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泉州式妝佛 漆線盤繞如繡線

文/本報宜蘭訊

俗稱人間國寶的傳統工藝保存者,後繼有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在宜蘭園區策辦「接班人駐園工藝師作品展」,即日起展出到明年二月二日,秀出十一位駐園工藝師及五位國寶藝師的經典之作,包括漆工藝、竹編工藝、妝佛、錫工藝、傳統木雕,精采作品,可在展中盡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指出,作品呈現工藝師們去年一整年駐園精雕細琢的創作成果,並加入個人精選作品,展現傳統工藝接班人的精神內涵與創作力。

其中,傳統木雕工藝師施懿紋、吳適為及羅又睿,由宜蘭傳藝園區文昌祠發想,製作〈拳槊仗〉、〈龍頭仗〉及〈雙鉞仗〉等三對儀仗,從造型設計、選材到雕鑿,經過多方的考究與討論,作品氣勢磅礡。

承襲傳統 走向創新

錫工藝常用於日常用品及祭祀禮器,錫工藝師李瑋、楊蕙如除了展出傳統標準形製的花瓶外,亦有當代風格的花器、飾品盒以及擺飾等藝術創作,可以看到工藝師秉承師學,承襲傳統走向創新的具體表現。

妝佛工藝師陳宗蔚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中,可比較出文(文昌帝君)、武(康王元帥及武財神)神像在面容表現與服裝造型上的差異。泉州式妝佛特殊之處在於以漆線盤繞出服裝上繡線的紋樣,漆線細膩的程度如同真的繡線般,能夠充分展現出繡線的質感。

竹編工藝師塗素英、黃啟祥、劉興澤展出作品則以花器為主,即便沒有炫麗的色彩與裝飾,但以竹材柔和的光澤,與竹篾經緯交織成特色造型與花紋,成就扎實細膩的美好創作。

漆藝工藝師王清源的媽祖系列漆畫,以及李麗卿的自然景觀主題創作,則可以看到工藝師對傳統文化及自然生活的關注與投射,作品融合運用多樣的漆藝技法,在有限空間中展現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

圖說:展覽中可見國寶傳藝師的經典之作,以及其徒弟秉承師學、走向創新的作品。圖/傳藝中心提供

傳習計畫 傳子傳外

展覽中,更展出他們的老師,也就是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王清霜(漆藝)、黃塗山(竹編)、施至輝(妝佛)、陳萬能(錫藝)、施鎮洋(傳統木雕)等五位藝師的經典之作。以往「傳子不傳外」的習俗也因應時代調整而被打破。

二O一一年文化部推動的「傳習計畫」,讓施至輝收了首位外姓徒弟陳宗蔚,他另一位同門師兄是大師的兒子施世瞳。

其中包含漆藝王清霜藝師去年以九十八歲高齡,完成的新〈月下美人〉漆畫作品,王老師至今仍持續創作不停歇,堅持的精神及創作能量令人敬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指出,展覽之作,可讓參觀民眾更能領會傳統工藝豐厚內涵與生命力,友邦瓜地馬拉共和國民航局局長阿爾格達伉儷曾到訪,親眼看到工藝師王清源利用壓碎的蛋殼創作,用鑷子一片一片的將細小的蛋殼填貼在作品上,對精細程度讚歎不已。

工藝師完成一個人的臉孔就需耗費二十天左右,整件作品所需的時間有時甚至長達十個月,這期間所投注的時間與精力令外賓印象極為深刻。

圖說:陳宗蔚矢言傳習泉州式妝佛。圖/張芮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