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何判斷武夷岩茶品質好壞,從這三點入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喝岩茶,最了不起的技能,當屬能夠快速、準確、判斷出自己喝的岩茶,屬不屬於正岩。

其次就是判斷岩茶的品質好壞。

如果開個補習班,估計有一堆岩茶發燒友報名。技多不壓身,更何況是喝茶這件風雅事。

然,一些打嘴炮的人,也趁機上位。諸如以下說辭:

「正岩茶,很好認啊,我看泡袋就知道是什麼山場的。」

「分辨正岩茶,摸摸條索就OK了呀。」

「判斷正岩茶,從湯色入手就好。」

……

劈裡啪啦說了一堆,只看到了兩個字從眼前飛過——吹牛。

要是正岩茶能這麼容易區分,那些「一斤只要688,牛欄坑肉桂帶回家」,早就見光死,怎麼還會有人接二連三地上當受騙。

判斷岩茶是否屬於正岩茶,三言兩語說不清。

不過,鑒別一款岩茶的品質優劣,倒是簡單些。

如何判斷岩茶品質好壞,麻花建議你從這三點入手。

色,顏值+湯色

食色,性也。

早在戰國時期,告子總結出了人的本性。說的簡單粗暴些,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喝茶,不外如是。

否則,我們為什麼不隨便喝喝茶,而是要尋尋覓覓,講究正岩、半岩,核心山場與非核心山場呢。

色,是我們的第一感官,即通過眼睛觀察。它排在香氣和滋味的前端。

我們會先通過肉眼觀察,從而再決定要不要聞香氣,繼而才會有品滋味的舉動。

如果一款岩茶,它的外觀顏色就很奇怪,違背正常岩茶的顏色,我們自然會心生躊躇,不願喝茶。

顏色正常,沒有異端,才會接著沖泡。

沖泡後,也要先觀察湯色。

茶湯清澈透亮,會刺激我們的視覺神經,從而產生愉悅感。就像我們看到俊男美女,會刺激多巴胺乃至是荷爾蒙的分泌。

天性使然,沒轍。

若是茶湯渾濁不看,我們也會給大腦傳遞資訊——這款茶,品質不怎地,可喝可不喝。

自然而然地,喝茶就失去了動力。

一款岩茶,條索均整,顏色正常,茶湯清澈透亮、不渾濁,是合格線。

至於屬於上等品還是普通水準,則要通過香氣與滋味的考核。


香,符合這四個要求才好

透過的肉眼觀察,可初步判斷茶葉品質狀況。

要更深入了解款茶的品質,此時,該輪到嗅覺系統派上用場。

嗅覺系統,能夠進一步為我們做出決定——茶,喝還是不喝。

岩茶的香氣,最誠實。品質的好與壞,藏在香氣中。

優質岩茶,它的香氣需具備以下特點:

特點一:香氣明顯

特點二:香氣持久

特點三:香氣豐富

特點四:香氣落水

符合這四個特點的岩茶,才能達到優質茶的及格線。

香氣明顯,具體到實處,就是岩茶品種香要清晰。如肉桂,它必定有桂皮香,否則會被人懷疑是李代桃僵,是假冒產品。同樣,水仙它是有蘭花香的,哪怕是老叢水仙,在叢香之後,也會有蘭韻。

刻在骨子裡的基因,動搖不了。

香氣持久,是一個高層次的指標。一款茶,它的香氣,不一定稱得上永恆,但一定是持久的,從第一衝開始到最後一衝結束,香氣一定在。

若是沖泡到第三、四沖香氣就平平淡淡,這茶,不喝也罷。

香氣豐富,為岩茶品質加分不少。馥鬱的香氣,像是骨子裡刻著羅曼蒂克的人,充滿浪漫色彩,與ta相處,不會覺得過於單調。

如肉桂,它在擁有桂皮香之餘,還會帶有花香、果香,才更打動人。

要是一款岩茶,只有一種香氣,不是品質不好就是工藝太差。

香氣落水,岩茶品質不差。此時的湯水,宛若一朵鮮花,自帶香氣。

心似蓮開,清風自來。

香氣落水,會讓茶湯變得更有趣,茶湯不在單一,而是飽滿、生動,讓人愛不釋口。

能符合這四個香氣特點的岩茶,可以稱得上優質,尤其是工藝方面,挑剔不出毛病。


味,滋味是關鍵

最終蓋棺定論的關鍵點來了——喝。

此時,擁有敏銳的味覺系統,十分珍貴。

靈敏的味蕾,能夠準確感知到湯水的滋味變化,香氣的轉變。

若是您的味蕾系統,因長期抽煙、吃辣變得遲緩,也沒關係。真正的好茶,能夠重新喚醒味蕾。

哪怕您煙齡十年,優質岩茶的湯水,也會不斷刺激著你的味蕾,讓您進一步感知湯水的變化。

如一茶友,煙癮較重,喝完牛欄坑肉桂,讚不絕口:「這茶,好喝!」

簡單「好喝」二字,卻大有乾坤。

借用前輩的說辭,那就是「清香甘活」一字不落,在牛欄坑肉桂上展現地淋漓盡致。

要進一步描述好茶的湯感,那就是:

1、稠

2、厚

3、潤

4、甜

5、香

末了,還不能忘記,它是有骨鯁的,喝著有勁道,同時還會有兩頰生津之感,源源不斷的甜意,從口腔中湧現。

砸吧幾下,口腔中有香氣從四周不斷上湧。

這次第,必須要用「好喝」兩個字形容!

若是一款岩茶,又苦又澀,茶湯還很薄,沒什麼香氣,也有回甘可體會。如斯岩茶,品質平平。


香氣高揚,湯水苦澀,能稱為好茶嗎?

不能!

湯水醇、厚、甘、滑,但沒有什麼香氣,能稱為好茶嗎?

也不能!

唯有色、香、味俱全,才是好茶該有的模樣!

色、香、味,是判斷一款岩茶好壞的硬性指標。

正岩核心山場也好,非核心山場也罷,必然要經受這些指標的考核。

說三堂會審,有些誇張,我們隻不過對杯中物的要求,嚴格了些。但好茶,也要經得起考驗不是,否則那就是徒有其名。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