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跑步速度究竟該多快? 金字塔訓練模式教你找到最佳配速

強度,即配速是馬拉松訓練的核心,想要更高效地進行馬拉松備戰,金字塔訓練模式是不二之選。其本質是在備賽訓練中,合理安排不同配速、不同跑量的訓練,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掌握適合自己的配速呢?

實際上,不同的馬拉松水準,在訓練中應採用相應水準的配速,方能達到最佳訓練效果。

輕鬆跑即俗稱的LSD訓練,往往安排在馬拉松備賽階段的初期。其位於金字塔的底部,表示佔總跑量的比例最大,目的是為了打下良好的有氧基礎,並提升疲勞恢復能力,為後期更高強度的訓練奠定基礎。輕鬆跑時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78%,一次訓練時長介於30-150分鐘,一次輕鬆跑訓練相當於周跑量的25-30%。

馬拉松配速跑是另外一種形式的LSD跑,但強度更高。顧名思義,就是以採用馬拉松比賽時實現目標成績的預計配速進行訓練,從而掌握比賽節奏,樹立信心,增強比賽時的自信。該種跑法位於金字塔第二層,佔總跑量的比例僅次於輕鬆跑,常用於賽前3-4周的訓練。馬拉松配速跑一般相當於最大心率的78%-88%,持續40-110分鐘,一次訓練的量大約佔周跑量的15-20%。

抗乳酸跑主要是訓練身體對抗乳酸的能力,跑步時一旦提升配速,往往很快就會陷入疲勞,這主要是由於乳酸堆積引起的。因此,想要真正提升能力,必須進行一定的抗乳酸跑訓練,從而提升身體對抗乳酸和耐受乳酸的能力,該種跑法位於金字塔的中間。抗乳酸跑強度較大,相當於最大心率的89%-92%,一般20分鐘/組,也可4組5分鐘的練法,一次抗乳酸跑的跑量相當於周跑量的10%。

大名鼎鼎的間歇跑位於金字塔的上層,表明其強度較大,因此,間歇跑的跑量也相對較小。通過這種較短時間、較大強度、但跑量較少的訓練,可以很好地刺激心肺系統,發展最大攝氧量,幫助突破瓶頸,有效提升耐力。

衝刺跑是強度最大的一種跑法,因此位於塔尖。馬拉松跑者進行衝刺跑訓練,可以提升爆發力,從而有利於跑步經濟性的提高,快跑是為了更輕鬆地慢跑。

本報綜合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