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學生活怎麽度過?這些社會學大家這樣說

大學生活應該怎麽過才是有意義的?怎樣學習才更有效?要不要走學術這條路?如何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這些都是很多大學生比較迷茫卻又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考慮這些問題時,有經驗有智慧的前輩們的建議和指導對大學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博士生陳龍也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他在哈佛大學訪問交流期間,採訪了20位著名的社會學家,與他們探討社會學的定義、現狀和未來等專業問題,匯集成了一本訪談集《探尋社會學之旅:20位當代美國社會學家眼中的社會學》

在採訪中,不少社會學家還根據自己的經驗為當代大學生提出了一些學業和人生的建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社會學家們的諄諄教誨

1

克里斯托弗·溫希普

哈佛大學迪克·蒂什曼社會學講席教授

我認為現在研究生發表文章的壓力非常大。我畢業時發表了三篇文章,那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少見的了,因為沒有人會那樣做。但現在不一樣了,學生普遍面臨很大的壓力。對此,我的建議就是別盲目地投入到無意義的發表競賽中去,盡量發表高質量的文章

做學術的部分樂趣就來自於長時間的思考疑難問題,而發表的壓力會影響和破壞這種樂趣,所以不要盲目地發表。

當然,每個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事業,在你申請教職的時候,你不可能還悠閑地坐在那裡說:“啊!我正在寫,正在思考。”可是另一方面,能讓人真正獲得成就感的其實是發表或出版那些有深刻見解的作品,通過作品影響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但是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非常瘋狂的時代,各種期刊層出不窮。在我還是一個研究生的時候,如果有人想做某一方面的研究,他自然會坐下來閱讀和這方面有關的所有文獻資料。但是今天呢?你可能花十年的時間都沒法真正開始,因為現在文章發表的速度太快了,你永遠也讀不完

所以我認為,儘管現在發表的文章數量增加了很多,但要論實際貢獻的話,並沒有幾篇好的文章

2

瑪麗·C·沃特斯

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我覺得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從事學術研究,那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嘗試自己去做一個研究項目,因為讀別人的研究、寫評論、批判別人的研究和自己去做一個研究完全是兩回事。有時候人們很擅長閱讀和寫作,但是輪到自己去推進研究項目的時候就發現舉步維艱了。他們會覺得這個過程太孤獨、太恐怖了,因為有太多要考慮的問題。

舉例來說,在哈佛,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要寫一篇畢業論文,這樣一來就需要開展一項獨立研究,或者類似這樣的大項目,這種經歷會讓學生明白他們是不是真的喜歡做研究,所以我覺得這是他們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

3

弗蘭克·道賓

世界知名經濟社會學家、曾獲美國馬克斯·韋伯獎、哈佛大學教授

去想想你怎麽才能做出一點貢獻,你需要一個扎實的理論基礎,你需要知道人們以前都說過什麽,他們之前提出過什麽樣的概念,而且在開始之前,你要有一個扎實的方法基礎,並且思考“我是真的想做這個嗎”。

這就好像,在你想成為一個畫家之前,你不應該去想我是不是想出名或者我是不是應該在一個大的藝術畫廊開個畫展,而應該去想我能不能坐得住,或者站得住,願意每天花五個小時的時間,拿著一支畫筆,托著顏料盤去畫畫。你需要想一想這是不是你想做的。做研究亦是如此。

4

約翰·L·坎貝爾

達特茅斯學院社會學系主任

儘管這可能是陳詞濫調,聽起來很荒唐,但卻是真的——做真正讓你有激情的事,不要因為別人說你應該做這件事,你就去做,絕不要因為你覺得這麽做會掙很多錢,你就去做。千萬別這麽想!做,是因為你真正喜歡它;做,是因為它讓你早晨從床上爬起來

而你一旦決定要做了,你就要盡你所能,找到最好的項目,接受最好的教育,和最聰明的人待在一起,努力地工作。

5

詹姆士·A·埃文斯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

我想說,向美國的風險投資家學習,不管你是怎麽評價這些投資家的,但是他們做的一些事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他們設計證券投資組合,他們想到了他們投資的大多數公司都會倒閉,所以他們會投資很多公司,涉及足夠多不同的領域,這樣只要有一家公司成功,他們也就成功了。

我認為學生有時候太關注某一個想法,但是這個想法很可能最終沒有結果,也提供不了任何有價值的觀點,所以他們所做的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我想這對學生來說沒有好處,對科學也沒有好處。

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有計劃B、計劃C,有一個想法組合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不僅是去做一個勤奮的分析師,還要做思想的生產者,那就是你的價值;不僅僅能執行一項特定的項目,而且還能成為提出和解答問題的人。所以我覺得要培養學生具有那種風險精神和思維能力。

6

傑弗裡·C·亞歷山大

當代文化社會學派的中心人物、曾獲國際社會學協會頒發的社會學馬太·杜甘獎、耶魯大學教授

學生應該閱讀經典,吸收那些了不起的理論觀點,但是不要讓那些學者的觀點淹沒了自己的聲音,要學會變得獨立

我認為從世界範圍來看,任何一個學科都存在一種緊張關係,那就是學習經典的同時努力保持自身的獨立。

我知道新儒學國家的老師要比美國老師更有權威。但問題一樣,不管是新儒學還是個人主義的背景下,你要通過學習來接受訓練,你要尊敬老師,你要借助他們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觀點,但同時你要學會成長為獨立的個體

7

安妮特·P·拉魯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不平等的童年》作者

我認為閱讀很重要。無論是讀小說還是專業著作都很重要。我覺得看電影、看紀錄片和讀書不是一回事。

而且我覺得,當你開始閱讀時,你要去讀一些不太容易讀的東西,或者讓你覺得有挑戰的東西,或者你不能完全理解的東西,這麽做可以拓寬你的思路,幫助你更好地思考、更清楚地思考。所以我認為閱讀很重要,可以讀報紙,甚至可以讀一些無聊的東西,還可以讀一些讀者評論。

8

邁克爾·布若威

公共社會學的領軍人物、《製造同意: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變遷》的作者

我想,驅動社會學家的是致力於創建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如果我們閱讀經典就會發現,那些人都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和與眾不同。所以只要社會學家是被這種夢想所驅動的,即世界可以變得更好、變得更加完美,那麽社會學家必須理解這種可能性的界限和界限之中的可能性。

有這種驅動力就足以讓一個人成為偉大的社會學家。你不需要很聰明,但你需要付出努力。我認為最優秀的社會學家往往是那些對特定的事業予以付出的人,不是征服科學,而是激發科學,然後科學會在一定意義上擴大並激發社會學。

最優秀的社會學家,能寫出偉大作品的社會學家是那些有著深深的價值承諾的人。所以我的建議應該就是,不要畏懼你的價值,去培養它們,正如馬克斯·韋伯所堅持的一樣,你不能在沒有那些價值承諾的條件下追求科學。這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

9

阿莉·R·霍克希爾德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榮譽退休教授、公共社會學家

汲取他人的觀點,無論是來自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還是其他學科,無論是以前的學術大師還是現在的學術大師,把以上這些作為你搭建自己房子的磚瓦、木材和釘子。當然,有可能一開始你設想的房子太大了,那就把它設計成三個小一點的。

然後,享受研究帶來的快樂。如果你沒有從研究中獲得快樂,那麽就去找人聊聊天,發現問題所在,質疑一下你自己,一定是在哪裡出了什麽差錯。因為即使面對一個很難研究的話題,你也應該從中收獲快樂

通過深入地理解人們的行為動機,你在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人們的行為或許很反常,或許在做一些無助於他們自己的事情,這時候你要拿起鏡子反問自己:“是不是還有其他實現目標的方法?”

最後,不要害怕遇到困難,不要挑選一個太小的話題,因為那沒什麽意思,選一個挑戰自己的話題,即使沒什麽進展也不要自責,那沒什麽,止步不前也是旅途的一部分。

另外,不要不好意思從教授、同學、朋友那裡尋找幫助,去找他們,然後說出自己的想法,還可以讓他們談談他們自己的想法,這樣你們的友誼和個人生活都會變得更好。

- 版權信息 -

編輯:子水 黃泓

本文觀點資料來自

《探尋社會學之旅》

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