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性經期到底能不能艾灸?對身體會怎樣?今天一次性說明白

因為飲食不規律、常常熬夜、不注意保暖等原因,月經不調和痛經已經成為大多數女性最痛苦也最常見的事情,特別是面對痛經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就想著用艾灸來緩解,但又因經期最好不要艾灸這個說法躊躇不前,經期到底能不能艾灸呢,艾灸之後身體會有什麼反應,今天就一次性說明白。

經期能否做艾灸要因人而異,或者根據每一次經期的情況決定。每位女性一生會經歷400多次月經,每一次2-8天的時間。在這期間身體內循環和代謝的速度是平時的3倍,如果此時做艾灸,可以幫身體排毒,修復一些身體的小毛病。為什麼女性會比男性長壽,原因就在於生理期,女性因為要經歷生理期所以多了一個排毒的管道。

按照上面的分析,在生理期間做艾灸反而會使女性脫胎換骨,而生理期也被成為變漂亮的黃金周期。不過艾灸可不是靈丹妙藥,不是每位女性都適合在經期做艾灸,比如以下這幾類人就要注意:出血量特別多的;體質為熱性,或者為高熱人群;陽亢陽虛,內盛邪熱患者不宜做艾灸。

如果有以下困擾的女性,可以在生理期適當的艾灸,對身體有諸多好處。

出血量偏多

注意,這裡說的是量偏多,如果出血如雪崩的最好不要艾灸。經量偏多的原因是脾虛,不能收住體內的經血,導致血流出過多。

如果患有囊腫、積液、腺肌症、肌瘤等婦科疾病的女性,在生理期間艾灸,可以分解肌瘤、排泄出來的腫囊、盆腔積液,並將身體裡面的淤血和腫塊排出去,以達到減少出血量,緩解生理期心理壓力的目的。針對出血量偏多的艾灸穴位,應該以血海穴,太溪穴,足三裡穴,三陰交穴,神闕穴,腎俞穴為艾灸穴位。

出血量偏少

體內氣血虧虛,子宮內膜太薄,而導致出血量較少。這時候做個艾灸,正好能夠通經絡,活血化瘀,藉助艾灸,把體內的垃圾,血塊,瘀阻排出來。月經量偏少的女性主要灸足三裡穴,三陰交穴,合谷穴,陰陵泉穴,太溪穴,關元穴,腎俞穴,神闕穴。

痛經嚴重

愛情是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所以有些出現痛經的女性會選擇敷個熱水袋或貼暖寶寶了事。其實有痛經的時候艾灸可不僅僅只是能緩解疼痛,出現痛經的原因是因為體內有血瘀,氣被滯行了,沖著這個原因更應該要多做艾灸,艾氣能夠,止痛化瘀,活血理氣。治療痛經的穴位為中脘穴,足三裡穴,腎俞穴,照海穴,三陰交穴,神闕穴,八髎穴,關元穴,

各位女性朋友,出現痛經的時候一般用什麼辦法來緩解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