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考工記”見人見藝見心:一次匠心獨運的文明交流互鑒

早在中國2500年前,我國《考工記》一書有雲:“知得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作為先秦時期重要的工藝文獻,《考工記》不僅記載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陶瓷、打磨六大類、30個工種的詳細內容,根據其定義,“工匠”為聖人所創造之物的記錄者和傳承者。如今,大國工匠的“匠心”與“匠藝”同樣被時代所記錄與傳承。

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作為開年大展,1月11日開幕的“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無疑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獻給觀眾的一場品鑒高水準手工藝術之美的重磅之作。中法“工匠”邂逅於國博,以一場橫貫古今、對話東西的大展,共同呈現手工藝共通之美,具象闡釋中法當代“工匠精神”。

見人:一次中法當代“匠人”的集體對話

“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以中法傳統手工技藝的當代創新為主線,邀請15位法國手工藝大師與11位中國手工藝大師、非遺傳承人和知名藝術家參與,共展出作品180余件(套),涉及陶瓷、玻璃、金屬鍛造、麥稈編織、榫卯、皮革、皮影、玳瑁、折扇、折傘、褶襇、全形拓、凹版照片術、木版水印等。中法雙方策展人介紹,展覽所邀藝術家的技藝或源於家族傳承,或出自名門,都有著數十年的積累,深得技藝精髓。與此同時,他們又都以大膽創新而成為各自領域的時代翹楚,其作品的工藝、形製、材料,融入當代氣息,既具有傳統的根基,又帶有當代的審美,呈現出傳統手工藝的當代活性。

在展覽開幕式上,中方藝術家代表甘而可與法國藝術家代表傑拉德·迪綱共同表達了文化交流與分享的願望。他們表示,不論國籍,身為藝術家,自己的使命是通過分享,讓傳統文化永恆傳承下去。希望借助此次展覽,觀眾可以聚焦作品中的激情與人類共通的情感,呼籲全社會對“工匠”進行保護。

展覽以中法手工藝術家作品共存一個空間的展陳形式,分置各單元之中,為對話營造空間,細分為“大美日常”“重塑空間”“對話五行”“造法自然”“平面洞天”5個單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美日常”單元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甘而可與法國手工藝大師克里斯蒂安·博內特、羅蘭·達拉斯佩、塞爾吉·阿莫魯索均擅長使用貴重材料(如漆、銀、玳瑁和稀有皮革),此次他們的作品在同一主題下聯袂展出,突出其個性特點的同時又反映了注重實用功能的共性。在“對話五行”單元中,大師們還與自然界的基本元素建立有啟發性的對話。中國國家級非遺項目油紙傘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畢六福與法國藝術大師米歇爾·赫爾托特共同以“傘”為載體,彰顯傳統民族藝術的生活美學魅力。

見藝:一場關於傳統與當代的“匠藝”呈現

與以往展覽不同的是,許多手工藝大師親自參與布展。正如本次展覽法方策展人代表、法國HEART & crafts公司總經理蓋爾·迪普雷所言:“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作品的安裝過程就是藝術家藝術創作的過程,這一過程同樣被視為是作品的一部分。布展過程既是參加本次展覽的手工藝大師交流與展示自身技藝的過程,也是感受不同類型手工藝術家精湛技藝的過程。”

擁有法國文化部“藝術大師”榮譽稱號的藝術家希爾萬·勒·岡與中國非遺項目蘇扇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健共同以“扇”為主題創作了相關作品。“從歷史角度來看,中國折扇最不可思議。中國折扇講究文和雅,突破了單一材料和形式,是精致的藝術品,這和中國偉大的歷史文化有關。”希爾萬·勒·岡說。王健表示:“希爾萬·勒·岡的作品視覺衝擊力強,可以看到很多現代的意向與思維。我想我們可以在‘文人扇’的基礎上借鑒學習,探索一種雅俗共賞的形式。”

展覽中,中法藝術家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同時,也加入了他們對當代生活的理解。作為展覽海報亮相的作品《無限》出自法國藝術家納撒尼爾·勒·貝爾之手。該作品內部將黃銅片進行捶打和拋光處理,借數學符號表示“無限”主題,利用真空與實體之間的關係,內部空間的金色光亮與外殼啞黑光澤的關聯,金屬薄板曲線的柔韌性與平直頂部之間的相關性,塑造了引人入勝的複雜形象。

如果說《無限》揭示了手工藝的“無限”多樣性,那麽刺繡作品《網絡天下》則展示了中西技藝與理念的融通與輝映。該作品懸掛在展廳中,通過光線照射在背後的牆壁上,映出一幅光影畫,形如一個個分裂的細胞。作品創作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台繡第三代傳承人林霞介紹,這幅刺繡製作了5個月,借鑒了西方刺繡“以破立新”的藝術風格。“中國傳統刺繡風格一般是做加法,不破壞布料本身,西方則更多運用鏤空方式給刺繡做減法。中西技法雖有不同,但藝術審美是共通的,可以相互借鑒。”她表示,“希望刺繡工藝不僅停留在傳統文化層面,要融入現代生活。”

見心:一次匠心獨運的文明交流互鑒

《考工記》開宗明義指出:“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這充分說明了“百工”這一“職位”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法語裡,手藝人的單詞是“Artisan”,前半部分即“Art”(藝術)。手工藝術在法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也十分突出。

“法中兩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都高度重視古老技藝保護與創新。”法國駐華大使黎想表示,“2018年,法中兩國之間進行了頻繁的各領域交流。我相信,今年兩國文化領域的交流會更加豐富。文化交流與文物保護是兩國元首一致認同的重點合作領域,沒有文化的對話交流就沒有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沒有文化多樣性就沒有創作上的自由。所以,法中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會為世界文化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機器的廣泛應用,在解放人類雙手、拓展人類智力的同時,讓人們前所未有地意識到帶有鮮明個性特徵和民族情感的手工藝品具有的巨大魅力。本次展覽就是對這一殷切期望的回應,也是對工匠精神的直觀闡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這場大國工匠之間的對話無疑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盛事,將為促進兩國人民的深入了解和深厚友誼作出新貢獻。

(圖片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HEART & crafts提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