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在喝的水裡放點它,孩子積食不再犯,就連脾虛的毛病都好了!

經常有寶媽在後台問,「你說孩子生病大多都是脾虛引起的,而且你還經常說積食會導致脾虛,脾胃虛弱會引起積食,積食的孩子說明脾胃不和。說的我都暈了,這些不都是一回事嗎?」

解釋:積食、脾胃虛弱、脾胃不和,不是同一概念,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

什麼是積食

積食,其實就是脾胃虛弱的一種表現。積食會導致脾胃逐漸虛弱,脾胃虛弱了又會導致積食不斷,積食和脾胃虛弱的關係是相互的,也就是互為因果。積食,通常分為胃積和脾積兩種。

胃積,是因吃多了,導致食物堆積在胃裡不消化;脾積,則是因為胃積時間比較長,慢慢的損傷到了脾,脾的運化功能無法正常運行,就會形成長期積食、積食老不好的問題。

脾積的孩子,往往表現出食欲不振、口氣重、四肢無力、愛出汗、氣喘、營養不良、體質虛弱等。

什麼是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又分脾虛和胃虛。

脾虛是指身體運化食物、營養吸收出現問題了。中醫裡有很多氣,其中脾虛就是指脾氣不足,脾無法正常的運化食物、吸收營養,身體的正氣就會少,身體便會出現營養不良、抵抗力差等問題。直接的表現就是面黃肌瘦、精神不振。

胃虛則是指胃在受納吃進去的食物方面出現了問題,比如,孩子吃點東西肚子就脹,直接反應就是吃不下飯、不愛吃飯、肚子不消化等等,這些都是胃虛、胃氣逆行而上的表現。

什麼是脾胃不和

胃有受納之能,即接受、盛納、及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由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分為「清」和「濁」兩個部分,「清」就是中醫上說的「津液」,由脾負責運化吸收,然後運送至全身使用,而「濁」則經胃下行到小腸,再進一步消化吸收,剩下的便是粑粑了。

脾有運化之能,即消化、吸收、運送營養到全身各處三個部分組成。脾和胃兩者的功能是互相協調、相輔相成的,一方出現問題,整個消化系統便會出現問題。胃氣無法下行(消化的食物無法下送到脾,則會出現腹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噯氣等癥狀),或脾氣不升反降(脾氣升降失調,出現腹瀉、小腹脹墜、脫肛等癥狀),都會出現脾胃不和的癥狀。

怎麼調理脾胃?

既然百病之源在於脾胃,那麼如何調養脾胃不生病呢?

調養脾胃重在調節生活方式

做到常用寡糖乳清沖水喝、飲食合理、多做運動。

1、孩子每天保證充足的水分,有利於排便。常用寡糖乳清沖水給孩子喝,有健脾益胃,促進消化的作用。

?2、孩子的飲食盡量做到:少而精、溫而潔、鮮而淡、軟而緩。即吃飯不要過飽,食物搭配做到營養均衡;生冷、刺激類食物不可多吃,食物要保證潔凈、衛生、不變質;吃的食物要確保新鮮、清淡且易消化(煮熟、煮爛),吃飯時要細嚼慢咽。

3、秋季孩子的情緒不太穩定,易心情煩躁、憂愁傷感,多陪孩子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散步,對腸胃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增加腸胃的蠕動,提高腸胃的消化功能,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改善胃部的營養狀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