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跳得很慢,對身體是好還是壞?醫生說,這2個標準可以幫你判斷

大家都知道,心率(也就是心跳的快慢)是我們重要的體征之一,是表示我們還活著的主要標誌之一。每個人的心率都會有快有慢,對健康成年人來說,每分鐘的心跳在60-100次這個範圍內,都算是正常的。如果心跳小於每分鐘60次,就叫做心跳過緩。心跳慢了,是不是心臟病的一種表現?有人說心跳慢點好,有人卻說心跳慢了對身體不好,哪種說法更有道理一些呢?首先要向大家說明的是:心跳過緩,只是一種心跳頻率的異常現象,還不能算是一種病。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人,特別是常年從事大運動量訓練的運動員,心跳都比較慢,這是心肺功能強的一種表現。對於這些人來說,這是一種健康的表現,更談不上是病了,也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和治療。不過,心跳太慢的確是個問題,我們要特別關注以下情況:

1、心跳是不是太慢了,比如每分鐘少於40次;

2、心跳過緩(小於每分鐘60次)的同時,出現了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心悸、黑朦、甚至暈厥等不良癥狀。一旦發生了上述兩種情況之一的,就必須立刻就醫,由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診斷和治療了。

還有一種情況,也需要大家特別注意。一般情況下,晚間睡覺的時候心跳要比白天活動的時候慢;情緒穩定時或者休息的時候,心跳要比心情緊張的時候或者運動的時候慢。如果心跳該快的時候沒有快起來,該慢的時候沒有慢下來,也需要立刻就醫檢查。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心跳慢但沒有不適的癥狀,可以首先在安靜狀態下測量一下自己的心率;然後做適當做一些運動,如下蹲站起、爬樓梯、快走等,運動後馬上測量自己的心率。如果心率有所增加,可以初步判斷不是疾病。

不管怎麼說,為了保險起見,心率過緩的人,不管有沒有不適癥狀,更應該重視心電圖檢查資料。這樣做,可讓醫生觀察你的心電圖變化的情況,一旦出現心功能異常也能及時發現和糾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