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低碳生酮飲食後,血脂的變化,這篇解釋清楚了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隻做資訊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本文4360,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

之前寫過兩篇低碳後血脂變化的文章,關心這個話題的人,我相信都看過。

但是,過了這麼久,我再去看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一些需要補充的地方,今天這篇文章,算是一個補充。

其實,我真心建議所有認真生酮的人,都要了解低碳後血脂變化的真相,原理。

很多年輕人,可能現在不關心血脂,稍微年齡大一點,你去體檢了,你就會關注這些指標了。

所以,今天,你看完這篇文章,等於讓自己心裡先有個底。


低碳後的血脂變化

低碳後血脂的變化,可能會嚇到很多人,包括醫生。

一般來說,低碳生酮飲食之後,做完血脂檢測,會檢測到膽固醇升高LDL升高。

想要弄明白個中緣由,就得先搞清楚:低碳期間,血脂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在傳統飲食(高碳水)狀態下,人體細胞主要是依靠葡萄糖來獲取能量。

正常情況下,葡萄糖在血液中『游泳』,細胞就從血液中『抓取』葡萄糖,然後『吃掉』。

那這些葡萄糖主要從哪裡來的呢?

日常生活中吃的各種米飯、面、糖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進入腸道後,迅速被分解,轉化為葡萄糖。

如果,你開始進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身體中的葡萄糖就會減少,甚至出現短缺狀態。

此時,另一種能量就會被『喚醒』,什麼呢?就是脂肪

但是,脂肪不溶於水,不可能自己到血液中去供能,這可怎整?如果有『船』能載著脂肪,在血液中自由遊動,是不是很完美?

還真的有,它的名字叫脂蛋白(lipoprotein),檢測數據上的壞的膽固醇其實就是一種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

其實,把LDL叫做膽固醇是不正確,有點類似於,把拖馬的車,叫做馬(一會解釋)

脂蛋白大小有很多種,從最大的VLDL,到中間的ILDL,再到小一點的低密度脂蛋白LDL。

一般來說,斷食12個小時以後,乳糜微粒基本上被消耗完畢,也檢測不到了,所以,一般就忽略了。

低碳後,糖消耗殆盡,開始脂肪供能,給細胞功能的是甘油三酯運輸甘油三酯的就是脂蛋白這條船。

脂蛋白這艘船上的乘客,可不止『甘油三酯』(是甘油和3個脂肪酸所形成的脂質),還有『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而且也裝著一堆救生艇,即『膽固醇』(這才是真正的膽固醇)

這條滿載的船(脂蛋白),從肝臟出發,把甘油三酯輸送到血液中,給細胞提供脂肪能量,然後又回到肝臟。

在低碳飲食期間,細胞需要大量的脂肪能量,LDL就要比平時忙活了,大量的LDL裝載著大量的『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穿梭,給細胞送脂肪。

當然LDL上面還有救生艇-『膽固醇』。

這個時候要是抽血檢查,你必然會檢測LDL水準高,LDL-P,LDL-C都可能高,這應該大家都明白了吧,想想是不是很有趣?

但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可能更有趣:


血脂的『反相模式』

當你大量增加脂肪的攝入量,三天后,反而會檢測到血液膽固醇和LDL下降的情況。

我在這篇文章中給大家有介紹,多吃脂肪,降血脂,美國一生物黑客火爆了youtube....

這樣的結果,會讓很多現代醫生都震驚,我不知道有多少醫生會看到這篇文章。

其實,現在想一想,這並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吃進去的脂肪,在腸道中被代謝為乳糜微粒,最大顆粒的脂肪,也可以給身體提供了能量(乳糜微粒會優先被身體使用,一般的脂肪量5個小時內就消耗完了)

這個時候,血液中的場景是,大量的乳糜微粒,給細胞供能,血液裡的LDL也隨之減少。

這個反相模式,最大的意義就是證明了,目前生酮飲食的脂肪供能,血脂變化是因為LDL船增多導致。

另外一種解釋,LDL受體的基因表達

最近,我看到一種新的解釋,在最新的澳洲醫生Paul Mason的演講中,它從另外一個層面解釋了這個原因。

大量的熱量攝入,或者升高胰島素水準會增加LDL受體的基因表達,會讓更多的LDL從血液循環中,轉移到肝臟中。

甚至,他汀類藥物的工作原理也是這樣的,增加受體的基因表達,把血液循環中的LDL轉移到肝臟中。

自由控制自己的血脂水準

所以,如果你想降低保險費率(假如),自由控制自己的LDL水準,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去操作:

1,在檢測前三天,開始大量攝入脂肪,盡你所能,能吃多少吃多少,通過熱量,去刺激LDL受體的基因表達,讓更多的LDL從血液循環轉運站移。

2,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刺激胰島素,也會增加受體的基因表達,降低LDL。

因為基因表達不是一種快速反饋,一般情況下,需要三天,才能看到反饋。

3,不要斷食太長時間,比如說,早上八點驗血,你可以半夜吃一頓再睡覺。

有人發現,斷食超過12小時,會直接提高LDL的水準,因為斷食會降低胰島素水準,降低了LDL受體的基因表達。

PS:斷食可能會降低甘油三酯,但是,反而會提高LDL水準,這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當然,你也可以吃一些他汀類藥物,但是我不建議你這麼操作。

看到這裡,我們了解到,低碳模式下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本身不壞,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它真的可能變壞,這也是傳統醫生害怕LDL高的原因。


為什麼醫生害怕LDL高?

在人人都高碳水飲食的時候,高LDL水準確實是有風險的,長期這樣,容易引發血管阻塞,這個理論沒有問題。

那麼,LDL本來是一艘運輸船,為什麼會變成壞東西呢?

當LDL碰到不好的鄰居的時候,就會變成壞的,那就是糖,當血糖高的時候,LDL水準也高,甘油三酯也高,也就是說血液中能量處於過剩的狀態。

這個時候,LDL很容易被糖化(glycation),會變成很壞的LDL,可能穿過血管壁,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因為,糖化的LDL,會增加細胞膜的滲透性,變得多孔容易滲透。

一旦他們穿過這層膜,就可能和一種細胞廝混,搞鬼,這個細胞的名字叫做巨噬細胞。

這些巨噬細胞有一個受體,叫做清道夫受體(scavenger receptor),這些受體隻識別被氧化(破壞)的LDL。

然後,當巨噬細胞充滿了破壞的LDL時,他們就變成了泡沫細胞(Foam cell),最終會導致血管阻塞,變成下面這樣的。

這就是被糖化的LDL,阻塞血管的原理。

這也是為什麼,糖化血紅蛋白,高血糖是衡量心臟健康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高血糖會讓LDL變壞,最終導致阻塞血管。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血管堵塞,心臟病也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一種。

所以,當你低碳的時候,血糖低,LDL就沒有那麼多風險了。

生酮後如何判斷血脂

之前我給大家講過一個理論,看甘油三酯指標,現在,隨著這些年生酮的發展,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現象。

有些人生酮後,甘油三酯也沒有降低太多,文章的最後一段我會再解釋一下。

有關如何判斷自己的血脂指標,澳洲的Paul Mason給出了幾個建議,教你如何查看自己生酮後的血脂指標。(具體背後的邏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這個youtube影片,我實在沒有精力翻譯了)

首先,如果你甘油三酯很低,那沒有問題,你可以放心了。

如果甘油三酯不低,那你去看好的膽固醇(HDL)水準,如果大於1.5,那你也可以放心。

最後,你還可以參考他們之間的比例,如果少於0.8,也可以放心。

比如說下圖這樣的血脂,甘油三酯不是很低,但是好的膽固醇(HDL)不錯,這個你也可以不用擔心。

正常來說,低碳一段時間後,甘油三酯會很低,也有個別現象,甘油三酯指標暫時還沒有降下來,原因有很多。


甘油三酯的波動性大

前面說到過,低碳飲食之後,LDL會把裝載的大量『甘油三酯』,遞送給細胞做能量消耗掉。

這樣一來,抽血檢查的時候,一般人都會發現『甘油三酯』在下降。

但是,也有例外,偶爾有人會檢測到『甘油三酯』上升。

有幾個原因,會影響你的甘油三酯水準,你選擇抽血的那個時間點,正值LDL輸送供能的高峰期,血液中「海量」的LDL正好在工作。

拿到『甘油三酯』檢測值自然會高一些,這個不足為慮,因為它並不是體內平均『甘油三酯』數,而只是那個抽血點『甘油三酯』的運輸量,參考意義不大。

很多人檢測『甘油三酯』,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指標相差都非常遠。

還有,增加了飲食中的脂肪,也可能會短暫性的使得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一點。

但是,你只要你沒有超量攝入,高於細胞需要的脂肪量,低碳生酮飲食期間,總『甘油三酯』水準肯定是下降的。

如果你檢測出甘油三酯水準高,也不要過分擔心,請回到上一段,這個時候可以看好的膽固醇,然後,看這兩者的比例

如果這些都不準,你還擔心,你可以去做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心臟鈣化檢測,炎症指數檢測、這些都是衡量心臟病的重要指標。

總之,你可以經常性的檢查血脂,和其他指標,去觀察他們的變化。


關鍵的瘦龍說

總之,你要清楚的是,低碳後的血脂,和以前的血脂情況完全不一樣。

因為,血液中的供能模式完全改變,我們必須用另外一套邏輯,去解釋血脂的變化,可能在傳統的標準來看,高LDL水準確實有問題,

但是,在低碳生酮的模式下,高LDL水準是沒有問題的,是供能模式發生了變化,引起的LDL水準變化。

我們要清楚真相,是糖讓LDL變壞了,血液中如果有過剩的能量,糖,甘油三酯,LDL都在血液中聚集,這個時候,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就很大。

而低碳生酮飲食,雖然看起來LDL高了,實際上你的心臟病風險指數是降低的,這個在virta的一年生酮飲食,心臟病風險研究中有具體的數據。

相關閱讀剛剛,美國virta這個研究,讓全世界的『心臟病患者』都沸騰了.....

262位糖尿病人,生酮飲食一年後,主要心臟病相關數據變化情況,我們來看看數據:

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他指標都是良性的:

甘油三酯 下降24%高密度脂蛋白 上升14%糖化血紅蛋白 下降17%SLDL(不好的) 下降21%LDL大小 上升1.1%ApoB/ApoA1 下降9.5%

這樣的效果,估計所有心血管醫生都會驚呆了,只是改變了飲食結構,沒有吃任何藥物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當然,醫生也會有一定的疑惑,為什麼其他指標都好,就是LDL水準升高呢?

希望這篇文章,你找到了你的答案。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