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話深圳設計互聯大展策展人:“虛擬”的世界需要真實觸感

11月7日,展覽“造物新世代”將在深圳設計互聯舉行,這也是設計互聯自去年開館以來主展館的第二次大展。在全球化的時代,“工藝”意味著什麽?數字技術與傳統工藝如何彼此影響?設計與消費有怎樣的關係?展覽開幕之前,策展人之一陳嘉莉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的專訪,分享了她對於這些問題的理解。

如何運用“工藝”回應當代人的生活、關注自然環境,進而設想未來,是設計互聯展覽“造物新世代”希望引發觀眾去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展覽由設計互聯高級策展人陳嘉莉與策展人潘愛心等負責策展。在設計互聯的主展館中,陳幼堅、朱哲琴、石大宇、邁克爾·揚、上下、楊明潔、張永和等50多位參展者的百餘件作品將根據一定的脈絡展現在人們眼前。

羊舍扶手椅“榫卯的重構”

面對這個充斥著“螢幕”的世界,人的“觸感”漸漸喪失。在陳嘉莉看來,我們始終需要身體的參與去感知這個世界,而“工藝”是讓人們回到現實、回歸“觸感”的途徑。另一方面,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工藝無法脫離現代技術兀自存在,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成為未來設計的重要趨勢。“傳統造物裡有許多可以運用到當代的東西,”陳嘉莉說道,而與此同時,數字技術對於傳統工藝的保存也能起到推動作用。

“機器中的思維”針織系列

在陳嘉莉看來,好的設計並非一定是大眾所能接受的消費品,也絕不是只可遠觀而無法進入生產消費環節的“作品”。同樣,實用和美觀也不是衡量設計好壞的普遍標準。以“機器中的思維”針織系列作品為例,編織者的腦電波經過測量和翻譯後,被傳回位於東莞的工廠用以控制編織過程。這一系列試圖探索手工藝的邊界,“怎麽用個人、身體的數據去做設計,這只是一種呈現的方式。編織本身非常傳統,但是融入技術後能夠使它具有個人特色,代表個人情感。”而在“理想社會”中,作品《天青》由一系列瓷瓶組成,每一個瓷瓶的釉色都與霧霾天空的顏色相對應,釉色本身的美和它的含義之間的反差也許會讓人感到困惑。“這個對比非常有趣。我們希望人們看一件展品時,不只是看它的美,看它的工藝有多精準,而是思考設計師通過工藝品表達的看法。”陳嘉莉說道。

《天青》

澎湃新聞:展覽的中英文名稱“造物新世代”“Craft: The Reset”分別包含了“全新”“清零”的意味,對於如今的設計,這種“全新”和“清零”體現在哪些地方?

陳嘉莉:這樣的含義包含了兩個方面。第一,我們希望通過展覽探索工藝在這個數字時代的意義和定義到底是什麽,對於“什麽是工藝”的問題開始反思。第二,我們試圖探討工藝如何“重啟”並改變我們的生活?通過挖掘傳統工藝的價值和智慧,我們可以重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並重新思考我們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澎湃新聞:哪些因素或時代背景孕育了這樣的一個“新世代”的誕生?

陳嘉莉:我覺得總的來說有三點。第一,現在對於工藝感興趣的群體主要集中在“80後”“90後”,他們成長於全球化的時代,見證了其他國家對於工藝的重視。很多時候工藝代表了國家的身份,工藝是一個載體,通過工藝,這些年輕人渴望了解中國自己的身份,尋找自己的歷史。

第二,在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影響下,國家之間出現了一些“同質化”的現象。當代的人需要尋找自己特殊的定位,他們可能需要回到過去,回到“工藝”。

第三,我們和很多設計師探討這個問題,他們覺得,在中國這個高度數字化的社會中,我們觸摸的都是螢幕,越來越缺乏“手動”的體驗,這讓我們去反思,觸感,或者說身體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越來越虛擬的世界,需要越來越真實的體驗。工藝可以帶給人一些回到現實、回到“觸感”的感受。

澎湃新聞:展覽中的展品和種類相對繁多,在前期籌劃時,你們是如何選擇參展者和展品的?策展時,如何將展品進行歸納並組織?

陳嘉莉:我們首先梳理了展覽的故事和脈絡,從“工藝的複興”的複興開始,探索工藝的傳統價值,再思考如何將這樣的價值當代化。在第二部分,我們對傳統工藝進行“拆解”,比如在融設計圖書館,我們會看到很多工藝背後製造的過程。在第三部分“迭代與創新”,我們思考如何結合傳統技術和新技術。第四部分“理想社會”通過工藝去保護環境,帶來更好的世界。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希望觀眾能夠反思過去,觀察現在,探索未來。

有了這些脈絡以後,我們在不同的城市拜訪了許多工作室,也去了很多與工藝相關的學校,比如中央美術學院等等。然後,我們收集到很多在這一領域裡最有趣的事件,再按照剛才所說的板塊進行劃分。

「上下」“大天地”系列碳纖維椅

澎湃新聞:此次展覽的參展者來自世界各地,對於一個本土的工藝設計展,你們對於展覽的國際性和在地性是如何考慮的?

陳嘉莉:這是一個關於中國設計的展覽,在挑選的時候,我們有比較嚴格的思路。展覽中外國設計師的作品分為兩種,第一,他們是在中國創作的,和中國的情境有關。第二,他們使用中國的材料或工藝,將它們更新或轉化成當代的設計。

澎湃新聞:在前面的採訪中,你提到了傳統工藝以及它和當代的關係。如何理解兩者之間的聯繫?

陳嘉莉:在如今這個數字化的年代,我們追求越來越新的科技,很多時候遺忘了傳統造物裡也有許多可以運用到當代的智慧。我覺得傳統工藝和當代結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第一,這種結合應該適合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和方式。比如“上下”的一把椅子,它的式樣基於明代樣式,但是它使用的材料是碳纖維,這極為纖細的結構可以承受超過130千克的重量,但自重卻只有同等規格木質家具的五分之一。如果將它放到日常家居環境中,使用起來很方便。椅子的顏色根據當代人的審美進行了調整。雖然它的結構沒有變,但是完全可以融入當代的生活場景。

第二,設計師們會去了解中國不同地方的傳統材料,了解中國傳統工藝背後的一些製作原理,再把這些原理運用在常用的新產品上。比如“品物流形”參考了余杭油紙的製造工藝。油紙原本用於製作紙傘,但當代人不太會使用它。設計師由此完成了竹紙椅,皆使用原用於紙傘的竹紙製成。它有余杭的特色,但也是當代人常用的家具。

竹紙椅“飄”

澎湃新聞:你談到了傳統工藝對於當代設計的啟發和影響,那麽另一方面,當代的數字化技術對於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傳承是否也有一定的推動?

陳嘉莉:對。比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展品“竹亭”,它用竹棚的工藝技術製作而成,但是設計團隊首先做了大量建模,模擬竹子的表現,根據這一表現,通過電腦程式來估計它未來的造型、估算每一根竹子的截點,電腦的計算可以省去很多人工的探索。有趣的是,作品實現的時候往往會讓人看到驚喜:它可能不會完全和電腦的模型一樣,因為有人工的參與,每根竹子的特性也會與電腦測試的不同。通過結合電腦技術,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又能讓工藝比較簡單地得以保存。根據設計師的說法,對於這樣的竹亭,普通人都能進行搭建。

竹亭的模型

澎湃新聞: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手工藝的從業者面臨怎樣的未來?

陳嘉莉:首先,以“竹亭“為例,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從零開始去學習這樣的傳統工藝,因此需要更高效和更容易被傳播的方式。第二,中國有很多“非遺”,在展覽中可以發現,許多參展設計師會去當地學習那些工藝,與他們合作,然後發展出經營的模式。至於這種合作是否是一個好的方向,我們希望留給觀眾自己去判斷。

Florian & Christine的 “未來海洋工藝”作品

澎湃新聞:展覽的第四部分“理想社會”展現了通過設計來實現可持續、喚起情感或者引起反思的能力,除了實用和觀賞性,現在的設計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陳嘉莉:我們認為設計師們需要思考他們和環境的關係,這是整個產業在思考的問題。設計師能夠擔當的很好的角色在於,如何通過生產機制和工藝手段去帶來保護環境的結果。其中我們邀請了FFIXXED Studio,他們循環使用工作室裡廢棄的布料,重新編織成新的布料,這一過程都在他們的工作室裡發生,雖然這個量可能很小,但是它有意義。FFIXXED Studio 的這一類作品也獲得時尚界的認可。另外一類設計師是用過運用被廢棄的材料, 去反思我們與環境的關係。 例如Studio Florian & Christine的 “未來海洋工藝”是針對香港海濱廢棄物發起的設計調研項目,該項目以海洋廢棄物與汙染物為原材料,聯合香港傳統的手藝人共同創作富有地方價值的作品。經過材料檢驗與實驗,設計師們收集大量的海洋塑料與玻璃,將這些廢棄物改造成融合文化、工藝與設計的新產品,以此培養公眾變廢為寶的意識。

除了環境之外,有一些展品和社區相關。我們請了駐北京的荷蘭設計師亨尼·范·尼斯特魯伊,用一種代表中國的家具馬扎,教一些普通人怎麽在上面編織。設計師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參與者一起織造他們自己的馬扎,由此致敬“馬扎”本身的社交象徵意義,人們一起閑聊,分享手工藝製作心得,參與社區活動。

FFIXXED Studio作品

亨尼·范·尼斯特魯伊在活動中向人們展示如何織造馬扎

馬扎

澎湃新聞:展覽中的許多設計品,或許並非普通觀眾所能夠或願意消費的,對於大眾來說,呈現這樣一個展覽有怎樣的意義?

陳嘉莉:其實展覽中也有很多普通人能夠消費的作品。這個展覽很有親切感,第一,展覽上有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展品,第二,許多展品是在生活場景中會看到的東西,比如椅子、地毯、衣服等等。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新銳的東西,但我們會做一個相對的平衡。

設計是一種思維方法:根據需求,用系統性的方法來實現。很難說它是否要符合很多人的消費觀、或者完全不用於消費,才能算好的設計。而像“機器中的思維”針織系列這樣相對前沿的作品,我們需要這樣的展品來告訴人們未來的趨勢是什麽。未來還沒有發生,我們需要一些比較前沿的實踐來回答這些問題。

澎湃新聞:在你看來,未來的設計趨勢是怎樣的?

陳嘉莉:數字化在設計裡的應用會越來越發達,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會持續介入設計。一方面, 我們往前看去追求科技的突破, 另一方面,我們往後看, 從傳統、工藝裡面拿取智慧、靈感,並重組我們的價值觀。人不可能永遠活在螢幕面前,或者虛擬世界裡面。我就覺得這是兩個極端,但也是互相影響、並行發生的兩個趨勢。

這種交叉影響可以在Sky Yutaka 的作品燈花2.0中體現。 SKY YUTAKA是一家建築事務所,成立於香港,致力於未來主義藝術裝置、景觀設計和建築。燈花2.0 是一款互動式動態照明裝置,靈感源於中國傳統紙製工藝品,包含四個可折疊的花朵,花瓣部分使用布料與竹材製做。它突出了傳統工藝與充滿未來感的體感設計之間的碰撞,回應了當下快節奏社會重新對傳統工藝燃起的興趣。

燈花2.0

澎湃新聞:設計互聯是否會對本次展覽中的展品進行收藏?從去年年底開館至今,設計互聯的館藏有了怎樣的發展?

陳嘉莉:有一部分展品會收藏,比如馬扎、燈花2.0和一些其他委任的作品。有些不完全是委任,但是支持他去完成。

設計互聯不是一個普通的博物館,不會不斷地進行收藏,而是通過展覽去豐富收藏。所以這些藏品都反映了設計互聯展覽內容的發展,也代表了我們對於某一個年代的社會命題的看法。和傳統博物館不同,不是根據某個領域的歷史發展,而是我們對於當下環境的回應。

展覽將從2018年11月7日持續至2019年2月19日。

(文中圖片由設計互聯提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