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中法文化之春:創新之年,向女性藝術家致敬

4月11日,第14屆中法文化之春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法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讚-法國文化中心主任羅文哲、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知名演員趙薇等嘉賓悉數到場。今年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宣傳大使分別由演員趙薇、造型藝術家徐冰和音樂人、製作人高曉松擔任。

“中法文化之春”

(又名“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的法語原意是“交叉路口”,詮釋了該活動處於中法兩國道路、語言和藝術影響的交匯位置。這是一項由中國與法國合作舉辦的經常性的文化交流活動,旨在通過視覺藝術和舞台藝術等表現形式,全面推進中法文化的交流和互動。活動脫胎於中法文化年,由法蘭西共和國總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倡議,於2006年正式創立。“中法文化之春”至今已舉辦13屆,累計吸引超過1.5千萬名觀眾。

今年,中法文化之春將在中國35座城市開展50個項目,覆蓋展覽、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圖書、古典及現代音樂等多個領域。法國駐華大使黎想在致辭中表示,“今年藝術節的節目數量之多、質量之高讓人驚歎。”以下是今年活動的三大亮點:

經典與前衛

既有藝術史上的璀璨恆星戰役,也有未來藝術界的冉冉新星,本屆中法文化之春打破時空界限,為中國觀眾帶來兼具過去與未來、經典與前衛的法國藝術之美。

1. 展覽“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6月15日開始,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迎來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畢加索作品展。此次展覽由巴黎國立畢加索美術館藏品總監艾米莉亞·菲利普策劃,全面回顧畢加索創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尤其是“藍色”和“粉色”時期。

地點: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時間:6月15日-9月1日

2. “簡約·變革·姿態”——支架/表面藝術運動在華首個展覽

“支架/表面”是20世紀中的一場重大藝術運動,本展將是中國首次舉辦關於該運動相關的展覽,地點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畫家為主體的一群藝術家決定完成二十世紀初開始的圖像空間解構工作,並徹底拋棄五個世紀以來的傳統載體:繪畫。這一思考也同樣適用於雕塑,比如雕塑所允許使用的材料的範圍和必須配備的雕塑底座。展覽的重點是1966年至1975年期間以“支架/表面”為標簽的藝術家們。這些藝術家因為友誼和生活在同一地方而聚集在一起,他們的激進性、樸素性和政治介入的態度在當今重新喚醒並引起國際公眾的興趣。

地點: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時間:5月21日-8月20日

3. 第三屆馬塞爾·杜尚獎藝術家展

當代藝術方面,馬塞爾·杜尚提名作品精選展“沿著本沒有的路前進”將今年藝術節的帷幕進行呈現。第一站在北京紅磚美術館舉辦,第二站將去往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此次展覽由圖盧茲奧克西塔尼大區現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安娜貝勒·特內茲策展,展覽精選了部分作品,是一次馬塞爾·杜尚獎獲獎藝術家的發現之旅,它回應了西班牙詩人安東尼奧·馬查多的一句詩詞,“行路的人啊,世上本沒有路”。自2000年馬塞爾·杜尚獎設立以來,已有逾70位藝術家獲獎,該獎是法國藝術國際傳播協會

(ADIAF)

和蓬皮杜藝術中心合作的成果,旨在鼓勵和支持法國當代藝術的創作。

地點:北京紅磚美術館 時間:4月27日-6月23日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時間:9月6日-10月20日

中法交融

近年來,中法兩國的密切聯繫不僅體現在貿易往來上,更體現在日益頻繁的大學、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藝術家們充分挖掘資源,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視聽盛宴。

《龐氏騙局》劇照。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1. 《龐氏騙局》中國版

《龐氏騙局》由大衛·萊斯高創作並導演,重現20世紀初意大利裔移民查爾斯·龐茲在美國波士頓策劃的著名金融騙局。金融泡沫,投機倒把,虛偽和無情,大衛·萊斯高竟然用歌舞劇的形式將其表現得淋漓盡致。中文版由著名演員蔣雯麗擔綱,反串飾演查爾斯·龐茲,其妻的角色由歌手江映蓉飾演。她們唱歌跳舞,好不歡快。

地點:北京,鄭州,沈陽,太原,惠州,杭州,蘇州,溫州,長沙,海口

時間:4月26日-6月30日

2. 莫扎特歌劇作品《唐璜》

無獨有偶,同樣是上世紀20年代,同樣跟意大利有關係。洛朗·拉法格讓莫扎特的經典作品重煥生機,把唐璜的故事搬到了上世紀20年代的意大利。《唐璜》此次在中國首演,由中國的交響樂團和中法藝術家攜手演繹,是2019華南地區中法文化之春的閉幕大戲。

地點:廣州大劇院

時間:7月6日-7日

《三體||黑暗森林》。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3. 劉慈欣小說改編《三體||黑暗森林》

法國當代舞蹈代表人物菲立普·德庫弗列挑戰改編劉慈欣的雨果獎獲獎小說《三體》。在這部以文化大革命作為起點、以宇宙湮滅作為結尾的史詩作品中,劉慈欣提出了這個終極問題:在得知將要毀滅的情況下,人類有能力運用集體和個人的力量重建世界嗎?德庫弗列力圖避免落入科幻作品的冷清審美之中,營造一個更溫暖、更有視覺美感的世界。

地點:上海,北京

時間:4月12日-6月3日

4. 譚盾執棒裡昂國立管弦樂團

中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將指揮裡昂國立管弦樂團在六座中國城市中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巡演,其中包括西安、敦煌、長沙和北京等地。演出曲目:《敦煌·慈悲頌》,這是第一部以中文及梵文吟唱的東方旋律。

地點:西安,青島,北京,敦煌,上海,長沙

時間:6月9日-22日

向女性藝術家致敬

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讓人們看到一個振奮人心的現實:女性在藝術和文化世界中越來越積極參與,引人注目。羅文哲介紹道,“向女性致敬的想法源自對現狀的反思。長期以來,其實人們很難看到女性擔任諸如交響樂團團長這樣的藝術界要職,但實際上許多女性也擁有高超的技藝和才華,她們應該被平等關注,應該得到承認,這是我們設計的初衷,這也應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現象。”

《德加的小舞女》。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1. 拉法艾拉·德婁內舞蹈作品《德加的小舞女》

舞蹈家和編舞家拉法艾拉·德婁內用舞蹈記錄她所在的時代。此次她帶來自己編舞的作品《德加的小舞女》,靈感來自埃德加·德加創作於1875-1880年間的雕塑。古典芭蕾舞演員出身的德婁內一直在不斷突破邊界,從芭蕾舞蹈到嘻哈霹靂舞,舞蹈是她探索身體動作和個體研究的試驗田。她如此說道:“在這個不斷追求安心踏實的世界裡,我看到一個機會,一個走向豐富、兼收並蓄、多種多樣和開放的機會。”

地點:杭州,武漢,北京

時間:4月27日-5月4日

克萊爾·勒瓦歇。圖片來源:法國文化網

2. 克萊爾·勒瓦歇指揮北京交響樂團

2019 年,正值法國浪漫派交響音樂大師柏遼茲逝世150 周年紀念之際,克萊爾·勒瓦歇將通過指揮柏遼茲的作品向中國觀眾展示這位天才驚世不朽的音樂傳奇。

地點:呼和浩特,北京,重慶,淄博,福州

時間:6月5日-15日

3. 話劇《天窗》

《天窗》最初由英國國家劇院製作於1995 年,獲得巨大成功。劇本出自著名導演、編劇大衛·黑爾之手,講述了後撒切爾時期的階級和性別鬥爭。大衛·黑爾延續了英國政治和生活戲劇的優秀傳統,將兩個深深相愛卻又因各自階級和價值觀差異而陷入分歧的人物形象刻畫得細致入微。此次改編是法國導演克勞迪婭·斯達文斯基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二度合作。2015 年,她首次攜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大衛·哈羅爾的《黑鳥》搬上了中國舞台,該劇隨後在全國巡演。

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時間:6月11日-7月7日

除上述活動外,諸如《B計劃》的馬戲/親子節目,爵士與當代音樂表演,法國電影展映等單元都有異彩紛呈的內容向觀眾呈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動不僅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大都市舉辦,還兼顧到一些在國際上不那麽知名的文化城市。本屆中法文化之春首次走入溫州和惠州,帶來《龐氏騙局》和《正午的時分》兩部作品。

中法兩國利益契合點多,合作互補性強。法國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讚羅文哲先生表示,“中法文化之春希望推出與以往全球化標準化不同的項目,著力展示過去和現在的那些別具一格的作品和藝術家,力求給觀眾帶來最大的滿足,當然也是為了激勵人們對藝術進行批評反思,因為藝術也是獲得‘解放性’知識的一種形式。文化遠遠不是將個體禁錮在‘集體命運’或被賦予的‘民族身份’中的絕對存在,而是擺脫一切權力控制、由其本身進行思考的方式。”

資料參考

法國文化網:https://www.faguowenhua.com/zh-hans

作者:新京報記者 吳鑫 實習記者 鄭芩

編輯:西西

校對:翟永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