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藝術中的動物之變:從馬形“埴輪”到奈良美智的小貓

“日本藝術中的動物”(The Life of Animals in Japanese Art)

目前正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展出,展覽中草間彌生三隻鮮豔的波點花狗與祭祀死者的六世紀馬形“埴輪”並峙,傳統與當代在展覽空間中講述著日本藝術中對動物的描繪和表達。此次展覽是可成為對日本藝術傳統研究的入口:

佚名,《“埴輪”馬》,古賁時代,6世紀,陶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

草間彌生,《小狗》,2013,私人藏

“動物”是個親切的展覽選題,“動物”在每種文化中都帶有許多象徵含義,此次展覽展出五世紀至21世紀的300多件日本動物相關的藝術品。不同時代、不同材質的藝術品在流行文化和歷史神器之間的對比與衝擊在展覽空間中開啟了一場“超時空對話”,來自東京國立博物館難得一見的古老文物與當代攝影、繪畫和視頻,共同在“動物”的主題下將日本藝術創作的歷史背景和延伸廣度進行了概述。

奈良美智,《無害的小貓》,1994,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藏(包雯璐 攝)

在六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之前,動物已經成為藝術創作的對象,在佛教藝術中,動物的形象更是必不可少,一件平安時代的《馬頭觀音》木雕意味著觀音也是動物的保護者。在日本,觀音常以“三頭六臂”的全知形象出現,該件木雕帶有凶狠的神情,意味著他有能力征服一切邪惡。這尊一千年前製造的佛像,是日本最古老的神像之一。

佚名,《馬頭觀音》,平安時代,11世紀

而到了普遍生產“扁平化”娛樂形象的當下,日本當代藝術中的動物也通過超現實的形象傳遞著新舊交融的日式文化。

其中一件平安 -鐮倉時代的《鳥獸戲畫》描繪了一隻鹿身上掉下來的猴子,正被兔子和猴子安慰的場景,《鳥獸戲畫是京都高山寺代代相傳的繪卷(日本文化財)。其內容反映當時的社會,將動物、人物以諷刺畫的形式描畫,是日本戲畫(諷刺畫)的集大成之作。因為其中部分的手法,與現代的日本漫畫手法有相似之處,鳥獸戲畫也常被稱為日本最古老的漫畫。

佚名,《鳥獸戲畫》,12世紀至13世紀(平安 -鐮倉時代)

如同中國《海錯圖》對未見動物的想象,日本古代藝術中也擁有當時的人們對陌生動物及其威脅性的想象。

在與佛教相關動物藝術中,一隻幻想中的“唐獅子”成為了12世紀的一組木雕中心人物的坐騎,它面部寬闊,張嘴露齒,與代表智慧,造型寧靜的文殊菩薩形成一種和諧的對比。

唐獅子上的文殊菩薩,鐮倉時代(1273年),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日本重要文化財)

動物也通過詩歌和文學進入日本的文化之中,詩人常用動物表達情緒,類比人類的虛弱、愚蠢或幻想,並將自己的創作呼應早期詩人的作品,這種對歷史傳統轉譯也代表著自我意識。且對傳統轉譯在日本並沒有因為一再使用而變得沒有意義,每一個時代的創作也將視角放在當下的生活與自然的細節上。

伊藤若衝,《日出下的仙鶴》,約1755-1756(江戶時代),千葉縣Tekisuiken紀念文化基金會藏

佚名,《狂言猴子面具》,17-18世紀(江戶時代),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長期以來處於文化上相對孤立的位置,所以展覽中很多作品似乎是關於到來和發現的。遣唐使帶去了中國文化,16世紀開始,葡萄牙和荷蘭商人又為日本藝術中的獅子、大象帶來一些異國情調。桃山時代的一幅華麗彩繪畫面,描繪了葡萄牙人的長崎貿易,在商人隊伍中就包括了孔雀、鸚鵡和歐洲獵犬等動物。

佚名,《內竹與鳳凰和服》,明治時期(19世紀),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8),一些動物漸漸變成了寵物,新的心理意義也層疊在舊的代表形式上。圓山應舉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在雪地裡嬉戲的小狗。當時,獵鷹也是一項受幕府將軍和高級武士青睞的運動。在狩野派的作品中,金色背景的夏日紫藤花下強大的蒼鷹與巢中的小雞也代表了國家構架中的和平景象。

狩野派,《鷹架》,1675年(江戶時代),費城藝術博物館藏

展覽涉及到日本文化的各個方面,如果了解日本的詩歌、俳句或是日本的歷史,會更了解以動物作為儀式的文化含義,也曾被作為政治諷喻和政治批評的替身。在日本民間傳說中狐狸被認為是騙子,它們會變成了美女勾引人,展覽展出的一件《跳舞的狐狸》,正刻畫了這種狡猾的轉變。

佚名,《跳舞的狐狸》,18世紀(江戶時代),象牙染色,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

動物也是神話般的、寓言性的、神奇的,但有時也會是可怕的。在月岡芳年一件作品中,一個穿著優雅女人的背影離開房間,孩子輕輕拉扯她的衣服,通過紙窗的影子看到她有獨特的鼻子和狐狸的耳朵。

月岡芳年,《葛の葉,狐狸夫人離開了她的孩子》,來自1890年明治“三十六鬼”系列,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展覽同時還展出了三宅一生設計的連衣裙,作為將東方服裝文化帶入全球視野的日本設計師之一,三宅一生標誌性的褶皺形式讓人想起猴子、蟬、海星等動物。

三宅一生,《燕子褶皺》,1999年(平成時期),三宅設計工作室

展覽臨近出口處的一件作品是村上隆2014年巨幅畫作《在死亡之地,踩著彩虹的尾巴》,以呼應2011年發生在日本那場毀滅性的地震和海嘯。作為日本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村上隆畫中的動物形象可見對江戶時代和13世紀作品的參考。

村上隆,《在死亡之地,踩著彩虹的尾巴》(局部),2014年

尾形月耕,《猴子撈月》,約 1890-1910年,版畫, Robert O. Muller藏

除了繪畫雕塑作品外,此次展覽還涉及紡織品、陶瓷、盔甲、武器、面具和餐具等,從中可見日本藝術的發展以及東西方藝術交匯的痕跡。無論是水中撈月的猴子,還是現代藝術語言表達的鹿。延伸出古代日本皇權政治的爭奪之下表面的和平,以及近百年來日本藝術如何依托傳統演繹當下的時代。

佚名,《春日大社-鹿》,14世紀(日本南北朝時代),京都細見美術館藏

名和晃平,《鹿》,2015,私人藏

宮川香山,《螃蟹碗》,1881年(明治時期)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日本重要文化財)

細節上,此次展覽可謂面面俱到又可愛至極,看畢讓人心情愉悅,這也會容易讓觀眾的欣賞浮於表面,而未及細思每件藝術品背後的時代背景、藝術家創作理由等,所以僅作為了解日本文化的入口。

展覽現場的細節設計 包雯璐 攝

展覽持續至8月18日。

展覽現場。 包雯璐 攝

展覽展品 包雯璐 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