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清明和穀雨哪個節氣是最佳種植時節?

又要到清明節了,對於農民來說,春季是一個忙碌的季節,民間也有個農諺俗語,叫做「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那清明就是春天裡最忙碌的時候了?

按照氣候學來講,清明時候,除了東北和西北外,我國大部分地方的日平均氣溫已經達到12度以上。長城以南地區的田野上,已經到處是一片春耕的忙碌影響了。

冬小麥這時候即將孕穗,南方的油菜花已經盛開,東北和西北的小麥雖然不及華北的長勢,但是也已經進入了拔節期。所以,又有農諺叫做「清明時節,麥長三節」的說法。

不過,這個時候的北方冷空氣仍然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時常說到的倒春寒,也最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生。這時候應該在防禦低溫和晚霜凍氣象上,對於小麥、水稻秧苗以及開花果樹,進行小心照看,以免對春播作物造成危害,影響開花結莢。

在南方,「清明時節雨紛紛」,時陰時晴的氣象讓人憑添憂慮的同時,造成的田地濕漬和陰雨寡照,對農作物不利。而北方則恰恰相反,雨水是清明時節最稀缺的東西,在蓄水保墒的同時,搞好春灌,是北方的重要任務。

可見,清明時候的春耕,依然是以保墒為主。那最好的種植時間是啥時候呢?

從一句俗語可以看出:「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能否把握好農作物一年的收成,穀雨很重要,在這個時候,經常能看到農田中的播種移苗的情況,並且這時候早晚溫差開始縮小,早晨的霜和霧的情況幾乎看不到了。這就意味著寒潮氣象的徹底結束,氣溫開始上升,是最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的季節了。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候,降雨會增多,氣溫也會回升,對於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有很大關聯,適量的降水量對於越冬作物的返青很有好處。所以農民很看重穀雨節氣,認為這一節氣關係到農民今後一年的糧食收成。

穀雨時候適宜種植什麼蔬菜呢?像是白菜、豇豆、菠菜、茄子、瓜類都可以種植,大棚中種植的蔬菜,穀雨期間可以採取拆除大棚內的小棚的做法,以便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並做好防風、排濕和降溫工作,以利於農作物健康生長。

大地回暖,不僅蔬菜、糧食作物大量生長,野草也開始鑽了出來,這時候要注意及時清除野草,以免與蔬菜糧食爭搶養分,以及對土壤鬆土,保持良好的土壤透氣性。

這個節氣也是很忙碌的時候,既要做好農田管理工作,也要及時關注降水和氣象的變化,我國南北地域廣,降水和溫度有所差異,一定要在即將到來的4月份,根據各地的氣象變化,制定適合自身的農事管理活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