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小龍花四個小時做了關於微信一切的演講 到底有哪些乾貨

(張小龍在2019微信公開課PRO上演講 圖片來源: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1月9日晚上7點半張小龍演講開始時,台下有幾千人在聽。深夜11點半結束的時候,場館內依舊還有幾千人。

“特別感謝,大家跟我一起完成這樣一個行為藝術。”演講過半,晚上10點左右,張小龍喝了第N口水後,他解釋說,微信講究實在,但也不反對偶爾的形式化一下,比如現在這樣,深夜時分,幾千人聚在一起聽一個人滔滔不絕講了一場關於微信一切的演講。

如果不是憑借微信“封神”的張小龍,很難想象,深夜時分台下能有幾千名觀眾在場。

他為微信和很多APP不一樣而自豪,他說,異類表示你是與眾不同的,“在我看過來,與眾不同就是優秀的代名詞。”

他的講述,可以視作張小龍對於微信的“回應一切”。

經濟觀察網記者就此現場整理了10個部分的乾貨:

1、關於微信最新改版

其實每一個大的改版都會帶來很多人的不適應,特別是微信10億用戶量級的產品。

當我們認識到任何一個改動,都會有5億人站出來不滿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不能按用戶的投票決定要不要改。如果用戶投票,我們什麽都不能改了。我們只能按照自己專業的判斷,覺得我們應該往哪一個方向去做。

微信7.0新版,我們試用了很長時間,一直在兩個版本之間不停的切換,我用了兩個月之後,發現我不願意切回到舊的版本去了,我知道這個應該我們用戶可以接受。也許他們一下子覺得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們適應過來以後,也會接受的。

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讓我們的產品往前去適應這個時代,而不是害怕用戶的抱怨就不去改變它了。

2、關於微信的初心

微信的初心是什麽?

這是我第一次講初心這個詞,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庸俗化的詞。我怕大家聽不懂,所以先把它拋出來,用另外一個詞替代它,我把它叫做一種原動力。

微信的原動力是什麽?

總結為兩點,第一點在公開課裡提過,作為一個工具來講,微信希望自己一直是做成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性的產品。

微信本質上是一個工具,那怎麽樣解釋我們做公眾號,小程式這樣一系列的東西?這是要提到微信第二個原動力。

我們做小程式或者小遊戲也是這樣一個原動力,小遊戲、公眾號、小程式,所有平台類型的,都是在幫助那些真正在創造價值的人,讓他們的價值能夠體現出來,並且獲得他們該有的回報,這是平台的目的。

3、關於小程式

小程式的使命剛剛提到,是讓創造價值的人獲得回報,我們都是圍繞這個點展開的。

很多人看不懂小程式為什麽去中心化。當你明白我們的原動力,就明白小程式有這樣的做法。為什麽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我們公司自己壟斷頭部的小遊戲,小程式,就沒有外面開發者什麽事了。

那樣看起來騰訊可以從中短期獲利,因為自己壟斷頭部的流量,但整個生態也沒有了。

我們更看重整個平台的健康度,而不只是扶持自己的流量,或者扶持自己公司內部的產品。

4、關於競爭對手做小程式

今年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推出小程式這樣的平台。有很多公司參與來做是好事情,同時我們也並不擔心這種競爭。

雖然大家做的東西都叫小程式這樣一個名字,可能一些代碼的接口跟我們都是一樣的,但是我並不擔心對我們構成很大的威脅。除了每個公司的平台和團隊都是不同的,他們的性格、能力各方面是不同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差別,在於做這個事情的原動力是什麽。

如果只是借由小程式這樣一個載體來做流量的生意,我自己一點都不看好。如果只是讓自己好,不讓別人好的事情,不會太長久。

5、關於小遊戲

小遊戲做到現在,從商業角度來說是挺不錯的,獲得現金收入也超過預期。

但對這個結果,我個人並不是特別滿意,因為它離我們的期望還有一個差距。

我們期望並不是獲得更多現金的回報,而是這裡高品質原創的遊戲。

騰訊公司並沒有要求我們做小遊戲的平台,也沒有頂一個目標要求通過這個平台獲得多少的收入。微信裡面沒有收入壓力,因為當你的服務做好了,收入自然就會產生。

我們為什麽做小遊戲的平台,最終希望小遊戲終點走到哪裡去?

我認為只有當我們的遊戲充滿了各式各樣創意的時候,並且讓這些創意得到他應該有的回報,那麽我們這個平台才能真正變得很有價值,因為最終我們的用戶會在這裡使用最多,並且給用戶帶來的價值也是最大的。

6、關於朋友圈三天可見

很多人問,為什麽要有三天可見?如果沒有這個,朋友之間也不會反目。

我想簡單解釋一下,作為設定裡面的開關,用的人很少,做過產品的人都知道這一點,很多人來設一個開關。

但是這個開關是我見過微信裡開關用的最多的開關,有超過1億人會把這個開關給設定三天可見。可見是一個強大用戶的需求。

7、關於逃離朋友圈

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圍的人當做全世界的人,但往往並不是這樣的。

朋友圈發布了六七年了。有一個數據一直在增長,就是每天進入朋友圈的人數。到現在還是每天都在上升。

現在有7.5億人每天都進朋友圈,每天進十幾次,總數是100億次。

7.5億人進去的是一個什麽東西?它變成一個人的基礎功能,是每個微信用戶每天都要完成的任務,完成了一個普通人這一天的社交。

這是中國人線上最高效的社交工具,所以每天有這麽多人反覆進入到朋友圈裡。

8、關於影片動態

很多人說微信大力做影片,我不這樣認同。微信怎麽可能做某種技術領域的事情呢?

微信要做的是通訊社交平台的事情,影片動態是另外一種社交的動態。

微信的影片,是真實記錄自己這個真實的世界。最終走向,讓一個用戶在壓力最小的情況下很自由的拍一些東西,記錄他自己或周圍的世界,同時讓他有動力去自由的拍一些東西,記錄他自己活著他周圍的世界。

8、關於AI

微信一直在投入很多的精力做AI。

很多人並不知道微信裡面的語音識別,是微信內部的語音識別團隊在長達幾年裡一直在做的工作,並且每年優化識別準確率。

我們投入在做語音識別的時候,業界對AI這一塊並沒有特別大的關注。我們並不會跟風來做AI,而是說AI是要落地到我們實際的功能或者場景裡面去。

人去駕馭工具,人會變得更強大。但當AI工具會超出傳統工具的範圍,變成可以駕馭人的工具。

對於一個可以駕馭人的工具來說,我們會對他保持一定的警惕。

9、關於善良

對前不久的段子做一個澄清,關於善良的。

我特別害怕一句話被斷章取義,變成句子去傳播,這個對我來說是不太理性的。我當時只想強調的是,我們對用戶的態度必須是善良的態度,而不是一種套路的態度。並且這種善良是基於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是非理性的善良是愚昧的善良,善良本質是一種能力。這種善良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善良,它也不是道德潔癖。對用戶用真正理性的善良,用戶才能長久的使用我們的產品。

而且作為我們的同事,能進到公司已經足夠的聰明了,大家已經缺的不是聰明了,而是對待用戶的態度而已。

10、關於微信下一步

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微信下一步要做什麽?

對於未來,這個時間可以面對微信的未來,剛好八年,也到了微信十億用戶,對我們團隊來說在思考一個問題,微信開始面對下一個八年新的挑戰。

這個新的挑戰不是來自競爭對手,而是來自於在用戶層面,用戶過去幾年之後,每一年用戶在變化,就像我剛剛說的三五年就是一個時代,我們要面對新的用戶時代新的用戶產生的需求。

不管怎麽面對這些需求,我覺得以微信做事風格,如果我們始終像過去微信一樣,我們始終瞄準的是最好的工具,並且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這樣一個原動力做,我們再怎麽走也不會走的太偏。

微信的夢想是什麽?從個人用戶的角度來說,希望成為每個人最好的朋友,雖然它是工具,但是它是工具性的朋友。從平台角度來說,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市場,而這個市場是要創造價值的市場,在強和大之間,我們從會選擇大這邊,對於市場來說如果做大了,要限制你,如果剛起步會扶持你,我們希望這個市場反而是一個非常活躍、充分競爭的市場。即使面對未來,我們很少威脅來自競爭對手,威脅反而來自我們自己。自己有沒有很好組織上的優化,自我組織的能力,只有基於這種能力,能不能繼續保持一種很創新,能夠不斷突破的能力。

以下為張小龍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張小龍。

剛剛我們在下面看了一下這些吐槽(“微信之夜吐槽版”開場影片),非常好,因為我每天都在聽到這樣的聲音,都已經習慣了。我覺得在中國來說,每天都有5億人說我們做得不好,每天還有1億人想教我怎麽樣做產品,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個事情。但是我來這裡不是為了教大家怎麽做產品的。

每年我們公關同學問我要不要參加公開課?我總是說我還沒有確定好,我還是要想一想,後來我跟他們提了一個條件,如果我要來的話,能不能把我的時間放到更加晚一點的時間,因為我特別希望我有一個特別好的狀態跟大家做交流。後來我用了一個理由說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過來參加一下,因為你連續好幾年來參加,突然中斷了,有一點把一個行為藝術突然中斷的感覺。

有的時候我確實覺得這個更多像一個行為藝術,因為你很難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裡面表達清楚讓別人知道。這是一個很長的周期,而且大家都知道我並不擅長演講,我覺得演講是一個技術活,是挺專業的事情,我挺尊重專業的。在演講方面我是業餘的。我希望參加這樣一個會議,更多只是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有一個面對面的交流。

特別是今年這樣一個時間點,我覺得很特別,如果是去年的話,大家都會說“七年之癢”,我只能總結怎麽樣“癢”的。今年是8年,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微信的日登錄量超過10億,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里程碑,這可能是國內歷史上第一款APP有10億DAU的數量級,我們也沒有公布過,可能在我們自己看過來,這只是哪天達到的一個問題。但是對於一個做互聯網產品的人來說,應該還是一個很值得慶祝的一個事情。

特別是最近我們發布了微信7.0版本,當然又有5億人吐槽,有1億人教我怎樣做產品了,並且還有8億人看不懂我們一句話“因你看見,所以存在”到底是什麽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嗎?看懂了舉一下手讓我看一下。

謝謝大家!謝謝這麽多知音,有10%的人舉手了。這一句話可以從很多的層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裡面發了一段王陽明的《心學》,但是並不只是從這一個維度,我覺得是從很多的維度,我不想做一個解釋,我覺得有一個神秘感特別好,每個人有自己的解讀是特別好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會更好一點,就像微信這麽多年以來,微信的啟動頁面總是一個人站在地球前面,剛發布的時候,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麽是一個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個人站在月球前面,那個時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對於這個點,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為我們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這麽多年以來,每次當你看到微信這樣的一個啟動頁面,你可能都會有一個想法:這個人在幹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麽?過了一年你的想法會變一點,再過一年又會變一點。正是因為這樣,我覺得才是一個特別好的啟動頁面,因為他把想象空間留給了用戶自己,10億用戶有10個億的理解,他會找到打動它的點。所以看起來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啟動頁變來變去,微信這個不會變,並且我相信將來也不會變。

關於設計原則

有一個朋友說,在互聯網界,微信就是一個異類。所謂異類,就是和其他的產品都不一樣。我其實很驚訝,也很自豪。

自豪的是,做異類是表示你與眾不同,那就是很優秀了。驚訝的是,其實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個好產品的底線,居然就與眾不同了。那是因為很多產品不把自己當產品看待,不把用戶當用戶看待。而微信,做到了這兩點。

微信和很多產品不一樣的一些點,會在很多地方體現出來。比如,很多APP到了春節等特定節日的時候,就把logo和界面變成紅的、黃的,變成像番茄炒蛋一樣。但是微信不會這麽做。很多人可能會問我們為什麽這麽堅持。

這次的公開課我把時間放在晚上,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認真準備一個東西來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會超時,在晚上這個超時的空間是很大的。

現在,微信到了10億的DAU,在這樣的一個點上我更願意花一定的時間,從微信的起源、本質這些方面來更加全面的講解一下微信背後到底我們在想什麽。

其實有時候我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麽樣的產品是好的產品?是說它有很多的用戶?說它讓人上癮,還是什麽樣的?

我記得在很多年前,當我們在用蘋果手機,我們會研究為什麽會設計這麽好的產品出來?我記得有一位德國的產品設計師Rams總結過好的設計的十個原則,這位設計師也曾經是蘋果公司特別推崇的一個人。

我把這十個原則念給大家聽下,大家可以對照微信來思考一下,會很有意思。

第一個原則是好的產品富有創意,必須是一個創新的東西;

第二個是好的產品是有用的;

第三個是好的產品是美的;

第四個是好的產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個是好的產品是很含蓄不招搖的;

第六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誠實的;

第七個是好的產品經久不衰,不會隨著時間而過時;

第八個原則是好的產品不會放過任何細節;

第九個是它是環保的,不浪費任何資源的;

第十個是盡可能少的設計,或者說少即是多。

其實我在這裡偷換了一個概念,將設計替換為通用的產品。很多人會認為這是針對蘋果這樣的硬體產品的設計原則,但其實軟體產品與用戶的互動反而是更加頻繁的,你做出這樣的提示,用戶就會這樣做,那樣的提示就那樣做。並且本質上,不管是硬體產品還是軟體產品,都是工具。對於工具設計的原則,都是適用的。之所以提到這是個好的設計原則,也是因為我認為業界很多產品並不注重產品設計,或者說不把它作為一個自己追求的目標,還只是一種功能的堆砌或者對用戶價值的榨取。

而微信從來不做節日運營或者logo的變化,很多人會說微信很“克制”。但其實這並不是克制的結果,本質上是因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種好的設計原則,使得我們不會去做很多影響設計美感的事情。

而我觀察到的很多業界的產品經理,其實畢業後就會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誤導。因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變現,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產生流量如何變現。一旦圍繞這個目標,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經不是做最好的產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獲取流量而已。

這並不是我們倡導的原則,我們更多倡導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產品分享用戶。

有一次我問同事一個問題,PC時代,PV最大的頁面是什麽?答案是IE瀏覽器的404頁面。我問大家,微軟為什麽不在這個頁面放廣告呢?同事們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是啊,為什麽微軟不在這麽大流量的地方放廣告呢?為什麽微信不在啟動頁放開屏廣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時間有多少?你花在最親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時間多,還是你花在微信的時間多?如果微信是一個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願意花那麽多時間給它。那麽,我怎麽捨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臉上,貼一個廣告呢?你每次見他,都要先看完廣告才能揭開廣告跟他說話。

很有意思的是,因為遵循原則,很多東西我們又必須堅持去改變。

這裡讓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個特別大的調整,也有很多用戶吐槽,覺得非常不習慣。

其實任何一個大的改版都會帶來用戶的不滿,因為人習慣於自己熟悉的界面,覺得是最好的。我們沒辦法讓10億人來投票決定什麽是好的,也投不出來。那怎麽才能通過改變尋求設計的優化,讓它變得更好呢?這個決策必須遵循好的設計原則。

就像微信7.0版本的時候我們內部使用了很長時間,我自己一直在兩個版本不停的切換,當我用了一段時間,我不願意切換到舊的版本去。也許用戶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們適應以後也會接受。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用我們的產品不停的適應時代,而不是因為害怕用戶的抱怨就不去改變它。

尤其是UI上,我們永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滿意。但是,我們比如讓產品越來越美,符合甚至引導當前用戶的審美,而不是落伍於時代。

關於微信的歷史

說完微信一直以來堅持的設計原則,我想簡單回顧一下微信的一些歷史。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當時我寫了一封郵件給Pony,開啟了微信這個項目。這個事情是真實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實的傳說,比如去過某某寺廟:)想到那封郵件,我時不時會覺得有點後怕,如果那個晚上我沒有發這封郵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沒有微信這個產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個團隊做的另一個微信。

我發現很多想法是突如其來的,或者說,是上帝編好程式,在合適的時候放到你的腦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在微信上線之前的一年裡,我們把QQ郵箱做到了國內第一名,然後在郵箱裡面又做了很多嘗試,包括泛舟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折騰的郵箱裡面的閱讀空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