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寧夏彭陽姚河塬發現大型商周遺址

彭陽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部,六盤山東麓,歷史悠久,文物遺存豐富。上世紀八十年代,固原孫家莊西周早期墓葬的發掘,以及在彭陽新集一帶零星出土的西周陶鬲、銅戈等文物,初步揭示周人約在西周早期可能已涉足隴山東西。

甲字形大墓與周圍三個中型墓連通

甲字形大墓二層台拆車葬

姚河塬遺址位於李兒河和小河、大河切割形成的黃土台塬區的東部,整體呈西北高東南低的緩降地勢。201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門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該遺址並進行了發掘,確認了一處商周時期,尤其是西周時期的大型遺存,發現功能結構複雜的聚落形態、帶墓道的高等級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藝的鑄銅作坊和一批高等級文物。該遺址可能為一處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進一步證明周王朝對這一地區實施了有效的統治和管理。

勘探及發掘成果

調查確認遺址面積約62萬多平方米,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600多米。北以李兒河南岸塬地的斷崖為界,南抵小河北岸的塬地斷崖,西至一條南北向自然衝溝為界,東到塬地盡頭的斷崖邊並部分與小河灣戰國秦漢遺址略有交錯。遺址內涵雖有少量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存分布,但以商周時期為主,特別是西周文化遺存更為豐富和普遍。從調查采集和發掘出土的文物標本觀察,商代晚期這裡已出現了類似於劉家文化為主的遺存,約在商周之際來自關中西部的周文化開始出現,西周早中期則成為遺址的主體文化,確信一處大型重要西周聚落出現在涇水上遊的隴山東麓,包括固原地區在內周圍地區納入到西周文化的勢力範圍。

祭祀坑上層完整羊骨

經過初步考古鑽探已經發現,遺址內明顯有性質不同的功能區和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遺址四周除西北一隅外其余方位均處在臨水台地斷崖,但中西部的南北向壕溝與連接北端東西向壕溝將遺址人為分隔為東大西小的兩區。東區的東北部為包括大、中、小型墓葬、車馬坑、祭祀坑等在內的高等級墓地,東南部一隅還有小型墓為主的墓地一處。高等級墓地西南方向有東西向的水渠和陂池相連的水資源利用設施以及路線遺跡。在池渠附近發現有手工業作坊的分布,已知有鑄銅、製陶作坊。另外,在中西部壕溝的東側還發現有夯土牆基的跡象。聚落區域分割,功能區結構布局的發現,進一步彰顯了遺址的重要性。

獸面紋象牙杯

在高等級墓葬區勘探發現墓葬50余座,可分為大、中、小型墓三類。發掘清理的13座墓葬中,甲字形大墓2座、豎穴土坑中型墓6座、小型墓5座、馬坑5座、車馬坑1座、祭祀坑1座,但多在古代及近年遭到嚴重盜擾。另有灰坑8座。甲字形墓南壁有斜坡墓道,其中一座墓道口有殉人。墓室口小底大或口大底小,最大的M13墓口長7米、寬6米、深13米,墓道長16米、寬4米。其中二層台及槨頂板放置被拆卸的車輛,出土青銅車器有軛、衡末飾、軸、軎、轂、伏兔、泡飾等,另有玉璧、骨梳、蚌器、甲骨文等。中型墓葬有棺槨、腰坑殉狗,出土鼎、觶、泡等青銅器,瓿、豆、罐等原始瓷器,柄形器、魚、蟬、螳螂等玉器以及骨簪、骨梳、骨珠,費昂斯珠、綠松石、瑪瑙珠等。其中象牙杯、梳篦、玉魚、玉蟬、螳螂等雕刻精美、惟妙惟肖。小型墓僅有一棺,腰坑殉狗,或有隨葬的陶器鬲、罐等。

玉魚

馬坑5座,均為豎穴土坑,埋馬分兩層或多層,上層馬骨散亂,下層埋馬完整。大型馬坑2座,埋葬6~12匹馬,小型馬坑2座,埋馬有2匹。經初步鑒定,所埋馬匹主要為成年公馬。車馬坑1座,馬匹在最底層,其上放置4輛車,均拆卸放置,車輪、車輿等置於坑壁下,出土軛、鑾鈴、泡、軎等銅車馬器。較為特殊的是有刀把形馬坑,12匹馬,吻部均朝向北,刀把處為墓葬。

玉鳳

祭祀坑2處,呈直筒井狀,目前發掘1處。祭祀坑直徑1米,深8.5米,在下部清理出分層埋入的犧牲。最底部為一頭部著地倒立狀的人,系從上部扔下埋入。其上為兩個個體散亂的牛骨,骨頭有砍砸肢解痕跡,再上有一完整蜷曲的綿羊,蹄骨有綁縛跡象。

另外,遺址灰坑內發現無字卜骨2件,圓形鑽。在尚未發掘到底的甲字形大墓M13的墓道填土中,出土刻字的卜骨一件。卜骨正面的左側兆痕旁有刻辭兩行,33字,合文2,共35字。刻辭內容大意是:卜問派遣名臤、□(?)的兩個人,分別率30人□(巡查?)於夜、宕等五地,其無災禍?卜骨背面有鑽鑿,並有灼痕,與周原所出基本相同。左側還有墨書文字,下部一橫為紅色(朱砂?)線條,尚未釋讀。此為目前所知甲骨文發現最西北的邊地及中原商周文字和占卜文化的覆蓋區。

鑄銅作坊區內出土的車馬器范、工具范及容器范,表明此地生產規模不小,能鑄造不同類型的青銅器。

文字卜骨

遺址的分期

本年度的田野考古發掘工作,主要是圍繞被盜擾嚴重的墓地展開,同時對居址區也開展了兩次專題性質的考古調查,在摸清遺址區的四至範圍後開展考古鑽探,並對勘探發現的鑄銅作坊區、路線等選擇性小面積發掘。通過考古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材料可知,姚河塬遺址有仰韶晚期、常山下層、商代晚期、劉家、先周、西周、戰國、秦漢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物。

商周時期的文化面貌可分為以下幾期:第一期,主要是以高領袋足鬲,劉家文化的鴨嘴型鬲,商式盆、簋,寺窪文化陶器、直領罐、鬲等北方(本地)文化陶器為代表,時間大約在殷墟四期,帝乙帝辛時期,大約為文王“做邑於豐”之前。第二期,主要以周式的鬲、罐、簋、豆、盆,直領罐、鬲等北方(本地)文化為代表,約相當於西周早期成王到昭王時期。第三期,主要以周式的鬲、罐、簋、豆、盆為代表,約相當於西周中期穆王到懿王時期。

學術意義

姚河塬遺址是寧夏南部及涇水上遊地區首次發現的一處大型西周遺址。功能結構複雜的聚落形態、帶墓道的高等級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藝的鑄銅作坊,出土的青銅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貴文物,及甲骨文為代表的特殊文化產品,都顯示其絕非普通居址,而可能與關中的周公廟、孔頭溝,北京房山董家林等遺址一樣,屬於西周大臣的采邑或分封諸侯國所在,即為一個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雖不見於史書的記載,但並不影響這一發現的重要性,反而彌補了文獻不足,提供了西周王朝對西部疆域的管理與東方地區一樣,採用的也是“分封諸侯,藩屏王室”模式的證據。這是此前從未知悉的歷史之謎,因為姚河塬的發掘而得初步認識,對了解西周國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與西北邊陲地區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

遺址內發現的較多劉家文化類遺存,以及先周文化、殷商文化、寺窪文化因素等遺物,反映了商周之際寧夏南部地區出現過複雜的人群轉換及文化變遷,成為研究隴山地區與相關區域考古學文化廣泛交流和聯繫的重要線索。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