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大焦點問題剖析《意見》,國際化特色民辦校何去何從?

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第16條和17條意見直指民辦教育的課程和招生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將對學校帶來哪些危機?家長又會受到哪些影響?頂思特此做了一番調查,以供參考。

文 | Kimberly

編 | Luna

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頒布的聚焦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對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做出了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

其中,《意見》中第16條和第17條分別關注課程教材建設和招生入學。

因為這些內容涉及到境外課程、境外教材、自主招生等內容,特別引起了不少國際化特色學校的學生和家長高度關注。

大家普遍擔心:校本、境外教材將何去何從?完全棄用,課程優勢如何體現?搖號招生是否會降低學校生源質量?

頂思梳理了一下大家討論的焦點問題,邀請業內人士進行了解讀和分析。希望能夠還原政策本意,消除部分焦慮和誤解。

01

什麽是“義務教育學校”?

實際上,在《意見》頒布之初,就有不少讀者在頂思官方後台上詢問《意見》上所述“義務教育學校”的定義究竟為何。由於這是《意見》的面向對象,頂思認為在展開具體解讀前,需要對“義務教育學校”做個簡單解釋。

圖源網絡

“義務教育學校”,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實行義務教育的學校,也即包含1-9年級的公辦中小學和民辦中小學,這當然也包括招收中國學生、主打國際教育的民辦中小學。而民辦高中並不屬於此次條例範疇內。

02

國際化特色中小學還可以辦嗎?

不久前,官方媒體發布了《北京市國際學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其中把國際學校分為五類,包括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使館人員子女學校高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以及具備接受外國學生資質的普通中小學。其中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就是指以開展國際教育為主要特色的民辦中小學。

圖源unsplash

文件中提到,在北京某些地區國際人才、引進人才子女以及部分市民子女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還不能得到滿足,所以以培養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為核心,通過三年的努力和集中建設,要在北京多地建設一批國際學校,其中就包括五所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的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都包括了小學和初中階段。這一政策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民辦國際化中小學的發展空間。

03

中小學還可以使用境外教材嗎?

對此條意見的頒布並非空穴來潮。早在今年一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就表示,“要嚴把大中小學教材政治關、質量關。”“教材使用面大、影響深遠,加強政治把關非常重要。”陳寶生表示,教育部將在今年重點實現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完成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編審,並要頒布中小學、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材管理及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壓實各級責任,確保政治方向正確。

教育部還曾在2014年專門印發過《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全國中小學教科書教科書選用政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的統籌管理。中小學教材有一套從上到下的完整審核選用程序。

圖源unsplash

2016年,上海市教委也曾針對上海的21所國際高中的境外教材進行檢查。此後,無論是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成立,還是教育部統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科目,教材的審查與監管明顯趨緊。

所以對於這一條,無論是普通中小學還是國際化特色學校都必須無條件遵守。部分學校目前可能還通過不把教材發回家、用閱讀材料、複印資料或者在線平台的方式來試圖繞開政策,這些方法將來會受到更嚴格的監督。

除此之外,在一些課外閱讀和語言學習類資料的選擇上,學校也需要更加謹慎,要選擇那些有正規出版社合作引進的版本。

04

民辦雙語中小學如何保持課程特色?

對境外課程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使用,國家也是三令五申禁止的。不過很多國際課程在中小學沒有固定教材,只是教學方法和框架性內容,而且相對安排靈活,並不跟國家課程的內容和時間衝突,很多以校本課、活動課或者選修課的形式出現,是否會受到影響,還需要等待進一步相關具體政策的頒布

圖源pixabay

某位受訪國際學校校長繼續指出,“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業內就有一些學校在調整,普遍做法一種是未獲得國際課程授權的學校直接放棄授權,改用國際課程理念和教學模式落實國家課程,比如上海某學校,課程描述基本都很國際化,但以校本課程形式呈現。

各個民辦國際化學校在教材選定和設計方面喪失了一定主動權。競爭激烈的教育市場背景下,為了吸引更多新生與家長,許多民辦學校都已陸續開始打造融合課程和以校本教材為托盤的特色課程。而新政一旦實施,這些學校的教材和課程勢必需要進行一定調整。如何在堅持國家課程標準下做出課程特色,是它們面臨的最大危機和挑戰。

05

民辦雙語學校的生源質量還有保障嗎?

《意見》第16條指出,民辦學校將“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這也意味著:“公民同招”、“搖號入學”時代正式開啟,民辦學校在招生方面將被一視同仁,失去了之前的提前錄取和擇優錄取的優勢。

這也可以看做是國家對於“掐尖”和“搶生源”等惡性競爭的一種回應。民辦學校“掐尖”招生的問題存在已久,但為延續學校的品牌效應,優質生源的搶奪從來都未停歇。

《意見》如若推行,那麽以後“好學校”和“差學校”的差別將越來越小。

對於《意見》中提到的,“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意見》能夠進一步鼓勵民辦學校健康發展,從原來的生源依賴改變為優勢特色的發展方向

圖源unsplash

需要注意的是,入學競爭激烈的民辦學校或者公立學校的國際部受波及程度最大。某國際學校校長也指出,在招生生源上,那些學生趨之若鶩的民辦學校面臨的危機最大,因為它失去了擇優錄取的優勢,一些好的學生可能就被搖號到其他學校去了。

但同時,生源本身就招不滿的民辦學校和以“全人教育”和“無差別教育”為教學理念的民辦學校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少。”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校都處於觀望狀態。某北京的業內人士稱,電腦搖號在北京實行的可行性並不是很高,如果有些學生搖上了號卻支付不起學費,那這個政策也是沒有意義的。“最後還要看具體怎麽實施。”

圖源unsplash

對於上海而言,大量民辦學校很可能面臨生源縮水。2018年2月,上海市印發《2018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意見》,提出:“如家長不選擇報名公辦小學,又未被民辦小學面談後錄取的,根據第一批公辦小學驗證和已分配入學的實際情況,以本市戶籍人戶一致優先、同類排序靠後為原則,按照當年度區、校招生政策和細則安排入學”。

換句話說,如果一位家長報了民辦學校卻沒被錄取,那麽TA只能按照報名順序被公辦小學錄取。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未被心儀民辦學校錄取,那TA很可能也上不了很好的公辦中學。據文匯報記者報導,上海市區一所民辦小學報名人數比去年減少三至四成。

據頂思了解,《意見》頒布後,上海將在九月頒布細則文件進一步落實,頂思也將持續關注全國範圍內各地新出政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