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啟動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研究

2月22~24日,在第十五屆國際絡病學大會開幕之際,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乾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子課題「中國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研究」正式啟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教授(左三),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左二),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姚晨教授(左一),以及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Eric D. Peterson教授(右三)和冼穎教授(右二)等國內外專家參加啟動會儀式。

該課題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牽頭,在全球100多家臨床醫院開展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預計納入3796例患者。研究採用國際標準,進一步研究通心絡膠囊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長期預後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課題已在美國臨床試驗資料庫註冊。美國杜克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等多家合作部門出席此次啟動會。

課題榮譽學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教授在啟動會致辭中表示,這是中藥、中成藥領域中第一個用臨床硬終點作為研究主要終點的研究,不僅具有臨床價值,而且對於中藥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通心絡膠囊過去通過了大量基礎研究,表明其在改善冠脈微循環方面具有明顯作用,小樣本臨床研究也證實通心絡可以減少心肌梗死溶栓後及介入術後患者心肌無再流的發生率。眾所周知,再灌注治療是急性心梗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降低死亡率最重要的手段,直接影響患者的存活及存活後的心功能。目前西藥對此尚沒有很理想的藥物,所以我們對通心絡寄予很大的希望。

課題榮譽學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教授在啟動會上致辭

外籍顧問、美國杜克大學教授Eric D. Peterson在啟動會致辭中表示,自己作為一名心臟病專家,在臨床中經常會遇到心梗後心肌無再流的患者,本次研究為確定通心絡膠囊的有效性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多個國家的學者都參與到了這個項目中,大力推廣相關藥物的知識。

外籍顧問、美國杜克大學教授Eric D. Peterson在啟動會上致辭

啟動會上,楊躍進教授對課題方案做了詳細介紹,指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發病兇險,病死率高,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乃至全球老、中、青三代人民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雖然現在醫學治療手段飛速發展,但仍有大部分患者心臟功能嚴重受損,產生心衰等嚴重併發症,導致患者近遠期預後不良,一直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時代心血管界的一大國際未解難題。

課題負責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在啟動會上發言

楊躍進教授在以往實驗中發現,通心絡膠囊能夠對心肌灌注單元中微血管內皮細胞和心肌細胞起到「雙重保護作用」,從而減少無複流及再灌注損傷,促進心肌有效灌注,保護受損心功能。沒有使用通心絡的話,有大約80%的心肌是無再流的,如果要是給上中劑量和大劑量的通心絡,無再流範圍就可以降到25%,甚至20%左右。相關研究「通絡藥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後心肌無再流的作用和機制」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此次開展的「中國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研究」,將為通心絡膠囊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提供循證支持。

楊躍進教授表示,此研究為中美兩國多位院士、專家討論形成,採用國際最高臨床研究標準,又結合中藥的特點,特別是做到了通心絡與安慰劑在外形、氣味、口感等方面都極為相似,確保了研究的科學、公正。期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開創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新時代。

北京大學醫學部姚晨教授表示,這項研究設計科學嚴謹,並且將會按照嚴格的統計方法對研究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

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姚晨教授在啟動會上介紹研究方案數理統計方法

據悉,通心絡膠囊為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創新中藥,是唯一獲得三項國家科技大獎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用藥,為國家醫保甲類品種、國家基葯目錄品種,自上市以來先後圍繞心血管、腦血管等疾病開展了一系列循證醫學研究,積累了大量循證證據。目前通心絡膠囊已先後入選《冠狀動脈痙攣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後胸痛中醫診療專家共識》《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慢性腦缺血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等權威指南共識,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風病臨床路徑》,並被《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新世紀第三版)教材列為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常用中藥製劑。

「中國通心絡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護研究」啟動會專家合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