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刀醫學手法的三個標準

針刀醫學手法學既然是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同時對針刀醫學閉合性手術有極為重要的輔助治療作用,那麼它就應該達到一定的科學水準和科學標準,總起來說它要達到三大標準。

一、準

所謂準就是針刀醫學手法的每一個操作,都能夠作用到病變部位,不管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盡量避免無病組織受到力的刺激,即使為了手法操作的科學性和精確性而通過某些健康組織來傳遞力的作用,也不會使健康組織受到損害性的刺激。比如,肱二頭肌攣縮,通過針刀松解後,要使肱二頭肌恢復原來的長度,必須配合手法,這個手法的操作是醫生一隻手托住患肢肘關節的背側,另一隻手握住患肢的腕部,肘關節背側醫生的手向患肢掌側用力,醫生握住患者腕部的手向背側用力,此時助手將患肢肩部固定,這樣反覆讓患肢背伸,當患肢伸直後,醫生用彈性力使患肢過伸1、2次,手法即告結束。這個操作,雖然通過前臂來傳到手法的作用力,但是前臂不會受到任何損傷性的力的刺激,而它真正的作用力全在肱二頭肌上。針刀醫學手法對治療作用的準確性是要求很高的,不允許任何一個手法操作的主要作用力作用到非病變組織上,這就是針刀醫學手法三大標準之一「準」的含義。

二、穩

所謂穩就是針刀醫學手法的每一個操作的設計,都以安全為第一,決不允許有因手法設計的錯誤,而導致後遺症和併發症(由於不遵照針刀醫學手法規定的操作規程而造成的事故,與手法設計的本身無關),避免因手法而增加病人痛苦。比如,鉤椎關節旋轉移位性頸椎病,通過針刀對有關損傷的軟組織松解後,必須通過手法來糾正鉤椎關節的旋轉移位。根據此病的治療要求和頸部的解剖學特點、生理學特點及生物力學特點,針刀醫學設計了兩點一面頸部旋轉複位手法,此手法讓病人仰臥位(此體位使頸部肌肉放鬆,減少手法的抵抗力),醫生一隻手的食指勾住患椎棘突,方向和病理性旋轉方向相反,同一隻手的拇指推住患椎橫突的後側緣,醫生的另一隻手托住患椎面部的一側(和患椎病理性旋轉方向相反的一側),使患者頭部向一側旋轉(方向和患椎病理性旋轉方向同側),當旋轉到最大限度時,醫生雙手一起用力,食指勾住患椎棘突,拇指推頂患椎橫突,另一手壓住面部的一側,向床面方向按壓,此時都可輕輕地將患椎的移位糾正到正常。此種手法的設計,食指的勾拉,拇指的推頂是根據旋轉物體的力偶矩的力學原理,兩個點就是兩個力偶矩,都作用在一個椎體上(患椎),所以非常省力。另一手按壓面部是根據旋轉面的力學原理(頸部有矢狀面和冠狀面),輕微按壓(實際是讓頸部沿切線旋轉),即可達到目的,另外,當手按壓使面部向床面轉動時,它的最大旋轉角度不可能超過人體頸部的最大旋轉角度45°(因為有床面的絕對阻礙)。這個手法的設計,可以說是達到目前治療鉤椎關節旋轉移位型頸椎病最安全的標準。針刀醫學任何手法的設計都是建立在這樣安全可靠的基礎之上的。關於兩點一面手法詳細的理論闡述請參見本章《常用的頸椎手法》一節。

三、巧

所謂巧是指針刀醫學手法要達到操作巧妙,用力輕柔的目的,在手法學上來說,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主題,沒有巧無法達到無損傷無痛苦而又立竿見影的效果。怎麼才能達到巧呢?巧來源於對生理、病理、解剖學的熟悉,和對力學知識、幾何知識的靈活運用,否則是巧不起來的。比如,針刀醫學治療凍結肩,在針刀松解後,肩部的疼痛就會基本消失,但肩關節仍然不能立即抬到90°,此時就必須配合手法。讓病人仰臥位,讓助手托住患側上肢外展,此時三角肌處於鬆弛狀態,醫生用一隻手抓住三角肌,並將三角肌推向背側,此時三角肌前側的深面和下層組織的粘連即被分開,同時原來被三角肌前側覆蓋的胸大肌和胸小肌肌腱即暴露在皮下,醫生另一隻手的拇指側立壓在胸大肌和胸小肌肌腱之間,並沿兩肌腱之間向上推進,此兩肌腱之間的粘連也就被分開;然後讓患者俯臥位,同法將三角肌推向胸側,三角肌後側的深面和下層組織的粘連即被分開,此時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肌腱即暴露在皮下,醫生另一隻手用與分離胸大肌和胸小肌肌腱相同的方法,將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肌腱之間的粘連分開,用這種化整為零的方法很巧妙地將肩部肌群牢固的粘連,即所謂凍結分開了,此時患肢上舉大都可以達到90°以上,但是仍然達不到正常的狀態,這是因為肩關節囊的攣縮和粘連還沒有解開;在上述手法操作結束時,緊接著醫生托扶患側上肢令其上舉,當達到一定高度時,患側上肢就不能繼續上舉,這是由於關節囊攣縮和粘連牽製的緣故,醫生在患者全力上舉患側上肢而不能繼續上舉的一剎那間,突然而迅速地將患側上肢推彈至180°,此時能聽到關節囊被鬆開的噝噝聲,待患者反應過來,手法已經完成,整個操作不到1秒鐘。這個手法的妙處就在於利用患者努力上舉上肢的意志,肩部的所有肌群都在為實現這個意志而各自在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醫生的推彈力僅僅是協助一下而已,如果讓病人知道你要做這一手法,由於恐懼疼痛而和醫生做對抗性的反應,肩部的所有肌群也做和醫生意志相反的工作,這樣,手法不僅不能達到輕巧地將關節囊鬆開的目的,相反地將使肩部的軟組織受到損傷,就會得到一個費力大、有損傷、無效果的結果。可見,上述手法的輕巧是完全建立在對生理、病理、解剖學、生物力學、幾何學的恰當運用之上的。關於此手法細緻的理論分析請參見本章《常用的肩關節手法》一節。

以上所述就是關於針刀醫學手法操作必須達到的三大要求,即三大標準,這三大標準同時也反映了針刀醫學手法是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的重要標誌。

針刀醫學手法學是一個與傳統手法相區別,嶄新的完整的手法治療體系,它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和操作方法,以上所寫四節只是就針刀醫學手法的理論作一個簡單地概括,暫且作為針刀醫學手法學的總論,下面我們將針刀醫學手法學的治療部分,按人體解剖部位的順序作一個較簡單的介紹。因為本書主要是闡述針刀醫學的基本原理,如果將針刀醫學的手法學展開論述和介紹,篇幅太大,就有喧賓奪主之嫌。

針刀醫學手法學各論主要介紹配合針刀治療有關運動系統的部分疾病和少量內科疾病,關於它的全面介紹以後將有專著問世。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