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臟老是不舒服,吃利尿葯?是葯三分毒,遠離冠心病,注意這幾點

心功能

幾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終都會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均可造成心肌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最後導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利尿劑則是心功能的「守護神」,是心衰治療不可缺少的藥物。下面就說說長期使用利尿劑不可忽略的那些問題,為了自己或家人請收藏

「是葯三分毒」,這種觀點已經深入人心,目前的事實是,臨床常用的藥物都已經過多期嚴格臨床試驗,被證實人體短期服用不會出現不良反應。然而,由於利尿劑在心衰的治療上具有效果確切,起效迅速,臨床上常用於心衰、高血壓患者,並需長期使用,因此我們應對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有充分的認識。


利尿劑如何「守護」你的心功能?

利尿劑尿藥物在心衰應用廣泛,且效果確切。其主要藥物作用機理是通過快速增加腎尿量,減少有效循環血量,從而減輕回心血量最終減少心臟泵血量負荷,從而改善心功能,重新建立新的血流動力學平衡。


利尿劑分為噻嗪類利尿劑(氫氯噻嗪)、襻利尿劑(呋塞米)、保鉀利尿劑(螺內酯)三類。


● 噻嗪類利尿劑適用於大多數無利尿劑禁忌證的人群;

● 襻利尿劑多用於伴腎功能不全人群;

● 保鉀利尿劑不會引起鉀的過量流失,但其降壓作用弱,不宜單獨使用,常與其他類利尿劑合用。

長期使用利尿劑,你要關注這幾點


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是給予利尿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由於人體本身腎臟離子通道特性和利尿劑的作用靶點,藥物在發揮利尿作用同時,會不可避免導致鉀、鎂等微量元素的流失,引起低鉀、低鎂血症。電解質紊亂會誘發心電紊亂,進而出現心律失常,此時應密切監測血液中的離子情況,及時補充鉀鹽和鎂鹽。聯用ACEI,或給予保鉀類利尿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螺內酯能一定程度預防鉀鎂鹽的丟失,但用藥過程中需嚴格監測血電解質水準。

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

利尿劑長期使用會過度激活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尤其是內源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長期高度激活反而會導致外周血壓升高,長期高血壓會加重心臟後負荷,加重心衰病情進展。因此,心衰患者在使用利尿劑同時,應同時給予外周神經受體抑製劑的治療,包括ACEI和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

播放GIF

低血壓

人體血壓的形成由兩個因素構成,一方面,外周血管(包括動脈和靜脈)管壁內平滑肌收縮力與心肌收縮力相對抗,心肌收縮力形成人體的收縮壓。另一方面,人體的循環血容量是否充足也是保證血壓的重要因素。長期過量給予利尿劑可導致循環血容量嚴重不足,出現直立性低血壓,因此,利尿劑的使用應根據每天飲水量確定使用量。

尿酸代謝不良

有研究顯示,長期使用利尿劑有一定幾率引起尿酸代謝不良。利尿劑引起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風的機制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利尿劑由於尿量增多,會引起血容量減少,同時增加近曲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另一方面,利尿劑與尿酸代謝途徑類似,均通近曲小管管壁內同樣的轉運系統(尿酸轉運蛋白)分泌,因此長期使用利尿劑會競爭性抑製尿酸的分泌;同時,利尿劑還可促進近端腎小管尿酸轉運蛋白,增加血尿酸重吸收。不同利尿劑對腎臟尿酸排泄途徑的阻礙程度不同,導致尿酸升高的程度和發生率不同,相對於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髓袢利尿劑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發生率最高;而長期給予阿米洛利、氨苯喋啶的心衰患者,血中尿酸水準上升的發生風險較低。

脂質代謝紊亂

長期使用利尿劑引用脂質代謝紊亂並不多見,利尿劑低劑量噻嗪類利尿劑很少引起明顯的脂質異常改變。有研究者指出,在利尿劑治療的前6個月~1年的時間裡,血漿膽固醇水準升高,但隨後可逐漸降至治療前水準。噻嗪類利尿劑可使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水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

很多患者可能看了這些藥物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後覺得有些恐懼,或者有心衰潛在危險的患者開始關注到自己的心功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