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古鬲國發明製陶業,為啥“鬲”後來變成所有奴隸的統稱?

上古時期,華夏大地上活躍著一支叫有鬲氏的部族,族人以製陶為主業,是個經濟文明較為發達的部落。其地望跟夏朝都城一樣有山東和河南兩種說法,因年代久遠,又無文獻可依,具體情況不明。考古發掘認為最早有鬲氏在河南以西一帶,後來經歷了漫長的遷徙和演變,使有鬲氏的活動足跡範圍變得很廣。

我們現在看到的從墓葬出土的鬲都是青銅器,其實這只是後來的樣子,鬲的起源很早,“鬲”最初是一種陶器,它的形狀像鼎而足部中空,一般是三足,最早是用來作炊具飲器的,可以說,鬲的出現使人類真正告別了“煙熏火烤”的時代,形成了廚房文化和餐桌文化,它是人類繼發現鑽木取火吃上熟食以來的又一大文明進程。“鬲”的甲骨文就是鬲這種炊具的最初形狀,是個象形字,是後來飲器炊具的老祖宗。後來隨著用途的多樣化,鬲不但可以作為烹飪食物的器具,還有用來作禮器的,族與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禮尚往來,它是自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時代的媒介。有鬲氏因發明這種鬲的陶器而得名,鬲有兩種發音,一般來說,li是鬲最早的發音,後來發展成國後,便開始叫gé。

夏朝時,有鬲氏與之關係密切,在著名的“少康復國”事件中,有鬲氏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據晉代《帝王世紀》記載:“初,夏之遺臣曰靡,事羿。羿死,逃奔有鬲氏。收斟尋二國余燼(jin),殺寒浞而立少康 ,滅奡(ào,即澆)於過。”意思是夏朝當時有個賢臣叫,事奉后羿。后羿被寒浞殺死後,靡逃往有鬲氏避難。後來靡憑借有鬲氏起兵殺回,收斟尋斟灌二國之餘民,殺寒浞、滅寒澆和過國,而立少康。從這段記載來看,鬲國實力強大,在有鬲氏的政治庇護下,不但躲過了寒浞的追殺,最後還依仗有鬲氏的力量複辟了夏朝。為什麽鬲國會對夏朝如此忠誠?據說,有鬲氏與夏朝原本就有一定的淵源,早在大禹治水期間,有鬲氏便聽從大禹指揮,參與一同治水,其中大量的人力物力皆由當時較為富裕的鬲國提供。可以說,在大禹治水中,有鬲氏的功德無量。

鬲國在夏朝時猶其少康復國之後,進入了鼎盛時期,直到夏末商湯興起,鬲國的勢力有所削弱。商湯代夏後,鬲國歸附商朝,仍為當時一大強國。商亡後,又歸附西周,關於鬲國的最後滅亡,有說法認為鬲國在西周初年參與東夷反叛,是在周公東征時期被徹底覆滅的。此後有鬲氏下落不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由於有鬲氏人口眾多,對遠在西部的周朝來說是個強大的危脅。因此西周執政者對鬲國族人進行了分化,其中極大一部分有鬲氏充當了奴隸。一般而言,周在滅亡一個方國往往以削弱為主,具體方法就是將該國貴族及國人遣散,安插到其它族類中,以便監督;或將其國人當作奴隸賞賜給功臣和同宗的貴族,再將該國領土進行重新分封;或者領土縮小,爵位降低,但保留其國祚。當時鬲國的人口數量龐大,周人便將成批成批的鬲人遣往各地,不但削弱了鬲國的勢力,也很好的緩解了人口的疏密度。許多西周時期的出土銅器都記載著“鬲人”,比如周昭王時期出土銅器《矢令簋(guǐ)》銘文:“薑賞令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大盂鼎》:“錫汝邦伯司四伯,人鬲自馭至於庶人六百又五十九夫……”以上“鬲”、“人鬲”都是指奴隸,包括“馭”(駕車的奴仆)、“庶人”(普通侍者),是周代統治者賞賜諸侯或功臣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為何要以“鬲”來代指奴隸,有三種說法:一種是鬲國被滅,國人被發配充奴,當時西周貴族使喚的奴隸幾乎都是鬲人,久而久之,鬲人也就成了奴隸的代名詞;另一種說法認為因為常年在炎日下勞作的奴隸膚色通常是黑黝黝的,極像了經過燒製的“鬲”的顏色,因而也就乾脆稱這些奴隸為鬲人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由於“鬲”是作為飲煮器具而被廣泛利用的,故後來成了廚房中燒鍋煮飯的奴仆的代稱,再後來變成所有奴隸的統稱。

文/堰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