腳跟疼。

老話說,新媽媽產後坐月子期間不能刷牙、不能洗頭、要大吃大補等等。事實上,這些傳統說法的科學性還是十分有限的,不良的產後生活習慣會給新媽媽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產後的恢復甚至寶寶的健康。

因而,新媽媽們要科學對待「老話」,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安全健康地度過月子期,避免陷入以下四個常見的坐月子的誤區。

產後飲食不當

1、大吃大補

產婦產後第一周和第二周不要忙於進補。因為產婦在懷孕期的雌激素是生產前的n倍,新陳代謝旺盛,產後立即減緩,雌激素的驟降和分娩時體內大量失血減緩了胃腸的蠕動,在產後如果立即大吃大喝,月子前胖的產婦吸收好,吃得過於營養會更胖;而之前瘦的產婦又虛不受補,不斷腹瀉,會更瘦。產後飲食如果掌握不好的話,會導致大量的代謝產物堆積在體內,而廢血排不出會增加其在體內惡變的幾率。

2、產後多喝湯

產後多喝湯,幾乎每家人都會做很多湯犒勞產婦,認為喝湯更有營養。

播放GIF

專家認為,這雖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確。產後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多礦物質、多維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為準。產褥期喝湯是必要的,如雞湯、排骨湯、魚湯、蘑菇湯等,可促進母乳分泌。但這並不意味著湯比肉有營養,喝湯時也應吃些肉,這樣才可儘快恢復體力。

3、進食生冷、寒涼食物

若產後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會不利氣血的充實,容易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並且不利於產後惡露的排出和瘀血的去除。屬於寒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薺菜、海帶、紫菜、田螺、河蚌、蛤蜊、豆豉、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

用錯衛生巾

對於剖宮產媽咪來說,衛生巾的必要性在於,可以幫助產婦減少產後傷口感染和疼痛;而對於順產媽媽來說,產婦排出的惡露還含有適宜細菌迅速滋生的營養物質,選擇高品質的衛生巾可以幫助新媽咪應付產後惡露。

普通衛生巾一般由纖維製成,由於含化學成分,雜質多等等的問題,極容易對產婦敏感的傷口產生刺激,增加產婦的疼痛。

另一方面,普通衛生巾多含粘合劑、熒光增白劑等化學成分,容易產生刺激,引起感染。普通衛生巾吸水性一般,容易迴流,使用過程表面潮濕、悶熱不透氣,可能使其成為細菌迅速滋生的溫床。對於產婦傷口的癒合極為不利。

可見,產後的新媽媽,在選擇產後實用的衛生巾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使用高品質的專用衛生巾可以大大減低產婦的疼痛感,給予脆弱的產後媽媽舒適的感受。

產後應多躺

很多人認為,分娩傷了元氣,產婦體質虛弱,需靜養,坐月子就是要多躺著,才能養好身體。其實這對於產後的康復是非常不利的。

1、增加子宮脫垂風險

因為膀胱肌張力降低,對膀胱內壓的敏感性降低,加上外陰切口的疼痛等影響,產婦容易並發慢性尿瀦留。這時如果長期臥床,在重力的作用下,充盈的膀胱會向後推擠子宮。再加上分娩結束後一段時間,子宮尚未恢復正常的前傾位,因此便更容易處於後位。這時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當腹壓增加(如咳嗽、用力排便)時,子宮會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

2、減弱腸蠕動

產後長期臥床,還會使得腸蠕動減弱。一些月子習俗常常使得產婦的飲食裡缺乏纖維素。這些都容易造成產婦便秘。便秘時用力排便的動作會導致腹壓的升高,增加發生子宮脫垂的風險。

建議自然分娩後,6-8小時即可起來,自己下地大小便,24 小時後可下地輕微活動。會陰側切者於產後3天便可以下床活動。剖宮產24小時後就可以下床簡單活動,術後10天左右,身體恢復好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輕微健身鍛煉。

不刷牙、不洗澡

1、不洗澡

氣象炎熱,產婦又容易出汗,加上產後的各種分泌物,如果一個月不洗澡,不僅影響產婦的心情,而且皮膚黏膜上積累的大量病菌會趁虛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等,甚至發生敗血症。

正常分娩的產婦,分娩後2-5天便可洗澡,只要注意24小時內不洗澡就可以了。洗澡用淋浴,且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水溫調至34-36攝氏度。如果分娩不順利,出血過多或有創口,以及平時體質較差的人,也不要勉強,可以讓家人幫忙早晚進行溫水擦浴。

2、不刷牙

其實吃飯後牙齒間會存有大量食物殘渣,發酵後進而腐蝕牙齒,還會誘發其他疾病。

媽媽產後第二天就開始刷牙,每天早晚和睡前用溫水刷牙漱口,如有吃夜宵的習慣,吃完後再刷一遍。產婦牙齒鬆動並非因刷牙引起,而是哺乳使得鈣大量流失,所以,當務之急是補鈣而不是不刷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