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除了蒲地藍,還有這些兒科常用藥,孩子要禁用或慎用,你知道嗎?

說到蒲地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對於很多媽媽來說,可能從孕期、哺乳期到後來的育兒之路上,都備了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媽媽乳腺炎,來一盒;爸爸呼吸道感染,來一盒;寶寶感冒、發燒、手足口,也來一盒!

因為迷信中成藥「副作用小」,加上「口口相傳」,很多人並不會真正仔細的去看藥品說明書,就把蒲地藍當成心目中的神葯,抗菌、消炎治療領域絕對少不了蒲地藍!

但是,前兩天這款兒科神葯蒲地藍走下了神壇!

10月29日下午,國家葯監局發布《關於修訂追風透骨製劑和蒲地藍消炎製劑處方葯說明書的公告(2018年第77號)》。公告明確指出,蒲地藍消炎製劑,孕婦、過敏體質兒童和脾胃虛寒者慎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明星兒科葯被叫停,僅2018年,相關部門就發布公告要求多款藥品重新修訂說明書。

1、2018年3月9日下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突然發布了公告,要求匹多莫德修訂其藥品說明書,把3歲以下的兒童列入【禁用】的範圍,針對的【適應症】也只剩下兩種——慢性或反覆發作的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輔助治療。

2、2018年5月29日,一款大家熟知的兒童退燒藥——柴胡注射液被禁用了。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進行修訂。

在新發布的《柴胡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要求》中明確指出,在【禁忌】項目中須註明「兒童禁用」。

3、2018年5月31日,包括艾暢(小兒偽麻美芬滴劑)、嗎丁啉(多潘立酮混懸液)在內的5種常用藥也被禁用了!

艾暢是一種復方感冒藥,它的主要成分為鹽酸偽麻黃鹼與氫溴酸右美沙芬,這兩種成分對於 2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沒有明確的安全劑量。

在國外,和艾暢一樣的復方感冒藥都必須註明 4 歲以下不建議使用,而此前艾暢在國內卻有著新生兒的劑量,因此飽受詬病。

Tips:復方感冒藥,葯的名字中一般會有「氨」「酚」「敏」「麻」「美」這樣的字眼。復方感冒藥含有多種成分,孩子的藥物不良反應風險也會更高。

嗎丁啉是一種胃動力藥物,用於緩解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噁心、嘔吐癥狀。近年來由於心臟方面的不良反應案例較多,備受爭議。

因為藥品的說明書上有著 1 歲開始的用量,一些醫院也會將這種藥物開給寶寶。

對於孩子來說,服用這款藥物,風險遠大於療效,非常不推薦給孩子使用。

如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批準註銷檔案,也讓媽媽們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4、2018年6月11日,另一款兒童常用注射液—— 雙黃連注射液也被拉入兒童禁用的「黑名單」!

和柴胡注射液一樣,此次葯監局要求,在雙黃連注射液藥物說明書上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進行修訂,明確 4 周歲及以下兒童、孕婦禁用雙黃連注射劑。

2005 年至今,已有 10 款中藥注射液被禁用/慎用:

5、2018年9月6日,國家葯監局將含有可待因的國民止咳藥品,正式納入 18 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的「黑名單」。

根據 CFDA 公布的消息,含有可待因感冒藥的說明書都需進行修改:「禁忌症」和「兒童用藥」相關內容都修訂為「18 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

此前,CFDA 已明確含有可待因的咳嗽感冒藥禁用於 12 歲以下的兒童,而這一次則將使用年齡限制再次提高至 18 歲。

需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有些止咳藥片是會明確標註可待因成分,但還有一些標註了罌粟殼、復方樟腦酊等成分的藥品,也含有可待因、嗎啡的類似成分,有類似副作用。

含有這類成分的止咳藥物品種繁多,成分複雜,袋鼠麻麻進行了簡單的列舉,幫助大家辨別。

這些舉措說明舉國上下都對兒童安全用藥問題越來越重視,是好事情。但是另一方面,在這些限令頒布之前,有很多孩子不明不白吃了很久的明星葯,突然被告訴:其實不安全,慎重吃或者不能吃!這對以前給孩子用過這些藥物的媽媽們來講簡直太扎心了!

據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14歲以下的兒童中,每年約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亦是兒童用藥不當的常見後果。

之前,央視的一則公益廣告,看哭了無數人。

影片中,5歲的付浠諾用手語「講述」了自己在2歲時因為用藥不當失聰的遭遇。

從那之後,那些讓她手舞足蹈、眉開眼笑的聲音漸漸地消失了。

她再也不敢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兒,會因為聽不到聲音、說不出話而著急,會忍不住大發脾氣、亂摔東西……

這個令人心碎的影片讓無數人淚崩,但是淚崩過後,由這個真實的讓人心疼的事件牽扯出來的兒童用藥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嚴峻。

那麼,怎麼做才算科學用藥呢?

其實簡單來說有兩點:首先意味著必要、不盲目;同時也意味著精準、不隨意。

比如,由普通病毒引起的疾病,基本都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說,孩子會在一周左右自行痊癒,如果過程中沒有出現高熱等癥狀,那麼通常並不需要藥物乾預,不用吃感冒藥、止咳藥、止瀉藥,更不用服抗生素,否則不僅對幫助康復沒有實際意義,很可能還會在無形中破壞孩子的免疫力,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兒童用藥常見誤區

1.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對於多種細菌有著強大的殺滅和抑製作用,但使用不當,會產生很多問題。

例如:抗生素對病毒是無效的;抗生素劑量不足或反覆換藥等可能會產生細菌耐藥性;部分抗生素可損傷肝腎、神經、血液等系統器官功能;長期應用抗生素還可引起二重感染。

2.濫用營養葯

維生素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嬰幼兒每天需維生素A1500~2000國際部門(IU),維生素D400~800IU。

而過量服用會造成不良後果:長期服用維生素A(50000IU/d),可出現中毒癥狀,如煩躁、食慾減退、口唇皸裂、四肢疼痛、肝脾腫大、前囟飽滿等;過量服用維生素D(30萬~60萬IU),其中毒癥狀為煩躁、哭鬧、噁心、嘔吐、腹瀉、便秘、尿頻、夜尿增多、肌張力下降、蛋白尿等;有些營養品還含有激素等禁用成分,小兒長期服用可出現性早熟等。

3.盲目選擇中藥

有些家長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孩子一生病,就會選擇給孩子吃中藥。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一般沒有經過特別嚴格的臨床試驗,因此藥品包裝盒上的副作用通常註明「尚不明確」。

「尚不明確」隻表明沒有可參考的臨床數據,很有可能是某些風險未被發現和證實,絕不代表是安全無風險的。

而西藥是經過臨床試驗才批準上市的,對藥物各方面的研究和觀察比較透徹,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中註明。

相比選擇副作用「尚不明確」的藥物,服用經過臨床驗證、明確禁忌與不良反應的藥物更安全。

4.給兒童服用成人葯

有的家長會給兒童服用自己服過覺得有效的藥物,並按成人劑量減半,認為只要劑量減半就不會有問題。

但是,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劑量減半給孩子用藥,不僅不科學,還很危險。

嬰幼兒與兒童機體的各個組織器官還未發育完全,神經、消化系統等正處於發育階段,十分容易受到藥物的損害。

另外,肝臟等臟器發育不完善,使得兒童的解毒排泄功能微弱,對藥物的反應性和耐受情況也與成人有所不同。

如果兒童用藥時藥物劑量和用藥方法不當,易對兒童身體造成損傷。

孩子生病用藥時,最好選擇適合兒童的專用劑型進行治療,如顆粒劑、口服液等,這種劑型有利於兒童接受且安全性高。

不要隨意盲目服用成人藥物,即使減少劑量也不行!如果家長不好判斷,可以讓醫生來進行指導。

5.隻吃藥不護理

對於孩子來說,無論大病小病,治病用藥是一方面,護理也同樣不可忽視。

比如常見的尿布疹,家長需要幫孩子勤換尿布,用溫水清洗並擦乾,就能有效預防和治療寶寶「紅屁屁」的問題。

護理是一切疾病治療的基礎,也是副作用最少的輔助治療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無法保證孩子不生病。在孩子生病後給予他們正確的應對措施和貼心的呵護,才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愛。

希望媽媽們看過這篇文章,以後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更加謹慎小心,當寶寶生病時,不要病急亂投醫,盲目使用藥物,一定要謹遵醫囑,仔細看說明書。關注兒童用藥安全,關心兒童身心健康,是我們做父母的「最甜蜜的負擔」。

袋鼠麻麻有話說:

關於兒童安全用藥問題,寶媽們可以在評論區給袋鼠麻麻留言哦~袋鼠麻麻會第一時間回復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