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食安熱點問題出爐,這些真相你要知道

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繼續穩中向好,糧、肉、蛋、乳等基礎原料和大宗日常消費品的樣品合格率均處於較高水準,尤其是乳製品合格率始終維持在99.5%以上。然而,網絡上各種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傳言、謠言屢見不鮮,這不僅對行業、企業產生不良影響,也不斷考驗著消費者的心理承受力和辨別力。

“咖啡是否致癌”“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在日前舉辦的“2018年度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與會專家聚焦2018年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以科學的建議肅清食品安全謠言。

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目前尚缺乏證據表明咖啡與人類致癌的相關性

2018年3月底,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下達了一份判決稱:加州的咖啡銷售者必須在咖啡產品上貼癌症警告標簽,明確標示咖啡中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相關資訊經輿論傳播後,引發了消費者對“咖啡致癌”的高度關注。

專家點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食品中丙烯酰胺來源於美拉德反應的副產物,目前尚缺乏咖啡與人類致癌的相關性證據,國內外也沒有國家或組織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

丁鋼強建議,“量效關係”是評估食品安全風險的關鍵因素,離開劑量談“有毒、致癌”會對消費者產生極大誤導。建議相關部門強化對“劑量-效應關係”這一基本概念的公眾科普,在面對謠言時理性認知,以消除不必要的恐慌。他同時建議食品加工企業,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和條件,盡量減少食品生產過程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並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汙染水準。

熱點二: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

非洲豬瘟非人畜共患病,對食用安全無影響

2018年8月1日,我國遼寧沈陽報告首例非洲豬瘟病例,隨後其他省份也相繼出現非洲豬瘟疫情。截至11月22日,全國20個省份共計爆發73起疫情。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引發了消費者普遍的擔心。

專家點評: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表示,非洲豬瘟非人畜共患病。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近百年來沒有一例人感染的情況。因此,現在可以說,人類不會感染非洲豬瘟病毒。非洲豬瘟也不會對豬肉及其製品的食用安全造成影響。同時,患病豬肉也很難流入正規市場,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豬肉及其製品。如果消費者對食用仍不放心,可以採用高溫的方法來殺死病毒。非洲豬瘟病毒對高溫較為敏感,60℃持續加熱20分鐘即可滅活。

熱點三:辣條遭遇同品不同標爭議

辣條“同品不同標”是由標準不統一所致

2018年8月30日,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訊公告,結果顯示多款“辣條”產品被檢出不合格。其問題主要是違規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兩種防腐劑。問題被曝光後,媒體對於辣條背後存在的標準之爭進行了深入報導,由此加速了辣條產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頒布。

專家點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表示,方便食品-調味面製品申請食品添加劑擴項處於待批狀態,市場監管中出現了標準空白期,導致了“同品不同標”。2016年底,關於辣條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已立項,最近已通過最終評審,即將由國家衛健委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

陳君石建議,辣條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公布實施後,需要加強宣貫力度,推動辣條生產企業嚴格遵守國標要求,以及地方監管機構依法監管。同時,要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消費者適度消費辣條。

熱點四:食用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堪比毒藥?

亞鐵氰化鉀是我國食用鹽中允許添加的一種抗結劑

2018年8月網絡上一則《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的帖子在網絡上和微信朋友圈流傳,稱食用這種添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食鹽,會對人體的肝髒、腎髒造成危害,甚至可以毒死一個人。這一傳言在網上迅速大量傳播,引發消費者的恐慌。

專家點評: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表示,一般在精製鹽的生產過程中添加抗結劑,用於防止顆粒或粉狀食品聚集結塊,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動的物質。亞鐵氰化鉀中的氰離子與鐵結合十分牢固,在正常食品生產或食物烹飪的溫度下(100-200℃),不會有氰離子釋放,更不會產生氰化鉀,其安全性已被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廣泛認可,並制定了相關的標準和法規。只要按照相關規定在食用鹽中合理使用亞鐵氰化鉀,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孫寶國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個別媒體發布不實資訊的追究力度,規範淨化網絡環境。同時,要加強食用鹽科學知識的普及,提升消費者的認知水準。對於一些特殊人群,應遵醫囑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食用鹽。

熱點五:江蘇消保委揭“打醬油”真相引發爭議

產品宣傳要實事求是、有據可循

2018年10月12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該報告稱其購買的120個醬油樣品經過第三方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其中29個樣品存在不符合相應國家標準情況。報告發布之後,媒體與網站紛紛報導,在某種程度上再度引起消費者對中國醬油類產品的“信任危機”。

專家點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凱表示,醬油是中國家庭廚房必備調味品,目前市場上仍存在部分產品虛假宣傳和過度行銷的問題。本次事件中,部分產品的氨基酸態氮含量涉嫌虛標,且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氨基酸態氮≥0.4g/100mL),應予以重視。

醬油產品的行銷宣傳應當實事求是、有據可循,不應成為誤導消費者的工具。行業組織應加強自律建設,促進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努力做好行業規則的守護者。消費者組織開展比較試驗也應堅持科學、客觀、全面的原則,慎重發布相關資訊,對輿論誤讀也應及時糾偏。大眾媒體應客觀、全面地報導食品安全,拒絕蓄意炒作和借題發揮。

熱點六:益生菌成了“無益菌”?

要認清“研究結果”不等於“科學結論”

2018年9月起,有兩個頂級期刊刊發有關益生菌與健康的相關文章,一些媒體在援引這兩篇研究文章時指出:“益生菌不僅無益,還有害健康”,報導一出,滿屏的“益生菌無益論”輪番上演,一時間,益生菌成了“無益菌”。

專家點評: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教育部公共衛生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厲曙光表示,益生菌早在幾千年前就進入人類的飲食,益生菌的功能及安全性也得到了科研成果證實及權威機構認可,其功效的發揮具有菌株和人群特異性。學術雜誌上發表的科學研究成果,稱作“研究結果”。但是“研究結果”不能等同於“科學結論”。研究結果往往是在“特定人群中”、“特定實驗條件下”、採用“特定實驗材料”等所發現的。引起本次爭議的就是一項“研究結果”,任何科研的實驗設計與方法都不是絕對完美的,研究者應在其特定條件下解釋研究結果,過度解讀研究結果既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

熱點七:木耳久泡有毒?

椰毒假單胞菌汙染木耳易中毒

2018年8月,有新聞報導浙江金華一家三口因食用浸泡2天的木耳出現食物中毒事件,其中7歲小女孩出現多髒器衰竭,直接進了重症病房。近年來,經媒體報導的有關因食用木耳導致中毒的案例頻發,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專家點評: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研究員表示,木耳本身無毒,但如果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該菌代謝產生的米酵菌酸則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易被其汙染的食品包括變質木耳、鮮銀耳,谷類發酵製品和薯類製品。椰毒假單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並不常見,但此類中毒發病急,無特效解毒藥物,死亡率可鋼彈40%,病後恢復情況與攝入毒素的量有關。

李寧建議,消費者需要從源頭重視預防,尤其在家庭加工環節中規避風險。一定要將木耳表面清洗乾淨,使用乾淨的容器和水泡發,泡發好後要及時食用。也不提倡消費者從農貿市場等場所購買木耳菌種後隨意自行栽培、食用,因為消費者無法科學控制木耳的培養環境(如溫度、濕度等),存在椰毒假單胞菌汙染及產生毒素的風險。

熱點八:食用植物調和油魚目混珠

食用植物油加工工藝不同 均可放心食用

2018年4月,央視財經頻道的報導稱,某些不同品牌的橄欖油調和油,產品的標簽標識聲稱與實際成分含量不一致。報導播出後,大量媒體進行轉載,部分食用調和油生產企業的“造假現象”——將食用植物油行業推向了食品安全輿情的風口浪尖。

專家點評: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表示,食用植物油種類繁多,加工工藝有所區別。但無論是壓榨法,還是浸出法制取的油脂,只要符合國家有關規範標準,其產品都是安全可靠的,消費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針對我國食用植物調和油市場上出現的一些不規範現象,比如,在高價格油脂中摻入低價格油脂、以高價油脂命名、誇大油品的健康功效、用轉基因油料生產的食用油標識不顯著等問題。國家已頒布相應檔案,予以有效監管。

熱點九:“酸鹼體質”騙局被戳穿

“酸鹼體質”不存在

2018年11月,一篇題為《“酸鹼體質理論大師”被判罰1.05億美元當庭承認騙局》的文章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酸鹼體質理論大師”在法院上承認了他的“酸鹼體質理論”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一石激起千層浪,“鹼性飲食療法”、“鹼性保健食品”、“鹼性飲食療法”等一批偽概念也紛紛受到中國消費者的質疑。

專家點評: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表示,人體攝入食物後的代謝非常複雜,迄今為止,沒有充分的科學證據表明攝入酸、鹼性食物能夠影響人體血液的酸鹼度。

馬冠生建議,日常生活中應注重平衡膳食,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體營養需要和健康的基礎。企業應加強科研力量投入,從研發水準、產品品質、技術創新等方面提升企業競爭力,靠誠信樹立企業良好品牌形象。

熱點十:淡水虹鱒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魚引熱議

將虹鱒列為三文魚不合適 顯示行業不自信

2018年8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虹鱒歸為三文魚的範疇。這一標準發布引發了關於“淡水虹鱒魚在市場上是否冒充大西洋三文魚”的熱議。

專家點評: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潘迎捷表示,“三文魚”是需要海淡水之間進行洄遊的種類或種群,而鱒魚是指定居在淡水中並沒有跨鹽度洄遊的定居型種群,在英文中也有明確的區分。由此可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虹鱒列為三文魚,顯然是不合適的。一般而言,海水養殖的魚類相對淡水寄生蟲較少,對人體的危害較小,但並不是說生食這些淡水魚類就一定風險較大,主要取決於具體的養殖環境和工藝。

潘迎捷建議,虹鱒行業應建立並推廣國產虹鱒品牌的信心,引導消費者採用生食以外的醃製、熏製與熟製等虹鱒魚的加工消費方式,降低食用安全風險,提高國內外消費者對國產虹鱒的消費認可度,從而帶動虹鱒養殖、加工業的規模化發展。

(經濟日報 記者:吉蕾蕾 責編:胡達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